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与《政府工作报告》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语体是人们进行社会言语活动时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产生的语言功能变体。
《新闻联播》、《政府工作报告》分别为不同的言语交际服务,由于使用场合、交际对象的差别它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语体特色。
我们以选取6.5万字的《新闻联播》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建立语料库为基础,主要考察二者在词汇选择、句子运用、修辞格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词汇方面,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讨论,实词通过对《新闻联播》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区别词使用频度的差异以及数词、四字短语和成语使用上的相似性加以考察,分析二者在实词选择上的不同特点;虚词主要探讨二者在介词、连词、助词的选择和使用上的差异。
句子运用的考察从句类、句型、句式、插说成分四方面着手。
通过统计四种句类的使用频度,结合句类各自的功能分析《新闻联播》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特点;句型考察既描写了两种语体整体使用的相似性,也力图寻找出它们区别使用单复句的个性特点;句式的选择分为长短句和整散句两个方面考察;探讨插说成分使用的差别目的在于突出两种语体的区别性特征。
修辞格方面考察辞格在《新闻联播》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不同分布,结合辞格自身的语用功能特色分析两种语体在辞格选择上的差异性。
本文认为,两种语体在词汇、句子、辞格的选取上所存在的明显差异是由它们不同的交际功能决定的。
《新闻联播》具有口语语体的特点,追求的是全民性和通俗性;《政府工作报告》书面化程度较高,注重庄重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