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壤肥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
包括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
土壤学主要讲解土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肥料学主要讲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主要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化学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化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施用方法。
另外也介绍有机物料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与土壤和肥料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生产,提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准备、操作能力,总结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
使学生基本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同时动手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72学时
(四)课程学分
4个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评价方法
知识部分:根据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考试等的正确程度进行评价。
技能部分: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态度,平时观察记载情况,科学实验等的熟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条件
需要多媒体教室进行课程讲解,有配套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还需要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参观实习。
4.教材编选
[1]土壤肥料学(农学类专业用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2]土壤肥料学(北方本下册),河北省昌黎农业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