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过节心得体会10篇【篇一】中秋国庆将至,抓节点纠“四风”又成了热门话题。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自古有之。
节日期间走亲访友本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动了节日的歪脑筋,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借礼仪之名,行腐败之实,不仅人情往来变了味、走了样,也给一些腐败分子以此为借口逃避追责提供了可乘之机。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总有人抱着赌徒心理去尝试,心存侥幸越规破纪。
细想不难理解,这些人认为平时查得严,有节日作挡箭牌,人情往来多点少点,不容易被发现。
与其说打着节日的幌子,不如说被节日“晃了”。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在思想上跑偏的党员干部,在行动上就很难遵规守纪。
有人说,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不应过分苛求。
殊不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某些人之所以逢年过节“聊表心意”、大献殷勤,实质上是“温水煮青蛙”,“意思”到一定程度便张嘴相求,到时候“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又该如何拒绝?有人说,送的是年货特产、烟酒糖茶,价值不高,何须上纲上线。
殊不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再大的问题都是从一盒茶、一条烟、一张卡开始的。
只有收紧年货特产的“进口”,才能堵住私欲贪念的“缺口”,抵住“围猎奶酪”的诱惑。
节日本是让人放松心情、享受幸福的日子。
身心可以放松,但底线原则绝不能松。
党员干部要时刻做到自警自省、慎独慎微,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守好纪律红线,管好亲友、约束子女、做好榜样,切不可让节日成为突破原则的借口,让人情成为变相受贿的掩护,否则最终会在利益诱惑前乱了阵脚,在人情世故中逾越了红线。
风化俗成需要时间,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
撕开“礼尚往来”的“人情外衣”,需要上下联动、层层发力。
各级党组织要把主体责任担起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盯紧苗头性问题,多些“婆婆嘴”、多打“预防针”。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扭住“四风”问题不放,寸土不让坚守每一个节点,用纪律的探照灯照亮潜在阴暗处的“人情陷阱”,让每个节日都过得清清白白、亮亮堂堂。
【篇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每逢中秋佳节,有人会因无法家人团聚而忧伤,有人则会因为挨了“板子”而忧伤。
前者引人共情,后者咎由自取。
原因就在于少数党员干部不顾党纪党规,无视纪检监察部门的三令五申,不该吃的月饼吃了、不该拿的月饼拿了、不该送的月饼送了。
今年,中秋月饼又该如何吃?“五仁月饼”给出了“攻略”。
一仁为“亲清共生”。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也是督促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廉洁过节的保障。
将“亲”“清”二字放在中秋节的情境中,正当其时且十分必要。
无数案例证明,中秋节往往是政商“互通有无”的“遮羞布”,是违法违纪的频发期。
要想彻底避免“节后倒”现象,党员干部就必须认清“亲”“清”二字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廓清边界,决不能因为要“亲”就违规违纪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月饼,更不能以月饼之明行权钱交易之事,而是要守住“亲清共生”的原则,廉洁过节、以清促亲。
二仁为“权责对等”。
将“权责对等”运用到节日当中,就是正常福利该发则发,违规福利该禁则禁。
中秋节给干部职工发放月饼,本是无可厚非,但发多少、怎么发需要严格把关。
领导干部作为单位的“掌舵者”“领头人”,既要用好权力,严格落实工会相关文件精神,为干部职工发放月饼等正常福利,让干部职工过好节,切忌“一刀切”式的取消福利;也要履行好主体责任,严把福利发放关,杜绝发放高档月饼的超标准福利、单独给班子成员发放的“开小灶”福利、发放管理对象赠送月饼的“外来”福利。
三仁为“正己正人”。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向标”,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党员干部就会“有样学样”。
在通报的典型案例中,领导干部带头公款买月饼的有之,领导干部打招呼让下级单位违纪报销月饼费用的有之,如此“带头”,影响的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清白”,还有整个单位、地方的风气。
对此,在中秋节来临之际,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正人先正己,自查自纠去“四风”,自觉自律作“表率”,在“端其表”“先之身”中实现“影正”“下廉”。
四仁为“公私分明”。
吃月饼,要有“好吃相”。
不光自己吃着,还给朋友送着,把单位当作自家的“账房”,把“月饼礼”拿到单位报销,这种“占公家便宜”的行为迟早会“挨板子”。
2016年8月,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佟玉宝购买月饼送礼后在单位报销的案件就是例证。
教训在前,党员干部要牢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摒弃占便宜的心态,理清公私界限,守住纪律底线,切忌把中秋节当“挡箭牌”,损公肥私、中饱私囊。
五仁为“爱亲正亲”。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家风是廉洁从政的“保护伞”。
时值中秋,总有一些“围猎者”以月饼为媒介,想法设法从干部家人入手,挖坑设套逐步侵蚀党员干部。
面对“围猎”,党员干部要做的就是爱亲正亲。
爱亲,就是要在难得的休息时间多陪伴家人,共赏明月、共享月饼,而不是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中给“围猎者”可乘之机。
正亲,就是要管好身边人,将党纪党规带回家,将遵规守纪讲清楚,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培育清正家风,筑起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
月饼虽小,却是党员干部党性和作风的“试金石”。
党员干部要将党纪党规牢记在心,管住嘴不“贪吃”、“乱吃”、“白吃”,吃遵规守纪的“合格月饼”,吃廉洁为馅的“五仁月饼”。
唯有如此,才能过好节,免“历劫”。
【篇三】又到了一年一度欢庆双节的日子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秋、国庆佳节是我国的大节日,借双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顿饭、喝两杯、叙叙家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中秋、国庆不仅是阖家团圆、亲朋共聚的重要节日,也是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重要考验,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越是在过节的时候,越要把好廉洁关。
“洁不洁,看过节”。
近年来,借过节之名,行贿赂之举的事并不陌生,矿泉水里装茅台,普通香烟盒里装名烟,香烟里裹现金,月饼盒里藏购物卡,小饭馆里聘名厨等等,方式多种多样,层出不穷。
节日腐败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本原因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应多管齐下,肃洁净之风。
党员干部要管好自己的手。
节假日少不了走亲访友,“拿人手短”,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定要分辨清哪些是“陷阱”,哪些不能收,并且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红包也越来越多,这给贪污腐败活动披上了隐形外衣。
因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严守廉洁底线,克服侥幸心理,坚决拒之于千里之外。
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的嘴。
在传统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在所难免。
“吃人嘴软”,世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赴约前要弄清楚聚餐的参加人员和聚餐目的,坚决不参加“有心人”组织的聚会。
党员干部要管好自己的腿。
“双节”时间较长,很多人会选择游山玩水,出门走一走、瞧一瞧,散散心,无论以哪种方式出行,公职人员都必须自行承担所有费用,不接受他人以任何形式的吃请、游玩,不给腐败活动以可乘之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这个特殊的节点,选取近年来中秋、国庆期间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处分的典型案例,其目的就在于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因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定要具备防腐拒变的能力,增强自身抵制“四风”的意识,同时要用制度和纪律架起高压线,扎紧权力的笼子,斩断利益链条,让礼尚往来少些含“金”量,真正的让节日变“洁日”,打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双节。
【篇四】在2018年中秋、国庆到来之际,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让风清气正打开廉洁过节模式,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务必回答的课题。
廉洁过节务必强化规矩意识。
每一个党员干部要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有关纪律要求,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
要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和县纪委近期公开通报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对照要求进行“体检”,对照案例汲取教训,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廉洁过节务必开展立体监督。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和县关于开展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强化社会和群众监督。
要开展明察暗访,紧紧盯住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围绕关键部位、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形成监督实效。
廉洁过节务必强化高压态势。
要紧盯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新动向、新变化,特别是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释放越往后盯得越紧、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要加大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力度,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坚决查处、绝不手软,不断强化警示震慑,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廉洁过节务必确保工作实效。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对群众和媒体网络反映、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发生在节假日期间的“四风”问题线索、重要舆情,要迅速组织核查处置应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清不清,看过节;正不正,看过节。
强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强拍苍蝇,要拍尽苍蝇,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密不透风的监控网,坚决防止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反弹,确保风清气正过双节。
【篇五】2018年中秋、国庆临近,“四风”问题进入易发多发期。
一些披着“节日习俗”外衣的公款吃喝、收送节礼等问题开始抬头。
为此,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节前频频喊话,叮嘱党员领导干部,千万别染上“节日病”,把“节”过成“劫”。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共同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两节期间这些‘线’不要踩”。
党员干部要想过好节就要做到把住自家的“门”,不收非分之礼;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明之宴;管住自己的“手”,不接非分之财;管住自己的“腿”,不进是非之地;管好下属家人,不借自己的“光”,把这些不正之风拦在“红线”之外,过个清清爽爽、风清气正的好节。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
对节日期间顶风违纪行为,要快查快结快问责,除追究个人责任外,一律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四条规定,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除了收送财物方面,过节期间参加聚会、娱乐等活动也要筑牢防线,守住“底线”。
《条例》第六十八条明确,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同时,第八十六条规定,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