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新时期xx 规范的特征( 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3)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定相结合。
(4)他xx与自xx相结合。
口诀:创新为本,倡导自律考点2:加强xx修养的必要性。
( 1)教育活动蕴含的道德属性要求从事该职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
( 2)教师劳动具有的社会性、集体性和长期性特点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 3)当代教育的网络化、全民化和终身化新理念的出现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 4)当前师德失范与沦丧现象的大量出现要求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口诀:xx失范+三性+三化考点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 1)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 2)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3)严格自我解剖。
( 4)自觉坚持慎独。
口诀:解毒与学习结合考点4: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基本内容。
1)坚定政治方向(2)自觉xx 守法。
(3)传播优秀文化。
(4)潜心教书育人。
(5)关心爱护学生。
(6)加强安全防范。
(7)坚持言行xx。
(8)秉持公平诚信。
(9)坚守廉洁自律。
(10)规范从教行为。
口诀: 2 教信雅,全心守律法,政治优秀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1)内容的继承性。
(2)意识的自觉性。
(3)行为的典范性。
(4)境界的高尚性。
(5)影响的深远性。
口诀:既生范,高自觉考点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xx。
(1)教师义务。
(2)教师良心。
(3)教师xx。
(4)教师诚信。
口诀:义公诚心考点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
(1)xx 性。
(2)自主性。
(3)实践性。
(4)持恒性。
口诀:自实内持考点8: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
(2)集体主义原则。
(3)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4)教书育人原则。
(5)乐教勤业原则。
(6)教育民主原则。
(7)人格示范原则。
(8)依法执教原则。
口诀:人民集体道民主,依法示范勤教书考点9: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口诀:素材全面不唯一考点10: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1)主张加强联系,谋求共同立场(2)征求意见和建议,谋求支持配合(3)尊重而不迁就,待人xx 平等(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提高父母威信(5)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方法和艺术口诀:建议联系家长不迁就观念考点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口诀:组织目的,调节计划考点2: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口诀:生理成熟,差异可塑考点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
口诀:学校环境遗传人考点4:人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均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口诀:个别顺序断(段)不可互补考点5: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①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选择。
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口诀:结数质考点6: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实现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新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4)教育优先发展。
口诀:劳动创新技术先发展考点7:教育的政治功能。
(1)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2)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4)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口诀:人才民主变革,促稳定考点8: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发展地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全体、全面、个性、创新、实践考点9: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口诀:学生自我观念增多考点10: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xx 之间的人际关系。
(2)尊师爱生,xx 之间的心理关系。
(3)心理相容,xx 之间的群体关系。
(4)教学相长,xx 之间的工作关系。
口诀:尊民教心考点11: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口诀:树立了解且尊重,主动交往有提高考点12:新课程确定的新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关注学生学习,要以过程为中心考点13:课外作业的布置的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要求。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适中。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定完成时间。
口诀:大纲难易提要求考点14: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口诀:教学调动学生思考问题考点15: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口诀:科学思想不断提高考点16: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组织严密。
(5)积极性高。
口诀:方内组积木(目)考点1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的规律。
(4)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结合的规律。
口诀:间教师能考点18:xx 过程的一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
口诀:思想活动长期培养知、情、意、行考点19:xx 救失原则的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3)利用后进生的优点克服其道德上的缺点。
口诀:自我分优点考点20: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施以教育。
(2)依据学生的个人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3)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口诀:针对年龄特征有的放矢考点2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口诀:目标核心建秩序,组织活动xx考点22: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设计师。
(3)班主任是优良班风的培育者。
(4)班主任是协调多方关系的艺术家。
口诀:引领设计师,培育艺术家考点23: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xx 原则。
(5)xxxx 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口诀:原(原则)来极(集)像(相)公主的身材考点2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进行操行评定。
(5)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6)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口诀:做主(组)进了协议班考点25: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1)坚定的教育信念。
(2)高尚的思想品德。
3)对学生炽热的爱(心)4)较强的组织能力(5)交往与合作能力。
(6)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7)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口诀:素素(素质)要求“品论信心,组合兴趣考点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并端正自己的体验。
(3)改变个体的认知。
(4)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口诀:保正变法考点2:xx 的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2)前运算阶段(2-7 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口诀:感前具形考点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
(1)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
(2)教学要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
3)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口诀:准备适应促进考点4: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1)信任一不信任(0〜1.5岁)。
(2)自主一羞耻、怀疑(2〜3岁)。
( 3)主动—内疚( 4〜5 岁)。
( 4)勤奋—自卑( 6〜11 岁)。
( 5)同一性—角色混乱( 12〜18 岁)( 6)亲密—孤独( 20〜24 岁)。
( 7)繁殖—停滞( 25〜65 岁)。
( 8)自我整合—失望( 65 岁以后)。
口诀:信自主勤,同亲繁我考点5:人际交往的原则。
( 1 )相互原则。
( 2)平等原则。
( 3)相容原则。
( 4)互利原则。
( 5)理解原则。
( 6)信用原则。
口诀:双相平理互信考点6:xx 的学习分类。
1 )学习层次分类①信号学习。
② 刺激—反应学习。
③ 连锁学习。
④ 言语联结学习。
⑤ 辨别学习。
⑥ 概念学习。
⑦ 规则或原理学习。
⑧ 解决问题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慧技能。
② 认知策略。
③ 言语信息。
④ 动作技能。
⑤ 态度。
口诀:(1)信号刺激联言语,辨别概念规问题(2)认智言动态考点7: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主要观点。
(1)知识是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2)知识的运用需要具体情境。
(3)知识需要基于个人建构的理解。
口诀:情境建构解释考点8:随机通达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
(1)呈现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
(3)思维发散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