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pH的变化图像】专题解析(1)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pH的变化图像】专题解析(1)

一、中考初中化学pH的变化图像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饱和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稀释等质量的30%的H2SO4溶液和10%的H2SO4溶液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硫酸加水稀释仍显酸性,pH小于7,不会等于7,且10%的稀硫酸的pH要比30%的稀硫酸的pH大,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ZnSO4+ H2↑,Fe + H2SO4= FeSO4+ H2↑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铁大于锌,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可知,每56份铁参与反应时,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小,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时不再改变,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某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不会变为零,图像不符,故A 错。

B、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质量分数不变是一条水平线,图像不符,故B错。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pH由小于7变为大于7,C正确。

D、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生成氧气质量相同,图像不符,故D错。

故选:C 。

3.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A . 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C . 向 HCl 和 Na 2SO 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D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2CuO +C2160128806Cu +4CO 高温,故相符; B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则pH 会减小图象下降,但不会降到7以下,故相符;C、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不相符;D、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原温度,故相符。

故选C。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A.向碱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碱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饱和前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一定量 AgNO3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像应该是呈一条水平直线,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最后为一定值,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

铁过量时,得固体为铁、银、铜,所得滤液所含溶质只为生成的Fe(NO3)2,加铁粉为0的时候,溶质只有AgNO3和Cu(NO3)2两种,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至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6.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A.将饱和石灰水升温B.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C.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D.向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减小,选项A错误;B、锌与盐酸反应时氢气是从零点开始的,选项B错误;C、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选项C错误;D、浓碱溶液的pH值要比稀碱溶液的高,由于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以消耗氢氧化钾的质量相同,但由于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pH值变化有差异,选项D正确。

故选D。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是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B.②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放入到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则金属有剩余,酸完全被消耗。

则金属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由于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而又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与硫酸反应速率比较快,反应时间短。

A正确;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由于氢氧化钠逐渐被消耗,则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则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变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当继续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过量,则溶液的pH 小于7,但是最终的溶液pH不会到达3,更不会小于3。

B错误;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所以应该一开始就产生沉淀。

C错误;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氧气,最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与是否添加催化剂无关。

因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错误。

故选A。

8.下列图象中有关的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 B C D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为mg时,pH<7,所得溶液显酸性,该选项错误;B、向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金属,甲、乙能和稀盐酸反应,丙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则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丙的强,该选项正确;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加入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错误;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a、b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仍然是饱和溶液,该选项错误。

故选:B。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等质量块状、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当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并且是由大于7逐渐趋近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因为碳酸钙中也含有钙元素,反应前钙元素质量分数不能是0,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需要的反应时间短,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继续溶解,溶质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待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不再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C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 <7,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 逐渐增大至大于7,不符合题意;D 、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22Mg+2HCl=MgCl +H ↑,22Fe+2HCl=FeCl +H ↑,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故最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1.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 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