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目录
一、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图集
二、设计基本要求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国家标准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在全国范
围内正在逐步广泛应用,相应的国标图集、行
业标准、各地的地方标准图集也都纷纷编制与
出版。
装配式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基本要求。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确认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
项工程、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等规定。
一、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历经11年编制
过程也是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缩影。
1.设计概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强调等同现浇混凝土,计算
简图与现浇混凝土基本相同。
2.强调预制与现浇相结合,更注重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
3.全部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板。
4.水平缝中受力钢筋的竖向连接主要依靠灌浆套筒。
5.垂直缝中的水平钢筋的连接在采用销键和钢筋锚环的同时,
根据抗震规范增加边缘构件的要求。
6.接缝的界面为光滑面增加抗剪粗糙面的要求。
7.楼板采用主要推荐采用带有桁架钢筋的叠合楼板。
一、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
二、设计基本要求-国内主要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节点湿式连接
受力体系:叠合板、剪力墙
适用于小尺度空间的多样性组合
的住宅建筑
现浇连接段:将预制墙板与现浇
剪力墙连接为整体;
水平现浇带/圈梁:将剪力墙与
屋盖连接为整体
钢筋套筒连接:使竖向钢筋连续
钢筋搭接连接:使水平钢筋连续
二、设计基本要求-国内主要结构体系
预制混凝土框架:预制叠合
构件或预制构件组成。
结构
传力路径明确、装配效率高、
现浇湿作业少。
试验结果表明装配整体式混
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
震性能,破化模式和顺序与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相
同。
二、设计基本要求-国内主要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
墙现浇、框架预制。
按照国家抗震和高层建
筑规范的要求,高层建
筑以剪力墙和框架剪力
墙结构为主,框架结构
的使用受到限制。
国内:壳单元(墙单元)
国外:线单元
二、设计基本要求-国内主要结构体系
外挂墙板是自承重构件,不考虑分担主体结构
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其只承受作用于本身的
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以及施工
阶段的荷载。
外挂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多用于
框架结构、钢结构和内浇外挂体系,它在装配
式建筑中属于一个子系统,其结构连接种类繁
多。
根据外挂墙板在框架结构上的支承情况,
可分为点支承和线支承两类。
点支撑按装配工
艺分类属于“干做法”,点支撑构造缝多,抗
震性能好,应用于框架结构体系较好;线支撑
按装配工艺分类属于“湿作业”,线支撑物理
性能好,用于内浇外挂体系。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当预制剪力墙构
件底部承担的总
剪力大于该层总
剪力的80%时,
最大适用高度应
取表6.1.1中括号
内的数值。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6.1.5 装配式结构的平面布置宜符合
下列规定:
1 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
质量、刚度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
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6.1.5);
3 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大、
宽度b不宜过小(图6.1.5);
4 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
面布置。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等同现浇混凝土的概念:
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完全等同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延性。
关键在节点构造处理:湿式连接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其连接方式是通过连接件将相邻构件的受力纵筋相连,在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灌浆结合,为等同现浇混凝土形式。
干式连接用于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连接方式是在连接区通过焊接、螺栓、搁置连接,不需要现浇混凝土,为非等同现浇混凝土形式。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装配结构分析与内力调整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节点
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
宜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
艺等要求选用机械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
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
接连接等连接方式,并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2 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3 框架结构首层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顶层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抗震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区是在抗震墙底部一定高度范围内,适当提高承载力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大量结构试验及震害证明弯曲型和弯剪型结构的抗震墙其塑性铰一般出现在剪力墙底部 。
为避免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墙肢发生剪切破坏并提高整个结构的抗震性 能.将塑性铰及其以上的一定高度范围作为加强区.在加强区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强措施。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图计-设计图纸包含内容
1.结构平面图
2.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 现浇构件(现浇梁、板、柱及墙等详图)
(2)预制构件应绘出:1)构件模板图2)构件配筋
图
3)需作补充说明的内容
3.混凝土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1)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绘制节点构造详图
(2)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节点 (3) 需补充说明的内容
4.其他图纸 (1)楼梯图 (2)预埋件(3)特种结构和构
筑物
二、设计基本要求-一般规定
预制混凝土构件加工图设计-设计图纸
包含内容
1. 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
2. 预制构件装配立面图
3. 模板图
4. 配筋图
5 .通用详图:预埋件图、通用索引图
6. 其他图纸
7. 计算书
1)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存储、吊装和安装定位、连接施工等阶段的施工
验算;2)固定连接的预埋件与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用预埋件在最不利工况下
的施工验算;3)夹心保温墙板拉接件的施工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的验算。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装配式建设现状
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综合系统,重视的是从设计段直到施工段乃至
运维的全链条全维度的一个体系,同时每个环节中,精细化、协
同化显得至为重要。
而为了更好的解决精细化、协同化和信息化,
装配式结合BIM手段,是实施装配式的必然解决方案。
通过BIM
信息化技术搭建住宅产业化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各
个环节中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平台支持,以
“信息化”促进“产业化”。
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和质量责任可追
溯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BIM专业协同
BIM适应装配式的设计要求,
解决在BIM平台下实现预制构
件库的建立、三维拆分与预拼
装、装配式结构计算、构件验
算、碰撞检查、构件详图、材
料统计、BIM数据直接接力到
生产加工设备等现实问题。
简
化了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提
高设计效率,减小设计错误,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设计流程
转化建模
配色图例
构件归类属性生成计算表格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深化流程
板布置附属构件布置板切角、倒角、镜像等调整
板一键编号板一键出图联动生成各类报表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平面三维交互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内置规范计算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项目级成果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料表统计
三、基于BIM技术的设计理念-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