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梯度蜂窝面外动态压缩力学行为与吸能特性研究
梯度蜂窝面外动态压缩力学行为与吸能特性研究
2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 ) ) ) ( ( 北京 , 北京 , 北京 , 0 0 0 7 4 0 0 8 7 1 0 0 1 9 0 1 1 1
摘 要 蜂窝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吸能特性 . 为进一步提高蜂窝材料的比吸能与压缩力效率, 提出了一种 几何参数或材料参数沿厚度方向梯度渐变的蜂窝材料模型 , 并针对六边形蜂窝构型 研 究 了 胞 元 壁 厚 和 屈 服 强 度 梯 度变化的蜂窝材料在面外动态压缩载荷下的力学行为与吸能特性 . 研究结果表 明 , 通过调控梯度变化的指数, 胞元 壁厚或母体材料屈服强度的梯度设计 均 可 有 效 降 低 初 始 峰 值 应 力 , 并使蜂窝材料的比吸能和压缩力效率同时增 大. 研究结果可为蜂窝材料的防撞性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关键词 蜂窝材料 , 梯度指数 , 比吸能 , 压缩力效率
表 1 四种蜂窝材料的相对密度计算公式 T a b l e 1 F o r m u l a s f o r r e l a t i v e d e n s i t o f f o u r k i n d s y o f h o n e c o m b m a t e r i a l s y 六边形蜂窝 三角形蜂窝 K a o m e蜂窝 四边形蜂窝 g
2 7] : 缩力效率可由下式计算 [
Fm σ m ( ) C L E= ×1 0 0%= ×1 0 0% 6 Fp σ p 式中σ Fm 和 Fp 分别为平台载 荷 p 为初始峰值应力 , 和初始峰值载荷 .
2 蜂窝材料面外动态压缩的数值建模
加载条件与边界条件 2. 1 几何模型 、 蜂窝 材 料 具 有 多 种 构 型 , 为了确定具有最优吸 能特性的均匀蜂窝材料 , 本文选取了四种常见构型 : 六 边 形 、 三 角 形 、K a o m e 和 四 边 形 .采 用 g / B AQU S E x l i c i t对均 匀 蜂 窝 材 料 进 行 非 线 性 动 A p 态显示分析 , 四种蜂 窝 材 料 的 有 限 元 模 型 如 图 1 所 示. 胞元 四种蜂窝材料的 厚 度 均 为 b=2 4. 9 6 mm, 珋=0. 相 对 密 度ρ 则胞元壁厚可 边长l =5 mm, 0 3 8, 根据表 1 中各种蜂 窝 材 料 的 相 对 密 度 公 式 得 到 . 六 边形 、 三角形 、 a o m e和四 边 形 蜂 窝 材 料 的 有 限 元 K g 模型分别具有 1 0×1 1、 1 0×1 0、 9×5 和 1 0×1 0 个胞 元. 模型中 蜂 窝 材 料 置 于 上 下 两 刚 性 板 之 间 . 加载 时, 上刚性板以一定的速度沿面外方向向下压缩 , 下
[ 3]
/ 外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实验 , 发现冲击速度达到 2 7 m 其他许多学者 4% 左 右 . s时动态平台 应 力 增 加 了 7 ] 2 0 2 1 - , 目前对 也通过实验发 现 了 动 态 应 力 增 强 现 象 [
1 2, 1 3] , 封闭气体压 该现象 的 解 释 包 括 应 惯 性 效 应 [ 4, 1 5] 6, 1 7] 1 1 ,冲 击 波 效 应 [ 和母体材料变率效 强[ 2 1, 2 2] 这些面外载荷 下 的 研 究 都 是 针 对 均 匀 蜂 窝 应[ .
F δ ( ) 1 σ= , ε= A δ 0 其中 F 为接触反力 , A 为蜂窝材料的横截面面积 , δ
为压 缩 位 移 , 蜂窝材料 δ 0 为 蜂 窝 材 料 的 初 始 厚 度. 的平台应力定义为 : 1 ) ( ) d 2 σ σ( ε ε m = ε ε D - y ε y 式中ε 可由下式求 ε D 为 密 实 化 应 变, y 为 屈 服 应 变, [ ] 2 5 : 得
在面外压缩载荷作用 .
下, 蜂窝材料应力 -应变曲线上长的应力平台使其成
1] 然而 , 为一种理想的吸能材料 [ 蜂窝材料在压缩过 .
程中 , 尤其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 , 在达到应力平台之 前, 总是先出现一个 数 倍 于 平 台 应 力 的 初 始 应 力 峰 因 此, . 降低在面外冲击载 荷 作 用 下 的 初 始 应 力 峰 值 , 提高 值, 这对于蜂窝 材 料 的 能 量 吸 收 是 不 利 的
第3 6卷 第2期 0 1 5年4月 2
固 体 力 学 学 报 CH I N E S E J OURNA L O F S O L I D ME CHAN I C S
V o l . 3 6N o . 2 r i l 2 0 1 5 A p
梯度蜂窝面外动态压缩力学行为与吸能特性研究
* 樊喜刚1 尹西岳1 陶 勇2 陈明继3* 方岱宁2
δ
∫
0
d F( δ) δ
( ) 4
珋 ρ
/ ) ( 8 t 3 3 l 槡
/ 2 3 t l 槡
/ t l 3 槡
/ t l 2
比吸能 ( 指的是单 位质量材 料所吸收的能量, E A) S
2 6] : 可表示为 [
2. 2 蜂窝母体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由于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率敏感性 , 因此 , 为了 考虑冲击载荷下母 体 材 料 的 率 效 应 , 计算中采用了
, 收能力具有重 要 意 义 . 总吸能( n e r A b s o r t i o n E g y p 、 以 比吸能 ( c i f i c E n e r A b s o r t i o n, S E A) E A) S e g y p p , 及压缩力效率 ( 这三个 r a s h L o a d E f f i c i e n c C L E) C y 指标被广泛用来评 价 结 构 的 能 量 吸 收 能 力 . 总吸能 ( 表示整块 材 料 变 形 到 当 前 状 态 δ 所 吸 收 冲 击 A) E 能量的总 和 , 它 的 大 小 等 于 载 荷 -位 移 曲 线 下 的 面 积, 可由下式计算 : A( E δ)=
2 8] 两刚性板与蜂窝材料之间采用 T 刚性板固定 [ . i e
1 吸能特性评价指标
一般 来 说 , 蜂窝材料在面外压缩载荷作用下的
1] : 初始表现 出 一 个 应力 -应变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
线弹性区 , 后面接着一个应力近乎恒定的平台区 , 最 后进入一个应力陡 然 升 高 区 . 蜂窝材料面外压缩的 名义应力 、 应变分别为 :
d 式中 E 为 母 体 材 料 的 杨 氏 模 量 , E σ t 为 割 线 模 量, y
-1 和 P=4.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有限元计算 =6 5 0 0s 并 且, 与实 验 获 得 的 应 力 -应 变 曲 线 符 合 较 好 . 由有
[ 8, 9]
通过有限元和理 论 方 法 研 究 了 母 体 材 料 屈 服
1 1 0 1 0 1 4 1 8 收到第 1 稿 , 0 1 5 3 3 收到修改稿 . 2 * 2 - - - - : : 8 2 5 4 5 6 6 1 e l 0 1 0 a i l m c h e n 8 1@g m a i l . c o m. * 通讯作者 . * E-m - T j
ε D
∫
d 1 ) ( ) d σ( ε ε 3 =0 )0 d ε = ε σ( ε ε D 吸能特性评价指标对于研究蜂窝材料的能量吸
[∫
ε
]
连接 . 为了避免胞壁在压缩过程中互相穿透 , 对整个 蜂窝材料 采 用 了 S 计算中选用了 c e l f o n t a c t约 束. - 并通过 收 敛 性 分 析 最 终 确 定 采 用 网 格 4 R 壳单元 , S 大小为 0. 6mm.
2 8] : 率相关的双线性本构关系 [
E A( δ) ( ) = 5 S E A( δ) M 式中 M 表示质 量 . 的 值 越 大, 比吸能( 结构吸 E A) S 表示的是平台应力 能能力越强 . 压缩力效率( L E) C
与初始峰值应力的比值 , 反映了载荷 -位移曲线的均 越大 , 匀程度 . 压缩力效率 ( 意味着在承受相同 L E) C 水平的瞬时大载荷后 , 材料能更有效地吸收能量 . 压
第 2 期 樊喜刚等 : 梯度蜂窝面外动态压缩力学行为与吸能特性研究
·1 5· 1
形、 三角形 、 a o m e与四边 形 四 种 金 属 蜂 窝 的 吸 能 K g 特性 ; 并基于比吸能最佳的六边形蜂窝构型 , 研究不 同梯度指数下蜂窝材料的吸能特性 . 结果表明 , 通过 适当调控梯度指数 , 胞元壁厚或母体材料屈服强度 的梯度变化均可实 现 降 低 初 始 峰 值 应 力 , 并使蜂窝 材料的比吸能和压缩力效率同时增大的目的 .
香蕉皮横截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胞元壁厚梯度变 化的六边形蜂窝材 料 , 并研究了其在面内低速冲击 下的动力学 特 性 . A d a r i等 j
[ 7]
研究了胞元壁厚线性
变化的六边形和泰森多边形蜂窝材料在低速和高速 面内冲击载荷下的 变 形 模 式 和 能 量 吸 收 特 性 . S h e n 等
阶梯变化的六边形蜂窝材料在面内冲击载荷下的变 形模式和能量吸收 特 性 . 对于蜂窝材料在面外冲击 载荷下的 研 究 , o l d s m i t h和 S a c k m a n报道了用圆 G 形抛射物对蜂窝进 行 面 外 冲 击 的 实 验 , 发现动态下
[0] 的平台 应 力 比 准 静 态 下 的 增 加 了 2 5 . 0 0% 1 Wu - [ 1 1] 和J i a n g 对不同母体材 料 和 边 长 的 蜂 窝 进 行 了 面
烄 E ε σ=烅 d σ y d E - σ t ε y+ E 烆
( ) σ ε> ( )( E)
d y
σ y ε≤ E
d
( ) 7
·1 1 6·
固体力学学报 2 0 1 5 年第 3 6卷
图 1 四种蜂窝材料的有限元模型 F i . 1 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 m o d e l s o f f o u r k i n d s o f h o n e c o m b m a t e r i a l s g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