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网络法律知识竞赛一、判断题1、社区服刑人员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 , 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参考答案: A)A对B错2、人民法院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 , 应当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参考答案: B)A对B错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参考答案:A)A对B错4、六十一岁的社区服刑人员周某以年纪大、行动不便为由,向司法所提出免除社区服务,司法所批准。
(参考答案: A)A对B错5、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矫正期限、入矫时间、风险等级、悔罪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实行严管、普管两类管理。
不同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监管矫正措施。
(参考答案: B)A对B错6、社区矫正居住地管辖存在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参考答案: A)A对B错7、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宣告也应当公开进行 , 但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参考答案: B)A对B错8、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 , 社区服刑人员确需进入的 , 应当提前七个工作日经司法所批准。
(参考答案: B)A对B错9、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可以提前适用于社区服刑人员。
(参考答案:A)A对B错10、公安机关、监狱拟向人民法院提请假释前,应当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
(参考答案: A)A对B错11、正在适用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不得变更居住地。
(参考答案:A)A对B错12、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时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脱管之日起计算,脱管期间不计入矫正期限。
(参考答案: A)A对B错1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 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参考答案: A)A对B错14、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刑期届满的 , 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参考答案: B)A对B错15、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应当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签发。
(参考答案: A)A对B错二、单选题1、《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负责执行。
(参考答案: D)A基层法庭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D社区矫正机构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参考答案:C)A 2010B 2011C 2012D 20133、下列罪犯不适用社区矫正的是()(参考答案:A)A被监视居住的B被宣告缓刑的C被裁定假释的D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不包括()(参考答案:B)A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B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C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D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5、下面不属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履行的社区矫正职责的是()(参考答案: A)A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措施B开展集中教育、心理矫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帮扶措施C组织追查或者查找脱、漏管的社区服刑人员D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6、《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参考答案: C)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司法行政机关D人民法院7、《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参考答案: B)A司法行政机关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人民检察院8、《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参考答案: B)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9、《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由()承担。
(参考答案:D)A基层法庭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D司法所10、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
(参考答案:C)A村、社B镇、乡C市、县(旗)D省11、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 ()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参考答案: A)A每三个月B每四个月C每六个月D不定期12、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 , 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区、县域 ,在()以内的 , 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上述期限的 , 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参考答案: C)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日13、社区服刑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 应当提前()提出书面申请, 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参考答案: D)A 七日B 十日C 十五日D 一个月14、对前来报到的社区服刑人员不属于本县(区、市)管辖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明确告知其与()联系,并及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
(参考答案: D)A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B居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C居住地司法所D社区矫正决定机关15、适用严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周书面报告一次(参考答案:B)A一B两C三D四16、社区矫正执行档案不包括()(参考答案:D)A社区矫正告知书B适用社区矫正前调查评估的委托、指定及意见材料C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D矫正方案17、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参考答案:B)A及时给予处罚B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C及时向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D严格监管,加强教育18、下列选项中,()不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参考答案:D)A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D 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19、()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适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
(参考答案: A)A犯罪B立案C判决D矫正宣告20、调查评估工作时限为()个工作日,自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委托机关的委托调查评估函之日起连续计算。
案情复杂、情况特殊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调查时限可以延长()个工作日。
(参考答案: A)A十;三B十;五C七;三D七;五2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行政拘留、决定劳动教养(强制隔离戒毒)或者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应当在()通知社区矫正执行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参考答案: D)A七个工作日内B三个工作日内C五个工作日内D二十四小时以内22、下面关于调查评估的说法有误的是()(参考答案:D)A委托机关在委托调查评估前,应当按照细则中有关核实居住地的规定,事先核实被告人、罪犯的居住地及联系方式B委托机关发出委托调查评估函时应随附核实居住地的相关证明材料及经办人员的联系方式C对适用快速办理机制的轻微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在作出起诉决定时,对未予羁押或可能判处非监禁刑的被告人应当同时开展委托调查评估D 委托机关对调查评估意见的采信情况,可以不必告知接受委托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23、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 , 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小时。
(参考答案: B)A四B八C十六D三十二24、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 修复社会关系 , 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小时。
(参考答案: C)A二B四C八D十六25、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 , 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宣告由()工作人员主持 , 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参考答案: A)A司法所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D基层法庭26、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参考答案: D)A基层法庭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D司法行政机关27、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 ,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 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 , 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 并通知居住地县级()。
(参考答案:D)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28、下列哪项规定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 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参考答案: A)A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相同的社区矫正B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 , 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C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 , 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D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29、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参考答案: C)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区、县域 , 经警告拒不改正 , 或者拒不报告行踪 , 脱离监管的B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 仍不改正的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一次警告 , 仍不改正的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 经警告拒不改正的30、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建立() , 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 , 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参考答案: B)A社区矫正工作档案B社区矫正执行档案C社区矫正文件档案D社区矫正人员档案31、核实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时,连续居住时间以()为准。
(参考答案:D)A当地公安机关发放的《暂住证》时间B当地公安机关发放的《居住证》、《暂住证》时间C当地公安机关发放的《暂住证》时间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提供的证明材料D 当地公安机关发放的《居住证》、《暂住证》时间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提供的证明材料32、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参考答案: B)A七日B十日C二十日D一个月33、下面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A管理类别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不得一次调整二个等级B社区服刑人员书面报告应当由本人书写并签名送至司法所C社区服刑人员口头报告应当在司法所进行D社区服刑人员以口头、电话形式报告的,司法所应当记录在案34、下面关于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变更的说法有误的是()(参考答案:C)A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就业、就学等原因,发生居所变动的,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可以变更居住地B社区服刑人员原则上一年只能变更居住地一次C社区服刑人员变更居住地的,从到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之日起从严调整一级管理类别D 社区服刑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35、在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社区矫正后三十日内,应当将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分别装订成册,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统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