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专题复习一、14—16世纪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从西班牙、葡萄牙等获得了原始资本。
2、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二、17—18世纪中期——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世界殖民霸权1、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确立:《权利法案》;内阁制确立2、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1)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海上殖民活动。
(2)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3、殖民压迫: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英国于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4、科学文化: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三、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70年代: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1、经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2、政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3、对外侵略与争霸:(1)侵略: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的资本输出。
(2)争霸:与拿破仑的战争;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4、思想:(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自由主义,从此,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5、科学文化:略四、19世纪70年代——二战:国际地位开始下降,“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经济地位动摇、殖民体系动摇1、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核心主张是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对中国:参加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二战后,国际地位降低,追随美国1、经济: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融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浪潮。
2、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在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力量。
4、中英关系发展:19世纪中期,侵华的急先锋,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率先打开中国大门。
19世纪末,随着美德等国强有力竞争,英国在华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侵华主力参与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战后在华地位进一步下降。
新中国建立后,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
1997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
英国史分类线索一、经济(一)经济发展的历程1、16世纪~18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
海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2、18世纪中期至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条件: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④市场:英国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3)进程:①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为突破口,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不仅是工场手工业最发达的部门,而且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比较集中。
受封建行会势力束缚较少,新的技术易于推广。
②飞梭作为工具,只是生产中的一个工序的改进和发明,还不是真正的机器,所以它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重大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④工业革命又使社会经济的生产中出现了一批以棉纺织业和冶金等为代表的新的工业部门,交通运输业成为工业革命的集大成者。
(4)结果: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并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5)特点:①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和技术并没有真正结合。
③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其后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进而产生了连锁反应。
④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⑤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6)影响:①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②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③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但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广泛吸收并采用新技术,才能发展经济,富民强国。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9—1933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倒退。
5、二战后:英国经济严重削弱,英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恢复、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快速发展和1973年之后的滞胀时期。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1)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2)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3)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影响巨大;(4)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5)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不占优势。
二、政治1、总体发展态势:⑴宗教改革运动后:出现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及要求的清教徒运动。
⑵1640~168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期间,1641年议会对国王提出《大抗议书》,1642-1649年内战。
⑶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至上,从此,王在法下,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⑷18世纪初(1721年):内阁制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⑸二战后,唯美国马首是瞻,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⑹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新贵族崛起。
思想基础:清教思想的传播。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
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①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②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意义: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它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3、克伦威尔①1644年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铁骑军”称号。
②1645年,纳西比战役,全歼王军主力。
③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克伦威尔1653年开始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统治期间,颁布《航海条例》,发展了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
(至王朝复辟统治时期,英国打败荷兰,英国进一步建立起的海上霸权)三、19世纪中期的侵略扩张目的: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
方式: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进行商品的倾销和原料的掠夺——工业资本的剥削和掠夺。
英国殖民扩张情况:在亚洲:到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
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
四、二战前后与英国相关的史实①二战后期参与筹建联合国,1945年联合国成立。
②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③1946年3月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④1949年,参加北约。
五、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36-1948年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六、自然科学成就1831年,法拉第用试验验证了电磁感应现象。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这是人类认识史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859年世纪中期,达尔文《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提出了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影响:沉重打击了基督教神学宣传的“神创说”;变化与发展的观点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如中国的维新思想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历史关头,用之来唤醒国人,救亡图存。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作家拜伦的《唐璜》,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20世纪初现实主义作家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史专题复习一、迈向现代文明的法国(16—18世纪)1.哪些力量推动法国迈向现代文明?这些力量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1)早期殖民扩张,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2)殖民扩张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创建提供了思想指导(为法国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而这种意识形态现代化又引发了政治现代化),对欧洲乃至世界思想解放起了巨大作用;法国大革命在启蒙运动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爆发了,但是政权更替不断,社会不稳定,雾月政变后,拿破仑登上法国统治。
拿破仑的国内改革,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思想解放和政治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又进一步推动法国的政治现代化。
2.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对人文思想有何发展?核心:理性主义。
共同: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主张实行法治。
发展: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反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并为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种种政治设想(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等)。
影响:首先,它的矛头是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对象的,因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次,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体察功能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
3.《人权宣言》:1789年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二、工业文明下的法国(19世纪—20世纪初)1.19世纪法国在政治领域有什么新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1875年共和制确立;确立共和制为什么这么艰难?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