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会计所处的环境出发,从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所提出的要求出发,以及从市场经济下会计所担负的重大经济责任出发,我们认为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控制,而为了达到反映与控制的目的,现代会计在发展中逐步构建了它的两大工作系统---其一,会计的信息系统;其二,会计的控制系统。
1.会计的反映职能与系统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遵照会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全面地、及时地、系统地将一个会计实体单位所发生的财务会计事项表现出来,并通过科学的分类方法,将不同性质的会计事项分门别类的、集中的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本质之目的。
会计的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具体划分为两个基本工作阶段,一是信息确认阶段,通过这个过程进行信息筛选,去伪存真,将虚伪假冒及失真之信息揭示出来,清除出去、为整个优化信息的过程奠定基础,确保财务会计信号的真实,可靠,为决策提供非但是有用之信息,而且是足以确保决策正确无误之信息。
二是核算工作阶段,核算过程包括制证、计量、记录、归类、组合、测试、编表等环节,这个过程体现为对若干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诸如以货币为统一之计量标准、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在分类中的应用,以及在编报前应用平衡公式进行测试等。
可见,以往把会计的反映职能与会计核算等同起来对待有失片面,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应当把财务会计信息确认放在重要位置之上。
在信息经济发展时代,电子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理所当然的将财务会计系统包括其中。
把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与财务会计方法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又自然而然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
除上述环节外,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还应包括信息储存与信息输出两个环节,这样一来,便把确认、核算、信息应用三个阶段结合起来,而后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既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实现了人机结合,又使所取得的财务会计信息可分解、可传递、可交换,以及可供管理者、决策者选择使用。
由此,通过这个系统便可达到行使会计反映职能之目的。
现代会计的反映职能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又是会计部门参与决策的依据;它既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又服务于投资者,以及与企业工作相关的财税、金融及审计部门;此外,财务会计信息的另外一个突出作用是为会计部门的会计的控制工作服务。
由此可见,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理解会计的服务作用,这种服务作用也决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的。
此外,应当明确,无论从人机结合的角度,还是仅仅从会计工作者的信息确认环节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考察,都可以看到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会计的控制职能与系统
就现代会计的反映与控制两大职能的关联关系而言,如前述及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发挥控制职能作用的基础,是为进行会计控制服务的,而会计控制则是现代会计部门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以及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首要职能。
追溯历史,人类会计控制思想的产生与从会计控制方面认定会计的职能起始于资本主义
经济关系的萌芽阶段,其主要历史原因是,在此期间社会生产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的演进,其具体表现又集中在"成本控制"思想、方法及其理论的萌芽方面。
1436年在威尼斯建成了为制造兵舰服务的造船厂,史称"威尼斯工厂"。
成立之初这家兵工厂便采用了复式簿记,到15世纪中叶就已经有了 "早期形式的成本会计"。
在16世纪这家兵工厂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由于它开始采用控制与分权管理的办法,在工厂生产控制中已形成了由人事管理、部件标准化管理,以及"会计控制"、"存货控制"与"成本控制"组合而成的基本内容。
从成本控制方面讲,当时已经把成本范围界定为"固定费用、可变费用和非常费用"3种,其中其控制细致程度已达到对于进入和离开造船厂的每件财物都要进行详细记录的地步。
人们对会计控制职能的认识取决于会计环境变化中的四大要素:一是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二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三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组织与管理系统的革新;最后,是现代会计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与会计的结合应用等。
事实表明,由以往"反映---监督"(或核算监督)职能向"反映--控制"职能的演变是客观环境变化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同时,在现代会计发展阶段,会计通过两大并存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控制系统"显示其职能作用,通过前者体现其反映职能,而通过后者行使其控制职能。
反映是实行控制的基础,控制则是现代会计之目的或曰落脚点,故在两者之间会计控制职能处于主导地位,它体现着现代会计发展的历史性进步,显示着现代会会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