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流”患者感染防控知识

“甲流”患者感染防控知识

“甲流”患者感染防控知识
近期,“甲流”患者在全市呈上升态势,我院也出现了数例“甲流”患者,为防止“甲流”在院内暴发和流行,感染控制科要求各科室严格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以下是“甲流”相关的知识与感染防控措施,请各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积极落实。

甲流即是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
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部分患者病情迅速进展,突然高热、体温超39℃,继发肺炎等。

甲流症状
甲流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
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为甲流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包括:
1、持续高热3天以上。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青紫。

4、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医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区分
1、从流行季节区分
甲型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温带的秋季冬季发病率较高。

普通感冒:多发于秋季末期和冬春季节,特别是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

2、从传染性区分
甲型流感: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普通感冒:以散发为主,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较容易发病。

以单个病人出现,传染率低于10%。

不会引起大流行。

3、从临床症状区分
甲型流感: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普通感冒: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发热较低,但呼吸道症状明显,常以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之后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4、从愈后效果区分
甲型流感:儿童、老人、身体衰弱的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为0.51%,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感冒:一般来说,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因感冒而危及生命。

5、从免疫力区分
患甲型H1N1流感后,比患普通感冒后产生的免疫力强,感染治愈后可维持2~4年,普通感冒后获得的免疫力较弱,因此,一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反复患普通感冒。

甲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首先,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

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

甲流治疗
1、一般治疗:医生给得了甲流的患者的建议是要多休息,多饮水,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2、抗病毒治疗: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预防甲流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肉食要煮熟。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

8、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病区管理
1、做好“甲流”患者的隔离工作。

单间同类隔离收治,使用红色隔离牌,明显标志提醒。

2、禁止“甲流”患者窜走病房,防止“甲流”病毒传染给手术、血液病、肿瘤放化疗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3、病房每天消毒,开窗通风,紫外线灯照射1次/日,每次45min。

4、出入病房的医务人员要严格做好手卫生。

病房及病区走廊要配备充足的手卫生用品。

5、严格限制探视人员,禁止探视人员进入“甲流”患者病室。

6、各科室职业安全防护箱内的手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做到有备无患。

7、建议各病区做好节前终末消毒工作。

感染控制科
二〇一六年二月四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