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新塘小学李华方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
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辩论,辩题是“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习作编排有两项教学内容,一是自由作文,二是编一本自己的习作选。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二是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20个成语。
“成语故事”讲述了“舍本逐末”的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2、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传记及其他科普作品。
教材特点和教学建议一、科学的精神:从人物形象中具体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刚毅、顽强、执著、热忱。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无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的一位医生──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不迷信书本和权威。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二年级《爱迪生救妈妈》爱迪生──善于动脑、急中生智。
四年级《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
二、用事实说理,在细读事例中体会文本内涵《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初读课文,概括事例: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细读事例,体会精神:比较三个事例,说说自己的发现?(精神,写法……)3、拓展延伸,运用事例:⑴在科学史上,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⑵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三、口语交际,习作口语交际: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习作:自由表达(编个人作文集,辩论稿,科幻童话等)在师生互动中交际,在自由表达中练写:1、谈话导入,引入辩题: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2、自选观点,分组准备:正方:⑴汽车等交通更方便。
⑵电话等通讯更方便。
⑶因特网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反方:⑴尾气排放污染环境。
⑵电视等娱乐使人交流越来越少。
⑶网络的出现使一些人可乘之机。
3、展开辩论,畅所欲言:双方以简短语言陈述观点,注意礼貌用语。
4、评议总结,提高认识: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发展观。
四、编个人作文集1、收集个人作文。
2、整理个人作文排列次序,写目录:内容或时间。
3、编写编者的话。
4、装订成册取名。
5、加个插图美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新塘小学李华方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这次综合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分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
在每一板块中,分别提出活动建议,并提供若干阅读材料。
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为母校做点事,写倡议书、建议书,互留赠言,并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成长足迹”板块,可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5课时加课外时间)(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作文上的红双圈》这五篇文章,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哪些品格?阅读《忘不了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
然后让学生推荐介绍有关老师的文章进行主题阅读(1-2课时)(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
(1课时)(3)在班里开展一次“我的成长故事”的主题班会(1课时加课外时间)(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
(课外时间)“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3课时)(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
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
(1课时)(2)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或者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写封信(1~2课时加课外时间)教材简要分析: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阅读这些文章,要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
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
让学生在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
综合性学习课依依惜别案例:一、围绕主题, 梳理积累1. 同学们, 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挥手说再见了。
说到分别, 你们会想到哪些词语呢?( 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牵肠挂肚、日思夜想、思念……)2. “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后的思念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你们能记起多少关于离别关于思念的古诗词?诵读赠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诵读思念诗──—《静夜思》《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多媒体出示这些古诗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诵, 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3.请写下每首诗中你认为最打动人心的诗句。
二、温情回忆, 共叙往事1. 和好朋友共同回忆在一起时快乐、苦恼、尴尬、有趣、难忘……的往事, 写写你觉得值得留在记忆中的故事。
2. 以《听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为主题, 举办故事会, 评选故事大王; 根据故事内容评选最感人故事、最幽默故事、最难忘故事、最有趣故事、最伤心故事、最吸引人的故事等。
三、临别赠言, 共勉互励伴着歌曲《我不想说再见》) 母校的生活就要结束了, 让我们敞开最真挚的情怀, 把最美好的话语和最漂亮的字迹留给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 留给亲爱的老师, 留给哺育我们的母校。
1. 给每个同学留言: 一句格言, 一个警句, 一句诗歌, 一段心里话。
2.给最喜欢的老师写心里话。
3. 给校长写一封书信, 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感谢之情或美好祝愿, 或是对学校的建议等。
四、美好畅想, 相约明天以《十年之后再相聚》为题, 想象那时的情景, 写出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在“依依惜别”这个主题下, 引领学生重新温习积累的词语、句子、诗篇, 调动起学生回忆、交流、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组织语文活动, 并在活动中进行评价。
“古诗词背诵”的使用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
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默写上。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课外古诗的背诵,而很多孩子在前五年中已经形成了背古诗的好习惯,这十首中前六首大多数孩子都能背诵,因此老师们开学之初就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背诵后面四首和其它的。
适宜时间再安排专题性学习课如“古诗词赏析课”“古诗诵读过关课”“分类复习古诗词”擂台赛等。
附:分类复习古诗词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联想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联想到:风(解落三秋叶)李峤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写景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联想到: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用这样的方法把孩子头脑中零散的珠子串起来,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背诵相关的古诗,同学间相互启迪,轻松愉悦中温习了很多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