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 25《扁鹊见蔡桓公》复习课件 语文版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 25《扁鹊见蔡桓公》复习课件 语文版
1. 词语解释
(1)立有间有
间:一会儿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好:喜欢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3)居十日
居:止,停
(4)不治将益深
益[F]:更加
(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回转,掉转,通“旋”
(6)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于是
(7)汤熨之所及也
汤:用热水敷治
熨:用药热敷
(8)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二十五、扁鹊见蔡桓公
知识梳理
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 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 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 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
针石:古代针灸用的石针,这里是用针石针灸
(9)在肠பைடு நூலகம்,火齐之所及也 齐:调配,调剂
(10)司命之所属
属:隶属,管辖
(11)臣是以无请也
请:询问
(12)使人索扁鹊
索[F]:寻找
2.句子翻译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转头就跑。 3.文意理解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蔡桓公对待扁鹊的态 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蔡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谕 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一见桓公,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 公的态度是说“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二见桓公,扁鹊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 公的态度是“不应”“又不悦”。
三见桓公,扁鹊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 公的态度是“又不应”“又不悦”。四见桓公,“扁 鹊望桓侯而还走”,桓公的态度是“故使人问之”, 结果被告之:“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 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秦矣”。桓侯临死急索扁鹊,但已无济于 事。这样变化的原因是蔡桓公固执、刚愎自用,一而 再、再而三地讳疾忌医,导致病情越发严重,到了不 可救药的地步,并最终不治而亡。
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 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 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 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 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 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