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一一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种?
[学生]: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阅读]:P110第一段
[讲解]:这副古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说明了什么?我国古代一些书法、画家用墨,墨是由碳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
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什么呢?
[学生]: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
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
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
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一一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板书]:1、碳的可燃性C+QCQ (氧气充足)
[思考]:视频上出现的中毒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种气体又
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CO
[板书]2C+O2丄二2CO (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这两个反应体现了碳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可燃性[板书]可燃性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
例如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学生]:是氧化反应。
即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通过这两个方程式看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
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
[板书]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一一还原性
[演示实验]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 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
序及装配要点等。
2. 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
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3. 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
化。
4. 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学生]:反应中看到试管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物质,说明CuO变成了Cu。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2生成。
[板书]:书写化学方程式:2CuO+C型=2Cu+CO2 f
[提问]:在反应中,碳与CuO中的氧结合变成C02。
这是什么反应?[学生]:氧化反应。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讲解]: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
因此,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
有还原性。
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
性。
[讲解]:可以看出,反应中如果存在得氧则必定存在失氧,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存在。
我们称整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
应。
即在反应物中,物质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
原性;物质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练习]:现代钢铁用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铁。
即C +Fe2°3亘鱼
工业上运用碳与二氧化碳来制造煤气CO。
[学生上台]CO2+C宜壘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不活泼。
②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
[布置作业]:P112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