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S1断路器故障排除

VS1断路器故障排除

ZN63A(VS1)断路器常见故障检修指导书
二.ZN63A(VS1)断路器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序号
单位1mm 2mm 3ms 4ms 5mm 6KA 20KA 25KA 31.5KA 40KA 7N 2000±200
2200±200
3100±200
4500±200
8m/s 9m/s 10ms 11ms 13
µΩ
1.接触行程的调整
三相合分闸同期性7.储能后未给合闸信号就合闸
合闸轴不灵活
2.闭锁电磁铁与合闸轴上的合闸顶板干涉,致使轴不能复位
触头行程接触行程合闸触头弹跳时间210±1.5 (275±1.5)
≤2 10~12分闸时间3~4≤3
极间中心距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合闸触头接触压力 0.9~1.2 (1.1±0.2 )
平均合闸速度合闸时间 20~50三.ZN63A( VS1)断路器机械特性技术参数表
6.电机不停地转参数名称 调整位置
电机回路微动开关没切换
重新调整行程 检查轴套,重新调整
或装配
2.电机问题更换电机3.电机端极性接反
数据重新接好 35~700.6±0.2四.ZN63A(VS1)断路器机械特性的调整
12动,静,触头允许磨损厚
度mm ≤3
≤50(630A)≤45(1250~1600A)≤25( 2500A以上)
每相主回路
电阻
平均分闸速度(触头分开
~6MM)5.电机不储能
将扳手从此处插入 松两螺母往上旋一圈,超程减小0.65mm左右,反之增加。

锁紧螺母
2.触头开距的调整
 3.触头开距与接触行程的计算公式
2.触头开距L=刚合L2-分L1
图1 图
2图3
图1图2
 1.接触行程L=合L1-刚合L2
2.触头开距L=刚合L2-分L1
 4.触头开距与接触行程调整说明
触头开距和接触行程是相对应的,当触头开距
增大,则接触行程应减少;当触头开距减少,
则接触行程应增大。

在调整时必须注意两者相
互间的关系。

否则只顾一参数的调整而忽视了
另一参数,会容易出现不达要求的现象。

5.三相分闸同期性的调整
参考三相触头开距的数据而定,将过于偏大或偏小的
1相(要注意该相的接触行程)绝缘拉杆螺栓长度旋入或
旋出进行调整,使三相触头开距参数相接近。

6.合闸触头弹跳的调整
1.接触行程偏大,接近或超过4MM,致使触头压力过大,其反作用力也相应会偏大,引起触头弹跳,将接触行程调整到3.5MM左右较适宜。

2.触头平面与中心轴垂直度不好,碰合时产生横向滑动等所致,如果因为灭弧室触头端面垂直度不好而产生弹跳,可将灭弧室分别转动90度或者180度,270度安装。

3. 检查所有的螺丝有无松动,切记螺丝都应拧紧。

7.合分闸时间的调整
分合闸时间与操作电压的高低,线接头接触,
合分闸半轴扣接多少有关。

五.ZN63A(VS1)常见故障位置图片
图5
五.ZN63A(VS1)常见故障位置图片
图4
要求自由复位灵活。

顶板与闭锁电磁铁铁
可调节辅助开关行程
位置。

图4图5
图6
柜体接地刀分开时,此连锁限位块退回复位。

与断路器弯板相匹配。

插件插头接触良好。

底盘车摇不动或位置辅助开关转换不良,检查此拨块是否良好。

车摇到位时连锁板滑入此舌板槽,锁板方可
动静触头接触深度15-25mm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六.ZN63A(VS1)断路器内部电气元件名称实物图片
断路器未合上闸,二级掣子未保持住状态。

(分闸状态)断路器已合上闸,二级掣子保持住状态


七.ZN63A(VS1)断路器内部机械元件实物图片
辅助转换开
过流电
分闸电磁铁闭锁电磁铁
电机
合闸簧
储能保持掣子
合闸轴
底盘
保持掣子调节限位
相对地
相间
断口
3 3.62525251
八.ZN63A(VS1)断路器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检测方法
交流耐压法
这是运行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要定期对断路器主回路对地,相间及断口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其方法是触头开距为额定开距,在触头间施加额定试验电压,如果真空灭弧室内发出连续击穿或持续放电,表明真空度严重减低。


则表明真空度符合要求。

1.真空灭弧室的触头要求保持在额定开距。

2.加压过程中是电压自零逐渐升至70%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时,稳定1min.然后再用0.5kv/min均匀升至额定交流试验电压,
能保持1min不出现试验设备跳闸或电流突变即为合格。

真空断路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
系统标准电压(KV)
设备最高电压(KV)
试验电压(有效值)
电压时间(1
min)
真空度检验中注意事项
合闸回路保护电阻
电机回路保护电阻
闭锁回路保护
分闸回路保护
67.23030301 10124242421
九.ZN63A(VS1)断路器内部二次接线原理图
置。

底盘车辅助开


内部接线端底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