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件.ppt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 影节获奖的影片—— 《渔光曲》剧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 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来。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 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 女子进入的戏园。
思考
• 照相术,电影的传入有何作用?
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 的资料。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百年文明路 一脉中华魂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变迁
称呼 习俗 (发式) 生活娱乐
旧 老爷、大人等 男子发辫
画像 听戏文
新 先生、君、职务相称
男子短发
照相 看电影
二、剪发辫,该称呼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生活习俗的改变 溥仪剪辫装
剪辫图
讨 论
发辫被剪之后,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称呼
• 回答: • 1、现在人与人的称呼有哪些?这些称呼体
现了人与人怎样的关系? • 2、清朝官场的称呼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 3、这种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变化说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 读后思考: • 1、照相术何时出现? • 2、照相术何时传入中国? • 3、什么时候电影被发明? • 4、中国么?
人们怎样留下 记录?
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早 期 的 照 相 机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 影是1905年拍摄的、 由京剧大师谭鑫培 先生主演的京剧片 《定军山》。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 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3、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4、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 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 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明了什么?
民国制定新礼制, 以鞠躬礼为主
三、服饰的变化
清朝官员服
清朝男子服
清格 末格 民服 女饰
中山装
旗 女 之 袍
20年代的旗袍
民 国 少 女
20-40年代 的旗袍
1938年的 海外旗袍
解 放 初 的 旗 袍
现代旗袍
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 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 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 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