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园惊梦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技巧

游园惊梦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技巧

流水落花春去也——浅谈《游园惊梦》的思想主题和创作技巧08级中师本2班苏慧敏080101231摘要:《游园惊梦》之所以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好评,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作者成熟的小说创作技巧和意蕴深远的思想主题是分不开的。

纵观小说的创作技巧和思想主题,在小说的创作技巧上,主要体现为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和叙述视角的灵活转变;在思想主题上,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穿插若干回忆,体现出世事变迁的思想”,展现的是历史与人生的交融。

关键词:思想主题叙述视角意识流发表在1967年台湾《现代文学》第三十期的小说《游园惊梦》,是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台北人》的扉页上,白先勇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感时伤怀的《乌衣巷》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此,可见在这本集子深深地蕴含着作者难以排解的沧桑感、兴亡感和怀念感,对过去繁华的追思与回忆时刻在回旋。

在《台北人》所有的小说中,《游园惊梦》的篇幅几乎比其他小说长一倍,同时它也是《台北人》中公认的写得最好、最见作者文学功底的一篇小说。

许多评论家对这篇小说赞誉有加。

著名评论家欧阳子甚至宣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就中短篇小说类型来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

”白先勇也毫不掩饰自己对这篇小说的喜爱之情,自称它是“整个写下来,最苦、最美的一篇”,“下了最大的功夫。

”《游园惊梦》之所以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好评,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作者成熟的小说创作技巧和意蕴深远的思想主题是分不开的。

纵观小说的创作技巧和思想主题,在小说的创作技巧上,主要体现为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和叙述视角的灵活转变;在思想主题上,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穿插若干回忆,体现出世事变迁的思想”,展现的是历史与人生的交融。

一、思想主题《游园惊梦》以“钱夫人到达台北近郊天母窦公馆的时候”作为开端,以钱夫人为打发等待接她离开的汽车这一时间里而与窦夫人的交谈而结束。

即:应邀赴宴,小说开场;晚宴结束,小说收场。

“一条主线”的脉络十分清晰,即小说主要描写的是钱夫人受邀到窦夫人家做客的过程。

通过钱夫人在窦家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世事无常的无奈感。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钱夫人的境况随着丈夫钱将军的去世逐渐落魄潦倒。

小说一开始便交代钱夫人是坐出租车来赴宴的,“钱夫人坐的出租车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来”,在文章的最后,所有的客人都开着小汽车离开时,钱夫人早想让窦夫人帮她叫计程车,可是她觉得“堵口”,在众人的面前说不出来,可见钱夫人的落寞和凄苦;在钱府前厅照镜子的时候,钱夫人看到自己身上那件墨绿杭绸的旗袍,“镜子里看起来,竟有点发乌”,“她记得这种丝绸,在灯光底下照起来,绿汪汪翡翠似的”,之后她便暗暗问自己,“难道真的是料子旧了?”紧接着便阐明原因,“这份杭绸还是从南京带出来的呢。

这些年都没舍得穿,为了赴这场宴才从箱子里拿出来裁了。

”寥寥几笔,便将钱夫人家境衰微的窘况描绘了出来。

其次,另一女主人公窦夫人如今靠丈夫的发迹而雍容华贵。

窦府的奢华和窦夫人的富贵完全以钱夫人的视野得以展现:钱夫人还没下车时,“窦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已经排满了,大多是官家的黑色小轿车”,“窦公馆的两扇铁门大敞,门灯高烧,大门两侧一边站了一个卫士”;进入窦公馆时对花园有一段气派的描述,花园深阔,满园子“影影绰绰”的树木花草,“一片秋后的清月,已经升过高大的椰树干子来了”,那座两层楼的房子“上上下下灯火通明,亮得好象烧着了一般”,露台边的桂花馥郁馨香;当钱夫人踏进前厅时又是一派淡雅别致,“前厅只摆了一堂精巧的红木几椅,几案上搁了一套景泰蓝的瓶樽,一只鱼篓瓶里斜插了几枝万年青;右侧壁上,嵌了一面鹅卵形的大穿衣镜”;正厅的陈设摆饰更是豪华铺张、富丽堂皇,“厅堂里灯光辉煌,两旁的座灯从地面斜射上来,照得一面大铜锣金光闪烁”,“右半边置着一堂紫檀硬木桌椅,中间地板上却隔着一张两寸厚刷着二龙抢珠的大地毯。

沙发两长四短,对开围着,黑绒底子洒满了醉红的海棠叶儿,中间一张长方矮几上摆了一只两尺高天青细磁胆瓶,瓶里冒着一大蓬金骨红肉的龙须菊,右半边八张紫檀椅子团团围着一张嵌纹石桌面的八仙桌”;这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有钱夫人仔细打量窦夫人的内心所想,“窦夫人也是风光无限,一身银灰洒朱砂的薄纱旗袍,银灰闪光的高跟鞋,莲子大的钻戒,白金镶碎钻的手串,珊瑚缺月钗,紫瑛坠子”,“衬得她丰白的面庞愈加雍容矜贵起来”;窦公馆是夜更是高朋满座,“正厅里东一堆西一堆,锦簇绣丛一般,早坐满了衣裙明艳的客人”。

而窦夫人如此富贵荣华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窦瑞生的官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

同为当年在南京得月台唱戏的戏子,当年的蓝田玉成为了赫赫有名的钱夫人,而桂枝香仅仅只是一个别人的小妾,经过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成了正房,开始享受荣华富贵,而蓝田玉却生活逐渐落寞了,开始过着悲苦的生活,这样的光景通过钱夫人的一系列回想来展现,表现了她现在的生活的悲凉。

《游园惊梦》对衣着服饰和环境场景的刻画,从另一角度衬托了钱夫人的内心悲凉与失落,为钱夫人陷入深深地回忆做铺垫。

“一条主线”不仅是小说的主干,为小说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将钱夫人和窦夫人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多年不见的姐妹如今的境遇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一个昨日黄花,美好逝去;一个春风得意,享尽富贵。

曾经风光无限的钱夫人如今独自过着寂寞而凄凉的生活。

过去的钱夫人是现在的窦夫人,但谁能担保明日的窦夫人不会是今日的钱夫人呢,强烈的命运对比,白先勇想要给我们描绘一幅命运难以把握、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苍凉意蕴图,更深刻的是发出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传统文化失落的隐忧,在《游园惊梦》里,对昆曲的词的熟稔与运用,看出白先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之渐渐消失的担忧。

人生的命运难以掌握的主题向更深的层次迈进。

二、创作技巧《游园惊梦》的创作技巧,主要从对叙述视角的转变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来体现。

传统的白话小说极擅长叙述,其叙述视角基本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白先勇深谙现代小说技巧,但同时也吸收了传统的叙事方式的浸润。

他既充分地继承传统叙述的自如,又富有创造性地拓展了叙述视角,达到了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的融合统一,这是这篇小说的特色所在。

叙述视角的转变使得白先勇更能灵活地把握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游园惊梦》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中加入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并且两种叙述视角互相结合、穿插。

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小说开头和前半部分。

小说开篇,叙述者面对一群军界官员和将军夫人们,这些人大多经由南京、上海来到台湾,空间在时间的隧道中变迁,其间荣辱盛衰、人世更替、生离死别,有很多作为第一人称的视角无从把握的故事,只有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才能统观审视和把握。

白先勇懂得人的心理世界和感情线索的重要性。

因此,他不满足于时代风云变幻的客观记录,他需要进入人物心理和感情深处,以便更好的阐释他对人生、爱情乃至人世的理解和顿悟。

在第三人称俯视角叙述中穿插人物视角的局部叙述,成为白先勇的最佳选择与安排。

“内视角”的偏向主观和“外视角”的客观与冷静,二者的结合运用,使白先勇便于把握小说的步调。

对窦夫人桂枝香宴请宾客的描写,采用的“外视角”,而进入窦公馆后,叙述视角便转为钱夫人这个内视角:“窦公馆的花园十分深阔,钱夫人打量了一下,满园子里影影绰绰,都是些树木花草,……钱夫人一踏上露台,一阵桂花的浓香便侵袭过来了……”在窦夫人指引下,钱夫人一一见过诸位客人,这些客人也都是从钱夫人眼光看到和接触到的。

面对这些熟悉的景和人,钱夫人的内心波动最为强烈,因此采用“内视角”来叙述,可以充分的展现钱夫人的境地和心里的凄凉感,叙述视角的转变与运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另一个表现创作技巧的是在《游园惊梦》里对意识流技巧的运用,白先勇纯熟地运用了现代派中的意识流手法,传达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表现了感时伤怀的思想主题。

通过几个小时的宴会反映了钱夫人的悲剧性命运以及世事变迁,历史的沧桑、命运的无常、人生的失落都浓缩在这场筵席中。

意识流手法从而成为《游园惊梦》的小说美学得以生成和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

白先勇在回忆创作这篇小说时说道:“我写这篇小说时写了五次。

前三次用比较传统的手法写内心活动,我都不满意。

起初我并没想到要用意识流手法。

女主角回忆过去时的情绪非常强烈,也有音乐、戏剧的背景,为了表达得更好,尝试用了意识流手法。

”正是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以钱夫人为聚焦来展现了命运的无常感。

昔日盛名而今衰微的蓝田玉在奢华的窦公馆里触景生情,沉迷于回忆的心动神摇之中。

钱夫人由桂枝香今日的艳丽回想到其昔日的艰难,由蒋碧月回想到她曾经抢去亲姐姐的男人,由上席回想到自己当年的风光及嫁给钱将军的前后,由蒋碧月和程参谋的敬酒触及旧日的情人郑彦青和亲妹子相邀向自己敬酒的回忆。

在昆曲《游园惊梦》的曲调中,钱夫人沉酒于自我往昔的游园与惊梦,回忆了上一次唱《游园惊梦》时的失声,同时也对自己的整个人生做了一次沉痛的回眸。

“我只活过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激活是与郑彦青在阳光眩目的白桦林道上发生的,瞎子师娘的“蓝田玉,荣华富贵这辈子你是享定了,只可惜你长错了一根骨头”。

所有的过去在钱夫人的脑中浮现,因此,在众人的期盼中,钱夫人拒唱《游园惊梦》,她生命灵魂的信仰随着多年前最后一次唱《游园惊梦》时看到妹妹月月红抢走自己的挚爱郑彦青的时候已坍塌了。

蓝田玉从此心碎失声,与此同时她的整个灵性人生也随之幻灭了。

蓝田玉的遭遇深深地包含着难以言喻地悲凉和难以掌控地命运之苦,过去与将来的难以掌控在蓝田玉的人生遭际上体现出来,她的一句“都变了,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其间有多少心酸血泪,但也只有她自己承受,别人对她的遭遇最多只是掬一抹眼泪,甚至还有幸灾乐祸之感,无人可以与之分担,所以更深的思想在于人生是孤独的,必须学会自己经历苦难,同时还要有一颗释然的心与淡定的态度,处之泰然。

也许这是更深的一层意蕴了。

《游园惊梦》的成功,不仅在于思想内涵的深刻,也在于白先勇对现代小说创作技巧的娴熟,传统手法与现代派技巧的巧妙融合,深刻主题的阐释,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