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铸连轧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连铸连轧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山东平阴铝厂企业标准
QJ/PL03.4-2001
连铸连轧杆工艺技术
操作规程
2001—10—01发布2001—11—01实施
山东平阴铝厂
说明:
1.本规程由山东平阴铝厂科技处提出,由科技处组织起草.
2. 编制:邹永华、叶俊
审核:黄建芳
批准:谷吉存
参加讨论人员::黄建芳、沈其民、杨飞侠、王显锋、边红、
邹永华、赵凯
目录
一生产工艺流程图 (1)
二熔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三浇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
四轧制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4)
五收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5)
六清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6)
七烘炉工艺制度 (6)
八检查、包装 (6)
附:连铸连轧杆生产工艺卡片
一、生产工艺流程图
铝杆
二熔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新保温炉的使用
①保温炉投入使用前,按烘炉工艺制度进行烘炉,待炉膛温度升到800℃以上时进行洗炉。

②洗炉应用A199.70以上品位铝水,灌铝水占炉子容积的1/2,用大耙伸进熔体中充分搅拌,然后将铝水放出,如此再清洗一次。

按连铸连轧杆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进行配料。

3 装炉
①一般固体炉料要在灌炉前加入。

若为调整铝液温度或化学成份,需要加入固体炉料。

固体炉料在加入之前,要在炉门预热,待干燥后再用大耙或钎子推入炉内。

禁止向炉内扔甩固体炉料以免铝水溅到电热体上或者溅出伤人。

②灌炉前要扒干净敞口包表面的浮渣,小心倒入炉内,要倒干净敞口包内的铝水。

③装炉前要停电,加完炉料后,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送电与关闭炉门。

④将装入的铝水、固体炉料重量记入连铸连轧杆生产工艺卡片。

4 取样
①取样温度720~740℃,当铝水温度高出这个温度时,要通过添加固体炉料来调整铝水温度,取样前铝水温度夏天720~730℃,冬天730~740℃。

②取样部位:熔体中间部位。

③取样前,必须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

搅拌时,作到铝液“起波不起浪”。

④搅拌后,立即取样进行分析,鉴定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取样前,取样勺要预热。

⑤当成分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加中间合金或稀释的方法重新配料,再进行二次取样分析。

⑥将加入的中间合金的重量计入连铸连轧杆生产工艺卡片。

5 精炼
①精炼之前温度720~740℃。

②精炼所用保温砖必须预热,并且在四氯化碳中浸泡30分钟以上。

③精炼器装入保温砖之前,先在炉门口予热。

④精炼时,精炼器应在整个熔池内缓慢移动,沿整个熔池均匀精炼,时间不少于15分钟。

⑤精炼剂用量0.5千克/吨铝。

⑥将精剂量的用量计入卡片。

精炼之后,为了保证铝渣之间的分离,应静置不少于5分钟。

7 扒渣
①静置后扒渣,扒渣要干净,不要搅动熔体。

扒渣时,灰渣在炉门作适当停留,以免带出铝水。

②扒渣之后,在熔体表面均匀撒上覆盖剂,用量3千克/吨铝。

8 静置
①扒渣后,静置时间不少于20分钟以保证熔体中铝渣的进一步分离。

②根据铝水温度确定是否送电,以保证正常生产时炉内铝水温度。

9 所有炉内作业均应停电进行。

三浇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浇铸之前的准备工作
①浇铸之前,确定炉内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整条生产线上的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③将浇包、前箱、流槽用石棉泥糊好,用风将其间的灰渣吹干净,并在表面涂一层滑石粉,然后充分予热。

④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凡与铝水接触的工具都必须在使用之前预热。

如塞子、钎子、小铲、竖管、浮漂等。

⑤放流之前准备好过滤的工具及测温热电偶,在流槽的前部安好挡渣板。

⑥安装好钢带及结晶轮上的擦水器,调整好钢带的张紧程度。

⑦放流之前往结晶腔内塞入石棉绳或纤维毯,并转到适当位置。

⑧放流之前调整好乳液、冷却水压力。

同时将收杆电机电压调到20~110V。

2 浇铸
①准备工作充分之后,方可以放流。

②铝水在流动过程中,流槽前部用档渣板档去较大的灰渣,中间包处用陶瓷板过滤,浇包处再进行过滤,要保证过滤的效果,及时检查,达不到过滤目的时及时更换。

③浇铸时操作要平稳,保证合适的液穴深度,做到不欠流、不溢流,保证铸坯的质量。

①浇铸速度见表1。

表1 浇铸速度、轧制速度
②炉内铝水温度700~725℃
③前箱铝水温度680~700℃。

④冷却水压力:外冷0.01~0.03MPa内冷0.08~0.2MPa水温20~50℃。

4 浇铸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①看流人员要及时调整流量的大小,保证流槽中铝水深度稳定。

②浇铸人员要与主操作手密切配合,浇铸人员可使用小铲控制浇铸时铝水流量的大小,保证不欠流、不溢流。

③浇铸结束时,在浇包内铝水将尽之前,用石棉绳堵在浇铸口终止浇铸,防止因欠流造成铝水喷溅。

④浇铸终止后,应及时清理浇包、前箱、流槽内的铝水、铝渣。

四轧制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
①准备好必要的工具:钢钎、钳子、镰刀。

②当铸坯从结晶轮脱离出来后,要引导其顺利通过引桥。

③当铸坯无飞边、毛刺、裂纹,浇铸正常,铸坯温度合乎工艺要求时即可以进行喂料。

2 喂料
①喂料之前,前端切口要正。

②喂料时,一人用钳子夹住距铸坯前端1.0~1.5米,另一人或两人随其后1.0~1.5米处相助用力将其送入轧机,然后压下导向轮。

3 铸坯的修整
①当铸坯出现飞边,毛刺时要及时用刀削去,当飞边过大、过多无法削去时要剪断,待正常之后,重新喂料。

②当铸坯出现裂纹,裂纹不超过其直径1/3时,可以用钳子托其断裂
裂纹大于其直径的1/3时,要剪断,待正常之后重新喂料。

③当铸坯出现大的弯曲时,可由一人托起弯处,另一人压下其后的铸坯将弯处展平。

4 轧制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参数
①轧制速度见表1
②乳液温度:20~70℃
③乳液压力:0.05~0.2MPa
④铸坯入轧温度:460~500℃
⑤铝杆出轧温度:280~320℃
5 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①轧制操作人员经常检查轧机的工作状况,当发现要出现不正常时及时作出处理。

②轧制过程中适当向导管内加润滑酯,保证其正常通过。

③注意轧机电流,不能过大或过小,当过大或过小时,要适当地调整浇铸、轧制速度,或适当调整冷却水、乳液流量,保证合适大小的电流。

6 中断轧制的判断与处理
①轧制过程中,因机架堵料或其它原因使轧机停车时,应中断轧制。

②轧制中断后,应及时把铝杆从最后一台机架后剪断,并从导管的尾端抽出。

③如果故障可以在短时间内排除,轧制中断时间较短时可以将浇铸速度放慢,不必堵死流口,待故障排除后,可以调整速度,重新喂料。

④当故障不能在短时间内排除时,要堵死流口,中断浇铸,待故障排除后,再行生产。

五收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
①准备好必要的工具:钩子、剪子、绑线等。

②调整好收杆筐的位置。

③将电压调整到20~110V。

2 收杆
②收杆过程中,及时调整电压,保证铝杆摆放紧凑、整齐。

③当达到重量要求后,换筐,然后捆扎结实,用天车调到适当的位置。

④每捆要挂上产品标识卡片,卡片内容填写完整、准确。

标识内容为:炉次、件号、产品规格、重量、执行标准、检斤员、日期。

六清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小清
①保温炉空净之后,要及时清炉,每炉一次。

②清炉时,炉墙、炉门、炉角上的灰渣结块要用铲子清除干净。

2大清
①每十炉进行一次大清。

②大清之前,炉温应升到800℃以上,用大铲将炉内的渣子彻底清除。

③清炉时,停电作业。

七烘炉工艺制度
适用于大、中、小修后的烘炉操作,见表2。

表2 保温炉烘炉制度
八、检查、包装
①检查按产品检验规程执行。

②包装:用铝杆分三处捆扎牢固。

6
编号:Q R-K J-34炉次——————————成品规格———————————卷重—————————技术条件————————编制———————————审批——————————牌号__________状态___________年月日
熔炼工序
班次——————————————配料————————————操作———————————
铸轧工序
质检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