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教学目标:
1、课前预习书本,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高雅的艺术情趣。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的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以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
李玉刚的这首歌传唱度非常高,很火。

它与别的歌曲有明显的不同,你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找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明确:戏曲元素、唱腔、扮相等等。

他将民歌、舞蹈、京剧、流行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表演也将中国的民族艺术、传统戏曲披上了时尚的“外衣”,他的唱法不仅仅是局限在一种唱法上,而是将许多种唱法融合在了一起,例如:民族、通俗、京腔等,但让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很奇怪而是感觉到了一种新型的时尚唱法,可以说李玉刚跨越了传统与流行、歌曲与戏曲的界限。

师:同学们说到戏曲元素,我们同学自认为对戏曲了解吗?(简单介绍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中国戏曲,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主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
板书:戏曲大舞台
(二)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
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

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明、清之际,它成为全国最大剧种,主宰剧坛二百余年。

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因此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它的艺术特点:即慢、小、细、软和雅。

代表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欣赏《牡丹亭》片头
2.京剧——东方“歌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197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这就是
京剧。

在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京剧被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京剧的旦角流派主要有四派:梅派,梅兰芳创立;程派:程砚秋创立;荀派:荀慧生创立。

欣赏《唱脸谱》,并思考歌曲中提到的脸谱它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歼,如曹操;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根据图片辨别脸谱,并举例说明。

3.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

它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

代表作:《天仙配》
欣赏《天仙配》
(邀请几位学生学唱,唱的有模有样的小组可加分)
4.越剧:越剧,中国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浙江嵊州,目前为中国大陆第二大戏曲剧种。

越剧曲调婉转柔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就采用了越剧的曲调。

越剧原来流行于江浙沪一带,后在中国广受欢迎。

越剧舞台语音的基础语音是嵊县方言音。

在越剧发展过程中,越剧语音在嵊州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州音韵和官话的语音,这促使越剧扩大了观众范围。

2006年5月,越剧被列为中国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邀请几位学生学唱,唱的有模有样的小组可加分)
(三)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在教师指引下归纳戏曲的主要特点。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一:
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个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二: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三: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三)友情擂台
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掌握。

选择类:
1、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的是: B
A、蓝脸
B、红脸
C、黑脸
D、白脸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哪一剧种?A
A、京剧
B、豫剧
C、昆剧
D、越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C
A、旦
B、生
C、净
D、丑
4、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D
A、《天仙配》
B、《玉堂春》
C、《花木兰》
D、《回杯记》
简答类抢答题:
1.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
没有实物的表演——虚拟
2.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
3.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请你至少说出4种以上的剧种?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粤剧、川剧、秦腔、黄梅戏、二人转、昆曲等。

4.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
唱念做打
动作模仿类:
每组派一位代表模仿屏幕上的动作,选出最像的一组。

连线类:
梅派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程派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荀派A.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
尚派B.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风格
(四)书中寻影:
运用戏曲知识解读《社戏》中有关内容
、“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

”铁头老生,“连翻八十四个筋斗”。

这个黑的长胡子的演员外号叫什么?()
是什么角色?()属于戏曲哪个行当?()
他的黑脸代表什么?()
背上插四张旗,表示什么?(插的旗越多,)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说明什么?(说明)
2、“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

”丑角,俗称什么?()
扮演什么角色?()
3、我最愿意看的是什么?“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

”我最怕的东西——老旦却出来了,还坐下了唱,唱到天明可能都唱不完。

蛇精的脸谱应该是什么颜色?()(五)布置作业:
课后学唱一段越剧,感受越剧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