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高中地理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清远市清新区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地理教研组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构建校本地理教研制度,为促进校本地理教研的有序、有效开展并产生实际教研效益,提供必要的制度规范和保障。

二、校本培训目标
针对性地解决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同时构建民主、开放、高效的地理教研工作机制,调动全体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将地理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引导广大地理教师形成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学习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研活动。

在学期之初,结合学校实际、学科教学现状、教师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确立1~2个有助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教研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系列集体教研活动。

每次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准备活动提纲和资料,通过教师的集体交流研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解决地理学科教学实际问题。

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推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发挥各年级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了“各人构思→集中交流→分小组(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制成课件)”的集体备课制度,然后由一人主“教”,教研组集体听课,听课后针对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3、“样板课”
学期选择1--2节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研究。

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教研组集体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教学实施、学生反应进行比较研讨,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

4、听课评课制度按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明确听课的节数、记录的要求、评课的要求等,充分发挥其管理、研究、诊断及评估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5、公开课展示制度明确展示的内容、对象、时间、要求等,促使活动的经常性开展,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要求3年内青年教师每学期开展1~2次研讨课或汇报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专题讲座或观摩课、示范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6、教师帮带制度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指导
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要求每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指导1~2位年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力争实现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站稳、五年创优”的目标。

四、校本培训安排表
教研组长:韦纪斌2013年9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