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语文学习总结
升入初三,同学们怀着期待与梦想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想必此时初三的学生在期
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我们眼前的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怎样已
步入初三就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最后的一年里找到行之有效的
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此把我过去几年里的教学心得加
以总结,希望对初三的考生有用。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对初中所学的知识点(这里主要指的是中考的必考点)进行梳理,做到心
中有数。
例如:基础知识九大考点、名著阅读三本书、综合性学习三类题、阅读三大
文体、作文常考三类等。
第二轮,是对你的知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因为近两年语
文的考查越来越侧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出题形式也侧重于知识点间的交叉,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知识点存在漏洞会影响到整道题的准确性,甚至影响到整体的
成绩。
第三轮,是重难点突破,冲刺满分。
观察历年的中考成绩我们会发现有几个版块
的知识在考试中是容易实现零失分的,换句话说就是得满分。
比如:基础知识、名句
默写、名著阅读、说明文、议论文等。
而这些版块里又有某些考点是中考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轮复习的时候把这样的知识点对应的考题完全弄懂做会。
例如:
说明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题等。
制定计划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在实施计划中找对方法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
在此给予几点学习方法的建议: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处的己指的是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知识水平;这里
的彼指的是中考的考情趋势、考纲变化以及中考的必考点、出题形式,只有明确这些
才会有针对性的去备考,避免时间的浪费。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积累记忆的过程,更多的是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在做题时注意归纳总结、找寻规律,把题目分类。
找到一类题
的解题方法、答题规律,势必会提高效率取得好成绩。
例如:基础知识里的文学常识
选项,要求选作者是同一朝代的一项,一定选的是唐朝或宋朝的。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取得好成绩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但决不是要考生实行题海战术,这样做不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出现厌烦情绪最终失去对
语文的兴趣,丧失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语文学习讲的是源头活水,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多总结、多思考辅以适当的练习,以必胜的信念迎接中考的到来。
良策1慎重选择,扬长避短,作文题为二选一,根据自己的写作优势,扬长避短。
如:擅长写记叙文或叙事散文的考生,可选择命题作文来写;擅长写各种文体,并有能力拟出精妙文章题目者,可选择话题作文来写。
提醒注意遵照要求,文体必须规范,
不要将两个文题混合一块写,造成文题混淆,中心混乱,更不要文体杂糅,写出四不
像的病文。
良策2准确审题,巧妙迁移考前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作文储备,而考场上写作文
的时间有限,就应该运用自己的备考作文进行迁移。
作文迁移必须在准确审题的基础
上进行。
既要审准题目或话题,还要分析所给的材料提示及要求。
读写结合题的写作,更应准确细致地审题,按照题干的指向及要求,规范写作。
已准备好的材料,可酌情
恰当的使用。
写作迁移时,要做到三对准和四调整,即对准题目或话题、对准要求、
对准角度;调整首尾扣题、调整角度切题、调整详略突出中心、调整美化语言彰显新意。
提醒注意切不可抄袭照搬现成的佳作,更不要改写阅读语段,文不对题、跑题、偏离
题意,都会使作文失分惨重,导致总成绩的下降。
良策3大题小做,小题大做考场作文题目,千变万化,但写作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若题目所涵盖的范围广,可大题小做,如二模作文(1)岁月留痕岁月看似很广的一个范围,但可以将其具体缩小为成长的一段历程来写;若题目所指的范围很具体,可小题大做,如写家这一话题作文时,可写自己家,更可以写集体、国家,使主题升华;若题目具有比喻等寓意,可采取化虚为实、虚实结合的写作策略,如一模作文(1)给自己一缕阳光阳光并非实指自然界的阳光,可以引申为温暖希望勇气力量等,用具体的生活中
经历的实事,来写出自己真情实感,写作中,可巧用阳光环境描写烘托,虚实结合,
有巧妙切题。
提醒注意切不可偏重主题的深化,空洞说理,更不要不顾文题或话题的
寓意的方向,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良策4精心书写,文质兼美作文得高分,书写是关键。
考试时,如何准确把握、
科学合理运用时间,历经两次模拟考试和多次综合演练,每位考生自己已心中有数。
今年现代文阅读虽然有两个语段,但实际题目的数量并没有增加,没必要着急快写。
在时间够用的情况下,写作时可首尾打底稿、中间列提纲,书写要稳,尽力写好每一个字,格式、标点符号要正确,竭尽全力使自己的作文内容、表达、书写均达到优秀的标准。
提醒注意写作文切不可图快,若书写潦草,字迹难辨,势必丢分。
只有精心书写,文面、文质兼美的作文,才能稳操胜券,让中考语文成绩有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