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接地技术交底大全

综合接地技术交底大全

技术交底书单位名称:中铁一局集团XXX项目部(2)桥墩中应有两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

墩帽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设置在桥墩终点侧立面。

(3)图示接地钢筋均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

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的要求。

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

3.3明挖基础桥墩接地设置(1)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满布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须按照1m x 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外围钢筋须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承台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

(2)桥墩中埋设两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墩帽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设置在桥墩终点侧立面。

(3)图示接地钢筋均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

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最大桥台综合接地示意图墩顶接触网支座综合接地示意图四、隧道综合接地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每侧一根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或者底板钢筋、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以满足接地电阻值得要求,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二次衬砌的接地钢筋充分利用隧道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并在结构物预埋外联接地端子。

4.1隧道综合接地设计方案(1)贯通地线敷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中,并采取沙防护措施。

(2)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用于隧道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联接。

(3) 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①利用二次衬砌的层、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②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双线隧道洞口处过轨布置图(一)双线隧道洞口处过轨布置图(二)单线隧道洞口处过轨布置图(一)单线隧道洞口处过轨布置图(二)(2)双线综合洞室管线预埋 名称 根数 型号 备注电力过轨 4 Ф100 管材采用Ф100镀锌钢管,壁厚5mm ,预留穿线用Ф3mm 钢丝2根,无线通信过轨 4 Ф100 有线通信过轨2Ф100说明:1、与电力电缆槽交角成45度,过轨管线均设置于中心水沟下方,钢管沿各方向弯曲半径均不大于1.5m 。

2、电力电缆过轨管、通信电缆过轨管分别引入两侧电力电缆槽和通信信号电缆槽。

双线隧道综合洞室过轨布置图(一)双线隧道综合洞室过轨布置图(二)(3)单线综合洞室管线预埋(综合洞室位于电力电缆槽一侧)名称根数型号备注无线通信过轨 4 Ф100 管材采用Ф100镀锌钢管,壁厚5mm,预留穿线用Ф3mm钢有线通信过轨 2 Ф100丝2根,说明:1、电力过轨引入两侧电力电缆槽,与电力电缆槽交角成45度,过轨管线均设置与侧沟下方,钢管沿各方向弯曲半径均不大于1.5m。

2、通信电缆过轨管由综合洞室对侧通信电缆槽引至综合洞室电缆余长腔。

单线隧道综合洞室电缆沟侧过轨布置图(一)单线隧道综合洞室电缆沟侧过轨布置图(二)单线隧道综合洞室通信信号侧过轨布置图(一)单线隧道综合洞室通信信号侧过轨布置图(二)(5)各种管线预埋注意事项:1、过轨管线预埋材质应保证足够强度。

2、管线在洞室预埋时,必须从洞室口向前和向后后开始放线,避免出现占据洞室位置。

3、施工二衬及仰拱时,必须将所有过轨管线的两个端口封堵,以防混凝土管堵塞管道。

4、过轨管线管口均要求打磨光滑保护电缆,并在电缆槽及余长腔处露头1cm,管口设堵头,采用冷封胶封口,以防渗水。

5、过轨管尽量避免侵入水沟,当略有侵入时,应保持电缆槽位置不变,适当调整钢管所通过围的水沟横向位置,避免钢管侵水锈蚀。

五、路基综合接地5.1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③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⑤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5)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①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

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结构钢筋和至少两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及无砟轨道板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的接地端子连接。

②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极)及轨旁设备接地连接;③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同坐标,供电力设施接地。

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④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并与接触网基础的结构钢筋可靠焊接。

电缆槽的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

(6)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路基电缆槽或接触网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5.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涵洞地段综合接地(1)路基地段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2) 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 处;分支引接设置在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分支接引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

(3)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1)、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5.3硬质岩路堑地段、涵洞地段综合接地(1)路基地段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2) 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涵洞地段的贯通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

分支接引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

(3)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1)、硬质岩路堑地段a在硬质岩路堑地段切割安装电缆槽时,同时切割0.2m*0.2m的小槽,铺设贯通地线,槽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b在需要横向连接的位置,同时横向切割出0.2m*0.2m的小槽,铺设横向连接线,槽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c在敷设贯通地线时,同时在接触网基础处预留分支线引接线,一端与贯通地线C 型压接。

2)、涵洞地段:在电缆槽施做前,将贯通地线直接敷设在通信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在上部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2)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线约500m路基设一处,其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贯通地线相同。

5.4路桥过渡段综合接地(1)在临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2)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5.5路隧过渡段综合接地(1)在临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2)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六、接地连接及施工工艺(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线鼻、防盗螺栓等组成。

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

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

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

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5)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6mm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6)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

6.1接地端子类型及栓接图6.2接地钢筋焊接图6.3接地端子连接图6.3贯通地线接续及分支连接图七、质量保证措施(1)要求路基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深挖深埋,用细土回填。

(2)桥隧部钢筋采用大于16mm的钢筋,接地端子的焊接采用搭接焊工艺,焊接长度要符合设计标准。

(3)非不锈钢接地体部位均采取水泥包封。

(4)钢筋笼加工场制作时,选择两根通常钢筋做为综合接地钢筋。

钢筋焊接质量符合钢筋搭接焊要求,并采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5)钢筋笼分节安装,现场钢筋笼对接时,焊接长度、焊缝要求必须满足钢筋搭接焊要求。

(6)接地端子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与结构面齐平。

(7)钢筋焊接必须使用50系列焊条。

(8)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安装好的接地钢筋进行电阻测试,电阻不应大于1Ω。

测试合格后现场技术员、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

(9)接地网钢筋表面无锈皮、明显的截面损伤;边缘环筋交叉处采用“L”型钢筋焊接质量应满足十字交叉焊接技术要求,八、安全保证措施(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