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论希腊文化的特点

简论希腊文化的特点

简论希腊文化的特点摘要: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辉煌夺目的一颗明珠。

与同时代周边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相比,希腊人民以其独特的心灵性、向善性等为特点的文化脱颖而出,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源头。

希腊文明直至今日仍然存在着其独特的魅力,对现在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希腊特点斯巴达雅典正文:希腊文明诞生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在公元前三千年代至公元前一世纪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古希腊历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爱琴文化、早期希腊文化、古典希腊文化、晚期希腊文化这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就古希腊文化自身发展来看, 经历了由整化到分化由西方到东方, 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造就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文化格局, 而且也赋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的文化主题。

一.希腊时期特色的部落文化(斯巴达文化和雅典文化):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两个十分著名的城邦,他们的军事力量强大,各自建立军事同盟称霸希腊。

它们是典型的奴隶制城邦,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等的差异,斯巴达和雅典又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雅典人觉得斯巴达人粗俗,斯巴达人觉得雅典人没有用”这句话就很好地表现了两个城邦文化的差别。

首先是我们要谈的就是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城邦是个贵族政体,虽然它有国王,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城邦。

斯巴达人对战争有着别样的执着,这使得奴隶们常常被迫去打战,这也导致希洛人因受不了压迫而经常发动武装起义。

希洛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斯巴达居民,所以立法者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以培养军人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

斯巴达全民皆兵,他们的教育宗旨就是锻炼强壮的体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培养合格的军人。

同时,斯巴达人鄙视文化教育,认为青少年只要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要求公民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这就导致了斯巴达的青少年的培养得不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差。

同样。

因为斯巴达人十分轻视艺术、自然科学的教育,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

也没有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

斯巴达人崇尚武力和战争,鼓励公民们去战斗,一切以实用性为主。

雅典也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城邦,它的阶级关系比起斯巴达要复杂得多。

奴隶主与奴隶长期进行着殊死搏斗,农业贵族与商业奴隶主争权夺利的争斗,也相当激烈,这正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得以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

这种政治上的争夺与斗争,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和联系。

雅典的教育,是繁荣的雅典文化、科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雅典实施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教育注重国家意志的同时又注重公民的内在需要,其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了整个雅典教育过程,身心的和谐发展是雅典人理解的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雅典十分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讲究体力与脑力的和谐;讲究优雅:鄙视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

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生活以及它和各个国家的频繁的交往,使雅典人见多识广,善于吸收别国经验,富于革新和创造精神。

如果把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的教育加以对比,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如学校教育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所控制,教育不与生产劳动直接相联系,以及把军事体育操练放在头等重要地位等等,都是特别明显的。

另一方面,更可以看出雅典教育所具有的特色,即实施体、智、美、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雅典教育最显著最突出的特征。

使得它在对整个希腊文化艺术乃至整个欧洲文明的贡献上远远超过了斯巴达。

二.希腊文化的特点:绚丽多彩的古希腊文化是其历史发展孕育了它的伟大。

而古希腊文化,又以它独有的风采和艺术魅力光辉了希腊的历史。

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留得芳香在人间。

概括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特点,希腊文化是一种来自于民族的自发文化。

希腊文化不同于官方文化,它是来自民间的一种自发的民族文化。

例如,在希腊雅典每年举办的“大酒神节”,就是由民间组织的。

悲剧会演,如果剧本写得好,在加上名人点评,那么一出悲剧就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绘画、雕刻的艺术也是如此,并非是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的产物,而是接近大自然,贴近人心的产物,每一处都体现了希腊人热爱自然,贴近自然的本色。

第二个特点,心灵性。

艺术分为两种,一种艺术是文字的,包括文学、小说,或者文章等等,这样的一些东西都是文字的。

还有一种东西是内在的,是代表内心的,而在其中起作用的就是精神化,心灵的精神化会产生一种很透彻的感动。

希腊的艺术品都是用心灵刻画出来的成果。

希腊人喜欢雕刻人物,在器皿上雕刻人,无论是什么艺术品,都是心灵的一种表达,表达了希腊人对自然的尊重。

总而言之,希腊的文化、希腊的艺术都有一种这样的特点,它的艺术品代表了一种内心的、心灵性的追求。

第三个特点,向善性。

希腊是一个很特别的民族,它鼓励人向善,追求理性的善,追求真善美,对艺术的很多门类都做了规定。

但是艺术的善和一般的善不一样,艺术的善是一种完善的意思。

从希腊人的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出,希腊的服饰十分简单,这表现出希腊人对自然美的一种看法,他们追求的是自然,无修饰的美。

第四个特点,唯美主义。

如果我们到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去参观,我们就会进入一个美的世界,无论是雕塑品,还是小的雕像,大的石像、神像等等,都是十分美的。

希腊人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却存在着那么多艺术品,这就证明艺术品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必需品。

第五个特点,神秘性和悬念。

造成悬念的原因是艺术品在人们心灵中的驻留时间——永久保存。

这是由希腊文化的新鲜、鲜活、感性、集中所造成的。

希腊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心灵驻留时间的变化,这就慢慢变成了一种悬念,给人神秘感。

产生悬念的原因有很多,好到极致,充满神秘性,自由度,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新的感受等等。

三.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1)希腊宗教神话文化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是密不可分的,希腊的神灵信仰组成了神话传说的思想基础,而神话传说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宗教,神话是宗教的核心。

首先,古希腊宗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教会组织及神职人员,这种宗教的世俗性是希腊城邦理性主义的萌芽。

其次,“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希腊及以后的西方世界创作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题材。

(2)古希腊哲学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哲学派别的基础。

古希腊留给西方哲学的遗产就是西方哲学的本身,古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的自由意识、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现实基础。

首先在认识论方面,为希腊哲学发展迈出第一步的是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活跃在雅典城邦的一支哲学团体“智者学派”,他们持着“自然论”和“约定论”的观点。

其次古希腊的哲学家在“本体论”方面,做了不懈的探讨。

(3)古希腊的文学艺术成就对西方文化有着开创性的影响。

史诗和悲剧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两颗明珠,光耀夺目。

史诗方面就要说到《荷马史诗》了,它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从希腊古典时代起,《荷马史诗》就成为学生必读作品,至今仍是当代欧洲人学习文学时的必修一课。

除了史诗,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时期的悲剧。

最著名的是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称为“三大悲剧”。

(4)自然科学成就是西方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方面,泰勒斯证明了许多几何学命题,提出了“直径平分圆周”、“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等定理。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

天文学方面,泰勒斯曾正确地预言了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全食;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宇宙是球形的,其中心是“中心火”,各天体都围绕它运行。

欧克多斯则提出了“地球中心论”,并据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宇宙几何模型。

生物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著有《动物志》、《植物学》等著作,并按照从低级的无生命到高级的动物界的不同层次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这对后来的达尔文进化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医学方面,贡献最大的要数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他的医德规范被称为“希波克拉底誓词”,这一直影响到今天欧洲医学组织制定医德规范。

四.总结希腊文化正是以其人性与理性、民主与开放、自由与平等的精髓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着永恒的魅力。

古代作家对古希腊艺术品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整个古希腊文化,“这些作品特别是令人信服之处, 就在于它们虽属人工产品, 却具有永恒的生命, 它们的美丽和秀雅, 即使在完成的瞬间, 已像是千古不朽的杰作, 但它们的生动和新鲜, 甚至在今天看来, 仍仿佛刚刚出自艺术家的斧凿, 它们像是年年常春的神物, 能够摆脱岁月的折磨; 在它们的结构中似乎蕴藏着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精神! ”希腊文化就如同希腊艺术品一样,他的美永恒不朽,充满着神秘色彩,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1]刘凤灵.《对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思考》《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Article/CJFDTotal-SDWL200901096.htm[2] 尚烨.《古希腊文化特色分析》.阴山月刊/view/c71af80002020740be1e9b3f.html[3]古希腊.维基百科./wiki/古希腊[4]袁晓娟.《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2期/Article/CJFDTotal-DYHN200802060.ht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