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一体化施工工法1冃U 言建筑节能是国家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降低建筑能耗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用围护结 构保温节能技术,降低建筑采暖和空调所需热(冷)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外墙外保温工程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同时存在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并且无法实现与建筑物同寿命,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一体化体系以复合保温外模板为外模板,内侧浇筑混凝土,外侧做水泥砂浆抹面层及饰面层,通过锚固件将复合保温外模板与混凝土牢固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保 温结构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1所示。
与其它外墙保温体系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外墙出现空鼓、开裂、渗水、脱落等质量安全隐患,并且提高模板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火性等方面性能显 著,实现了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目的,同时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工期,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工 程质量好,建筑品质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我们通过在山东日照荣安广场项目和太原市晋源东区一号地块棚户区改造住房项目的成功应用,经总结形成了此工法。
图1.1 外模板复合保温一体化系统结构示意图2.工法特点2.1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型式,具有高于普通木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 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
保温模板在配板、支设、加固、浇筑过程中均与普通模板相似,施工工艺 简单,易于操作。
2.2采用工厂产品,确保产品工程质量,创新性的设置了保温过渡层,避免了抹面层空鼓、 开裂等质量通病问题。
能根据楼体层高预制不同尺寸的材料,减少损耗,同时省去普通模板等非 实体费用的投入。
基层墙体 粘结加强层 挤塑板粘结层保温过渡层粘结加强层 外侧砂浆抹面层加强筋 锚栓2.3保温模板与自保温砌块配合使用,节能效果良好。
2.3原材料普及,工程造价低,省去外保温施工工序、缩短工期、具备大面积实施的条件。
2.4该工法适用范围广泛,可适用于所有结构保温模板一体化材料的施工工艺。
3•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的柱、梁、外墙及地下室顶板等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材料。
4..工艺原理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一体化模版内侧粘结增强层为聚合物水泥粘结砂浆,采用锚固连接件与混凝土牢固连接在一起,保温板实现100%的牢固粘结,与内侧浇注的混凝土实现同材质有机结合,达到了节能结构一体化的技术指标要求,确保了粘结强度和质量,实现了建筑物保温与结构同寿命的目的。
复合保温外模版采用多层结构设计,设置了内外侧粘结增强层和加强筋,提高了保温模板抗折、抗压、抗冲击等力学性能,达到了现浇混凝土模板使用技术要求,减少了模板用量。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5.2 施工准备5.2.1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复合保温外模板的产品性能、施工工法等内容的培训。
5.2.2在施工前进行以下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复合保温外模板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
2、对进场的复合保温外模板材料进行复核受力验算,包括面板强度,龙骨强度等。
3、施工现场水、电、路畅通,具有材料堆放和加工场地,其他施工临时设施齐全规范。
4、编制关于复合保温外模板的专项施工方案,保温板作为侧模模板的强度、刚度进行验算,方案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查并批准。
5.2.3复合保温外模板应有专门的堆放和加工场地,场地应进行平整并夯实或硬化,做好排水措施。
场地宜设在吊装设备工作范围之内,复合保温外模板用量应满足施工现场的进度要求。
5.2.4塔吊等机具工作正常。
复合保温外模板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吊装时,复合保温外模板四周应采用木方等材料做好板边及四个角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缺棱、掉角等问题。
5.3 复合保温外模板进场和加工制作5.3.1复合保温外模板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进场。
运输时应轻拿轻放,装卸时严禁抛摔、踩踏。
复合保温外模板的存放,应分类储存平放码垛,且不宜露天存放,应有防雨、防曝晒措施;在平整干燥的场地,最高堆放不宜超过20层。
5.3.2复合保温外模板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根据相应的规范和地方规定,对其进行抽样检验。
外模板的厚度、长宽尺寸和板面平直度应符合规程要求。
5.4 复合保温外模板排版设计、裁割5.4.1复合保温外模板使用前,应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确定排版分格方案,并绘制安装排版图。
为降低施工难度和材料损耗,减少拼缝处开裂,应尽量使用主规格尺寸。
确定排版分格方案:根据设计尺寸确定排版分格方案并绘制安装排版图,尽量使用主规格复合保温外模板。
外模板的排版拼接应综合考虑两方面问题:1、尽量采用大规格整板,减少拼接。
外模板的拼接处由于板的伸缩变形易开裂,因此拼缝处必须附加玻纤网格布并用抗裂砂浆找平。
拼缝越多,需要处理的地方越多,由于人为因素产生问题的概率越大。
通常情况下,采取的外模板的高度尺寸宜为楼层高度,避免竖向拼接,可以只进行横向拼接。
一般情况下,外模板的长度不超过三米,能够满足普通楼层使用。
若楼层高度大大超过三米,需要进行竖向拼接,拼接时不宜超过两块并应进行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少于板的1/3。
2、考虑施工难度,不宜采用小于100mm规格尺寸的外模板。
外模板自身的构造特点决定了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外保温模板上开孔、打洞和固定物体。
外模板不能像木模板一样,在工地事先拼接然后吊装,而应先逐块吊装安放后再拼接。
当拼接越多时,起吊安装次数越多,安装和临时固定越困难。
3、弹线:复合保温外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排版图复合尺寸,并设置安装控制线,弹出每块的安装控制线。
5.4.2复合保温外模板的裁割:对于无法使用主规格安装的部位,应事先在施工现场用切割锯切割复合要求的非主规格尺寸,非主规格板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50mm。
模板切割过程中禁止断面倾斜,并且断面平整无错台现象。
5.5锚固件安装5.5.1安装连接件:连接件是指加强外模板同现浇混凝土连接作用的专用连接件,通常为工程塑料锚栓和金属螺杆,必须设置。
受力预埋件是指为建筑幕墙或其他附属构件做好安全有效的连接作用,预埋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梁、柱和墙等部位的专用连接件,根据情况设置。
连接件在外模板中的设在现场使用手枪钻在复合保温外模板预订位置穿孔,安装连接件,每平米应不小于5个,安装孔距复合保温外模板边缘不小于50mm。
门窗洞口处可增设连接件。
5.5.2在复合保温外模板施工之前,需要安装固定锚固件,锚固件数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安装孔距复合保温外模板外边缘应不少于50mm,门窗洞口处可增设锚固件。
任何一块非主规格板上都应有锚固件,每平方米不少于5个且间距不大于500mm。
锚固件应按梅花状布置。
5.5.3锚固件安装时,首先在锚固件安装部位用手枪钻进行打孔或要求供应商出厂时就按照施工要求打孔完成,之后将锚钉从孔中塞入,用定位紧固件(螺母、卡片、卡销)对锚固件进行固定,最后在锚钉上拧上羊角螺母(或插入拉结开口销)。
锚固件安装后,要在锚固件内外两侧分别绑扎铁丝,用以在支设模板时锚固件之间和锚固件与绑扎钢筋之间进行绑扎固定。
锚固件的安装将外模板吊装至楼面时进行安装,安装锚固件后应立即上墙安装完成,如需堆放时应在两板间放置木方,防止锚固件受挤压脱出。
5.6 钢筋绑扎和垫块安装钢筋按照钢筋施工的专项方案绑扎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为控制内外模板之间的距离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一般需要在模板之间的主筋上放置垫块。
垫块分为水泥砂浆垫块和混凝土垫块两种。
外墙、柱、梁、楼板等构件的钢筋绑扎完毕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在钢筋内外两侧绑扎C20水泥砂浆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块。
垫块安装时,特殊部位要注意。
两块保温板的拼接处,在拼缝处两侧小于100mm范围内交替安装一个垫块,防止因为保温板因变形导致拼缝之间出现错台现象。
5.7 复合保温外模板吊装和安装5.7.1外模板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采用塔吊进行吊装。
吊装时采用模板或者木方,在外模板四周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缺棱掉角现象。
吊装的绳索应固定牢靠,以防止在空中掉落,发生安全事故。
风力超过5级时,不得进行吊装。
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
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模板吊起是应该匀速缓慢起吊,以免因快速起吊致使模板脆裂。
在加工场地加工完成用于拼接的较小保温模板,必须采用吊装料斗进行垂直运输,以免在吊装过程中因晃荡滑落伤人。
5.7.2外模板根据设计排版方案进行安装,应以先安装阴阳角、再从一边向另一边顺序安装的方式进行。
一般采用人工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就位。
5.7.3外模板安装就位后,应立即将锚固件和墙身的普通钢筋进行绑扎固定。
外模板外侧拼缝处利用铁丝绑扎在连接件上,相邻的外模板通过绑丝牢固连接。
5.7.4外模板的阳角处理。
在墙角处把两块板拼接在一块,保证拼接缝要严密,同时两个角上的锚固件用扎丝连接起来,增强稳定性。
也可从一侧钉入钢钉或钢筋,将两块外模板连接牢固。
具体见图5.7.4。
图5.7.4 外模板的阳角处理5.7.5外模板的阴角处理。
在墙角处把两块板拼接在一块,保证拼接缝要密实,同时两个角上的锚固件用扎丝连接起来,增强稳定性,两锚固件距离复合保温外模板内侧至少50mm,具体见图5.7.5。
图5.7.5 外模板的阴角处理5.7.6梁外侧施工采用复合保温外模板时,利用普通多层板附加保温模板外侧,利用龙骨木方与模板能用铁钉钉在一起的特点有利于模板的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为加固不牢而使梁的模板变形、松动。
当梁高小于等于500mm寸,锚钉采用梅花形布置,布置单排,水平间距500mm锚钉距复合保温外模板外边缘100mm当梁高大于500mm寸锚钉按照每平米不少于5个进行梅花形布置。
5.7.7钢筋绑扎完毕后,模板支设之前,要进行墙身内线管、箱盒及预埋件的敷设固定。
5.7.8管线敷设的同时,应在外墙钢筋网架上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间距及规格安装定制保护层垫块,用扎丝固定在主筋上,以防止其浇筑时位置移动。
5.7.9复合保温外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包括复合保温外模板的锚固件、普通钢筋、管线敷设、保护层垫块安装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5.7.10 立内侧模板。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传统做法,安装外墙内侧竹木胶合模板。
5.7.11复合保温外模板及内模板安装就位后,应对其垂直度采用线锤或经纬仪进行测量和纠偏,然后采用钢管进行临时支护。
5.7.12待外墙两侧模板调整完毕后,用手枪钻对内外模板进行打孔,孔中塞入PVC塑料套管,套管中塞入对拉螺栓。
根据根据每层墙、柱、梁厚度按普通多层板施工方法确定对拉螺栓间距,一般间距不宜超过600mm用手枪钻在保模一体化板和内侧模板相应位置开孔,开孔应保证螺杆穿入后垂直于内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