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试卷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A、负责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B、法定代表人
C、主要负责人
D、现场工长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
B、公司/厂、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总包单位、分包单位
D、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3、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规进行安全培训、违规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违规消减安全技措经费
D.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4、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D、安全生产责任
5、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
A、马上报告有关部门
B、找有关人员协商
C、立即制止
D、通知项目负责人
6、《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
A.安全资格
B.安全技能
C.管理能力
D.生产组织能力
7、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既相对独立,叉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
“五要素”包括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和( )。
A.安全文化B.安全教育C.安全管理 D.安全评价
8、《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数额和比例未作具体规定,但最低要求是必须保证( )。
A.安全宣传教育费用
B.职工防护用品费用
C.设备日常护理费用
D.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D.交通设施
10、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将有开关的电源关掉 C.大声呼叫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安全生产“五同时”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2、安全危害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不放过、整改措施不放过、有关责任人员不放过。
5、《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三不伤害”活动是指:对职工进行
的全员安全教育活动。
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处理、不能的,应当上报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8、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9、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明确企业各级负责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员工在生产中应负的的制度。
10、建筑行业职工简称“三宝”指的是。
三、问答题(20分)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0分)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10分)
一、1~10CBBACCADCB
二、
1、安全工作
2、人的不安全行为
3、安全设施
4、未处理;未落实;未受到教育
5、安全第一
6、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被伤害
7、检查、处理
8、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9、安全职责
10、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三、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七)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