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介绍PPT山西运城
特色美食
绛州火锅 生炒米 醪糟 臊子面 猪卷子 羊杂烂 锅盔
仅仅就在我们老校区的后面
钟楼
北宋乾德元年963所建内悬万斤巨钟钟声清脆、悦耳、 宏亮,夜静可声闻数十里。
主 构创
要 。建
乐 楼
场 城年 所 内代 , 过不
上 年详 下 过, 层 节现
同 戏为 时 曲明 唱 活代 戏 动遗
鼓楼
据碑记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 代遗构。
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盐湖区
盐湖区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中游秦、晋、豫三省交接地带, 运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三国名将、武圣关公的 故里。
旅游景点
盐湖 舜帝陵 九龙简介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盆地。新绛旧称绛州,辛亥革命后废除州治改称新 绛。
有句话说:“十年文明看深圳,百年
运 文明看上海,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 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
城 走进运城,品天下盛宴
走进运城,览万千景点
运城简介
运城,因“盐运之城”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 的故乡,属于晋南地区,是山西的南大门,古称河东。
运城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 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 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运城下辖2区2市10县、133 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总人口519.46万。
闻喜“卫嫂 馍”参加上海 世博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伟大诗人王之涣,李益等都在此留下了伟大诗 篇!!!
寺 中 的 同 心 锁
这里是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源地,寺内有座方 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名莺莺塔。记录着崔莺莺和张生 的爱情故事!
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展出的黄河
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楼并 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 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州大堂始创于唐,现大堂内仍有4块大型石质 覆盆式莲花柱础可以炫耀唐代的辉煌。这里一直是 州府衙门的正堂,正堂前有一块已碎裂成多块的 “鱼儿跪堂石”
的期 了 仓间两 据 库,根 说 。这金 这 历个条 个 史地盖 教 悠方的 堂 久是。 是 。作在 清
名闻遐迩的唐代“碧落碑”,小 篆俊秀,书写特异,笔法工整,布 局严峻,后人难以认读,为我国书 法史上的珍品
东西天池
古城原为“卧牛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 南为嘴背为臀,东西天池为牛眼,角塔为牛犄 角,唯一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左右62条巷为牛 肋,宝塔为牛尾。今东天池改造为供游人钓鱼 划船娱乐之地。原西天池在城市建设中填埋。
为抗 末 县战 一 里、 个 储解 荷 存放 兰 粮战 人 食争 花
据碑文记载该塔始建于唐代,塔呈八面十 三层,高42.4米,全部用磨光的青砖砌制。 塔身各檐下的椽、柱、斗拱,均为仿木结构
令人感到神奇和迷惑的是,该塔曾多次"冒烟"据《重修 新绛龙兴寺碑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冒 烟,佥为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这年大旱。之后 1937年、1971年、1976年等时间老人传说也亦冒过"烟"。 最近一次是1993年8月份,塔顶"冒烟",观者有万余人,连 冒七天。其原因至今仍为一个谜团,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 发展,定能解开此谜。
大铁牛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无价之宝。铁 牛、铁人铸造于唐朝开元12年,即公元 724年,唐玄宗下令建蒲津桥,铁牛下面 “熔铁为山”,使铁牛、铁人、铁山成一 体,成为桥的“固地锚”,再用铁索连接 两岸,铺设木板,建成了沟通山西、陕西 的铁索桥。铸造浮桥共用去铁160余万斤, 这在唐代是一座非常浩大的工程,我国桥 梁专家唐寰澄说:“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对 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
文庙
文庙,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 四府街。 绛帖》为北宋潘师旦摹刻,因刻于绛州,故名。 《绛帖》是与《淳化阁帖》齐名的三大名帖之一, 为书法瑰宝。该帖刻于1049--1063年(宋皇祐、嘉祐 年间),
绛帖选帖范围是以《淳化阁帖》为基础,所收佳 帖有李斯、诸葛亮、王羲之、王献之、卫夫人、张 旭、怀素、李白、颜真卿等人的名作
游客开放。
位于闻喜县县城内东北角。重建于宋咸平四年(!O01),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倾坏。 明弘治四年(1491)重建。占地面积38亩,座北向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泮 池、戟门.
百态的闻喜花馍,始终和民俗文化紧
在一起。它广泛用于节日、婚嫁、寿 葬、上梁、乔迁等诸多民俗风情,祭 贺活动
运城是山西省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桥头堡,是“中 原经济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和“黄河金三角”三个国家级经济区叠加的地级 市。在2006年度“CCTV中国十佳魅力城市”评选活动中, 运城市荣登榜首。
运城
• 春秋战国时为古曲沃地,秦为左邑,属河东郡。西汉元鼎六年(公 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巡幸河南,路经河东左邑桐乡,闻平南越大 捷,进改桐乡为闻喜。历代县城虽有变迁,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生炒面——是新绛当地的地方风味小吃,制法类似焖面,但又不同于焖面。生炒面油大而不腻口,面润而 不干硬,做工精细,别具风味,真正的清香利口。
莲菜——新绛县三林镇一带的莲菜种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去泥洁白,藕节粗长,剖开洞眼均匀,且比其他地 方的莲菜多一个孔眼。。《河东民歌》有“新绛莲菜打路(销路)宽”之说。
闻喜是我省闻名海内外的宰相之乡,从古至今文人辈出,文化氛围 浓厚。
闻 喜 西 湖
美丽的西湖夜景
西湖周边风光
西
湖 广
西
场 上
湖
的广
场
上
的
董
父
凉爽的西湖长廊
董泽湖正在成为经济调整中的特种经济旅游区
即喜县礼元镇裴 柏村,距县城25公 里。它以历史上声 名显赫的裴氏家族 的人文历史资源和 新建的一系列景观, 于1995年农历三月 三,正式向海内外
1993年,经山西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新绛成 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在此基础上,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局(90)建规字第378号 文件要求,新绛又被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新绛被批准为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
旅游景点
绛州三楼 绛州大堂 哥特式天主教堂 唐代宝塔 东西天池 绛守 居园池 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