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体设计、护栏和栏杆

总体设计、护栏和栏杆


护栏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澳洲
计算原理与美国相似,《道路设计指南》给出简化的计算公式和图表
交通量 驶出路侧概率
R1:计算车辆发生 碰撞事故的概率
纵坡修正
平曲线修正 障碍物存在的可能性 车辆到达障碍物的比例 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 R2:确定碰撞严重性 R3:计算碰撞损失
护栏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国)—研究应用现状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及细则
总体设计、护栏和栏杆(一)
2018-1
3
总体设计
1 2 3 4 5 • 项目和路网特征分析
• 设计目标
• 设置规模 • 结构设计标准 • 设计协调与界面划分
新增章节,规定了总体设计思路,设计流程更加科学,各种设施之间的系统性关 系更加明确,设置规模中体现出不同公路功能和等级之间的安全设施设置差异。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中分带护栏)
6
06规范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防护等级选取原则)
17规范
根据14标准,增加四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 设计速度60km/h一级公路是集散功能,事故严重程度低时由A、Am降低为B、Bm; 低等级公路引入B05标准新增的C级护栏。
6
3
总体设计
3.5 结构设计标准(护栏碰撞荷载)
规定了桥梁护栏的汽车碰撞荷载的标准值。
3
总体设计
3.5 结构设计标准(限高架)
规定了限高架的汽车碰撞荷载的标准值。
3
总体设计
3.6 设计协调与界面划分
规范
细则
规定了交通安全设施和土建工程之间需要协调和划分界面的内容。
3
总体设计
3.6 设计协调与界面划分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隧道入口处护栏)
6
规范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护栏选型)
6
规范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护栏选型)
W:以通行小客车为主;障碍物低于或等于护栏高度; Vin:障碍物高于护栏高度;
6
规范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护栏选型)
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 段,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造 成恶性交通事故。 根据中央分隔带内需要防护 的设施或结构物类型确定分 设型还是整体性。 采用整体型时,为保障侧向 余宽和视距,不减小中央分 隔带宽度。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波形梁护栏端头)
规范
不构成障碍物的土体:边坡,且坡面上没有超过30cm高的障碍物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波形梁护栏端头)
规范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波形梁护栏端头)
规范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端头)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交通分流处波形梁护栏端头)
规范
细则
规定了交通安全设施和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之间需要协调和划分界面的内容。
6
护栏和栏杆
6.1 一般规定(净区)
分为计算净区和实际净区。 计算净区宽度:公路平面线形指标 状况、路基填挖情况、运行速度、 交通量。 实际净区宽度:外侧车行道边缘线 开始,向公路外侧延伸的平缓、无 障碍物区域的有效宽度,包括硬路 肩、土路肩及可利用的路侧边坡。
《基于历史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高速公路路侧事故起数预测模型》 《基于几何线形及路面状态的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
护栏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国)—研究应用现状
高速公路尝试将成本效益分析应用于护栏设计,例如辽宁沈山高速、云南
龙瑞高速,分析过程参考澳洲的方法,但某些参数(尤其是与车型以及事故损 失有关的)还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修正。 公路风险评估中引入 处置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模块,以综合考虑设施的 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该
06细则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混凝土护栏)
6
17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混凝土护栏)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低等级公路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成果;
已通过了《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的实车碰撞试验验证。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防护等级提高)
06规范4.2.1条
17规范
第1款 事故发生可能性增加; 第2款 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增加。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侧分隔带护栏)
细则6.2.2条第6款
14标准
6
护栏和栏杆
路基宽度不足
6.2 路基护栏(设置在边坡)
细则6.2.2条第7款
6
护栏和栏杆
6.1 一般规定(适度防护)
6
细则
护栏和栏杆
6.1 一般规定(适度防护)
6
护栏和栏杆
6.1 一般规定(护栏安全性能)
规范
护栏有关的标准规范
B01标准 评价标准
设计规范
产品规范
施工规范
要求设置 护栏
安全性能评价 指标及方法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质量验收 产品外观要求 尺寸容许偏差 防护等级选择 防腐检验 护栏选型 包装运输要求
3
总体设计
3.1 一般规定(三同时)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提出“三同时”的要求,以避免先通车、 后发生交通事故、再行改造的恶性循环。
总则 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 法律责任
3
规范
总体设计
3.1 一般规定
细则
各专业之间无主次、高低之别,在设计过程中先行开展工作的专业应为后续专业
所提目标并非是指每一个项目均要实现,而是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条件,有所 侧重。 如旅游公路,重点从服务、安全和环境方面提出设计目标,成本可不作为重点。
3
总体设计
3.4 设置规模
规范 规范和细则 3.4.2~3.4.8 分别对主要干线公路、次要干线公路、主要集散公路、 次要集散公路、支线公路、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风雪等危及公路行车安全的 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模提出了总体规定。
17细则6.2.6条第7款
17细则6.2.7条第10款
6
06规范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护栏设置长度)
17规范
6
06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缆索护栏)
17细则
6
06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缆索护栏)
17细则
6
06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缆索护栏)
17细则
6
护栏和栏杆
预留设置空间,各专业之间应避免相互交叉和冲突。
3
总体设计
3.1 一般规定(改扩建)
规范
细则
3
细则
总体设计
3.2 项目和路网特征分析
隧道群、连续长陡下坡、重载交通
3
总体设计
3.3 设计目标
规范
细则3.3.2~3.3.6 :各设计项目应从“提供服务”、“保障安全”、“利于管 理”、“保护环境”和“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提出设计目标。
护栏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美国
基于碰撞力学理论、大量的护栏碰撞试验和路侧事故 数据,开发了路侧安全分析程序(RASP),用于护栏 成本效益分析。
护栏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美国)—计算原理
路段N,设计方案M的年碰撞损失预测值 平均日交通量,辆/天 路段N的长度 在路段N车辆驶出路侧的概率 驶出路侧后车辆在路段N发生 碰撞的概率 严重性等级为S的碰撞发生的概率
6.2 路基护栏(缆索护栏)
细则6.2.6条条文说明
6
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波形梁护栏)
6
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路侧波形梁护栏)
6
细则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
中央分隔带宽度≥2米, 构造物较多或埋设有管 线的路段,采用分设型 护栏; 中央分隔带宽度<2米, 构造物不多或不埋设管 线的路段,采用组合型 护栏。
事故预测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受限于事故记录的不完整、获取 有效事故数据的困难以及车辆碰撞障碍物的力学理论研究较少,事 故严重程度预测和事故损失计算的相关研究欠缺,制约了我国护栏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我国双车道公路碰撞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平原区四车道无中间分隔带公路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我国双车道公路碰撞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江、河、湖、海、沼泽等水深1.5m以上水域;
Ⅰ级铁路、一级公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外车辆不能安全越过的照明灯、摄像机、交通 标志、声屏障、上跨桥梁的桥墩或桥台、隧道入口处的检修道或洞门;
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路侧边沟无盖板、车辆无法安全越过的挖方;
高出路面或开挖的边坡坡面有30cm以上的混凝土基础或大孤石;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中分带护栏)
06规范
17规范
14标准
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的事故严重程度与中央分隔带宽度、速度、交通量有关。 根据14标准,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为100km/h或80km/h, 作为集散公路时,设计速度宜为60km/h或80km/h。 根据国外研究结论,可能发生对撞事故的公路,安全速度约为70km/h。
6
护栏和栏杆
细则6.2.3条第3款
6.2 路基护栏(隔离设施)
规范6.2.7条
14标准
规范
6
护栏和栏杆
6.2 路基护栏(隔离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