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各类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胺碘酮(可达隆), 索他洛尔, 溴苄胺 IV 钙拮抗剂: 异博定
心律失常的共性问题
• 病因:⑴电解质⑵神经内分泌的激活⑶抗心律 失常药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 临床表现:⑴心悸⑵黑朦、晕厥、意识障碍⑶ 心绞痛、心衰、低血压
• 临床症状的决定因素:⑴心律失常性质⑵患者 心功能储备情况⑶
• 处理原则:⑴病因治疗⑵慎用抗心律失常药⑶ 维持生命体征
心室率,但不能终止 • 对室性心动过速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无作用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缓 • 窦性停博 • 窦房传导阻滞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正常窦性心律

60 100 / •
P Ⅰ Ⅱ avF avR
PR 0.12 0.20s
② 联① 心 源正
间 期 ~
直 立 , 导 联 倒 置
窦性停搏(窦性静止)
• 临床特点 偶发短暂的窦性停搏,病人可无症 状。频发长时间的窦性停搏,病人可有黑蒙甚 至晕厥发作。
• 心电图特点 ①在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显著 的长间歇。②长间歇中无P、QRS和T波出现。 (房室传导阻滞)③长间歇与基本PP间期无倍 数关系。(窦房传导阻滞)④长间歇后往往出 现房室交界性或室性早搏。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阻滞)
• 定义 窦房结P细胞发放的冲动,经移形细胞 传出延迟或传出阻滞。
• 常见原因 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颈动脉窦过敏 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③药物影响 洋地黄、奎尼丁过量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阻滞)
• 临床特点 病人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停搏感, 阻滞次数多、间歇长者,可有黑蒙、晕厥等严 重症状
病史
▲病史采集需注意的3个方面
• 症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 心动过速史:急性或慢性起病、诱发因素 • 心脏病史
体格检查
二、颈动脉窦按摩
• 方法 在下颌骨下方,触及颈动脉搏动,首先 应仔细听诊双侧颈动脉,以肯定无血管杂音存 在,轻触颈动脉以肯定存在正常颈动脉脉搏, 然后用手指向颈椎横突方向轻压和摩擦颈动脉 窦。
Vaughan Williams心律失常的药物分类
IA 钠通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胺, 双异丙比胺
IB 钠通道阻滞剂(缩短动作电位时程) 利多卡因, 慢心律, 苯妥英钠
IC 钠通道阻滞剂(减慢传导和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心律平(普罗帕酮), 莫雷西嗪, 恩卡尼
II β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普萘洛尔) III 阻断钾通道和延长复极
室内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症
心脏传导组织自律性分级
1.停博 arrest 2.逸博 escape 3.逸博心律和加速性逸博心律 4.正常 normal 5.心动过速 tachycardia 6.扑动 flutter 7.颤动 fibrilation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一.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技术 室上速,房扑,阵发性房颤,部分室速
二.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Pacing) 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起搏方式:VVI,AAI,VVIR,DDD 阵发性房颤,部分室速(ICD)
三. 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冷冻和激光) 病灶切除 异常通道切断
• 病史 • 体格检查…………………….. • 心电图检查 • 长时间心电图记录 动态心电图(Holter ECG
心律失常
XX医院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不是单一一种疾病,各种心脏病、非 心脏病、甚至正常人都可以出现。
心律失常
• 心脏泵功能的完成依赖于三个要素。 • 电兴奋 • 心肌收缩 • 瓣膜的启闭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从以下6个方面影响心功能: • 心率减慢-影响心率储备 • 心率过快-影响心室的充盈 • 心房辅助泵功能的丢失 • 室内传导障碍-心室压力上升速率 • 功能性二尖瓣返流 • 传导障碍-
波 在 、 、 导
电 图 特 点
~于常
窦窦

房 结
性 心
分,律
频的
率冲
为动

窦性心动过缓(窦缓)
窦性心动过速(窦速)
窦性停搏(窦性静止)
• 定义 窦房结在某个时期内兴奋性低下,不能 产生冲动,而使心房暂时停止活动
• 常见病因 ①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颈动脉窦过敏 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窦房结变性及纤维化 ③药物影响 洋地黄、奎尼丁、钾盐
• 心电图特点 • (1)一度窦房阻滞心电图无法诊断 • (2)二度窦房阻滞分Ⅰ型和Ⅱ型
窦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阻滞(窦房阻滞)
•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具有文氏(Wenckebach)阻滞的 特点:①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最后一次P波“脱 落”;② P波脱落前的PP间期最短;③P波脱落后的 PP间期﹥脱落前的PP间期;④具有脱落P波的间期﹤ 脱落前PP间期的2倍。
冲动形成异常 异常自律性 abnormal automatic activity 触发活动 triggered activity 后除极 afterdepolarization
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 reentrant activity
• 我们所学主要是6类 • 窦性 • 房型 • 房室结性 • 室性 • 房室传导异常 • 室内传导异常
monitoring)、事件记录器(event recorder) • 运动试验 • 食管心电图 • 信号平均技术 心室晚电位 •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病史
▲病史采集的基本目的
• 对心律失常的存在和心律失常的类型作出初步 估计
• 寻找心律失常的诱因 • 确立心律失常的发生频度和发生形式 • 确立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影响
• 注意事项 不可两侧同时加压;一次加压不得 超过15s;加压的同时听诊或记录心电图;老 年人不宜。
体格检查
二、颈动脉窦按摩
▲ 临床意义 有助于区别不同的心动过速 • 可使AVRT、AVNRT和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突然终止或无变化 • 逐渐降低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但不能突然终
止 • 能降低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不齐,窦停 异位心律:被动性:逸博,逸博心律(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主动性:早博 (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扑动和颤动(心房和心室)
冲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病理性: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