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嘉诚是如何识别创业机会并取得成功的

李嘉诚是如何识别创业机会并取得成功的

1.李嘉诚是如何识别创业机会并取得成功的?
创业机会的识别是创业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

真正的创业开始于商业机会的发现上。

创业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发现机会的能力。

李嘉诚先生就有着明锐的洞察力。

李嘉诚先生小时候过早的步入社会,担负起家庭重担,频繁的跳槽,有自己的梦想,办了自己的工厂,在挫折中前进,去意大利苦学技术,回港后自己研制并开发塑胶花,塑胶花后来开变了全世界,挖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公司不断地壮大,又涉足房地产等。

判断力不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而是刻苦读书、不断学习才能学到的本领。

李嘉诚先生说:“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坚持学习。

白天工作再累,临睡前,我都要斜靠床头翻阅经济类杂志,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我的判断力由此而来。

”1957年,李嘉诚突然决定,塑胶厂不再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改为生产供家庭装饰用的塑胶花。

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结束12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香港的转口贸易步入一个黄金时代,李嘉诚据此推断,随着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大大改变,人们对室内装饰、美化的需求将日益增强,所以,塑胶花受到人们的青睐几乎是必定无疑的事。

只有不断涉及各种知识跟信息,我们才可以从中做出更有利的判断。

机会不仅要发现,更要判断其是否可行,因为100个机会能真正变成创业机会的不到2成。

“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

”——李嘉诚。

这是李嘉诚先生对成功的体会、理解和概括。

而它们或者来自于幼年的家教,或者来自于他早年做生意时的教训总结。

他能够从最微小的教训中学得避免犯大错误的方法
李嘉诚先生做事的基本准则是认真、投入,从他对“打工”的看法:“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

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

”不难看出;受过贫苦洗炼的他崇尚节俭,对于任何能够降低成本的技术都充满兴趣;他对风险高度戒备,并深知现金储备的力量,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李嘉诚先生一贯最注重的环节,也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针。

比如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和1985年买下香港电灯,都是在极短时间内调动巨额现金完成的,这令任何一个竞标对手望尘莫及;李嘉诚先生珍视声誉与承诺,他说:“没有诚心,朋友会离你远去;没有诚意,客户会对你敬而远之。


李嘉诚先生提出的经营之道:“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

“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

“不疾而速”是在风险管理、信息收集、财务准备齐备了,遇到机会,一击即中。

“无为而治”则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

李嘉诚先生认为:在事业上追求最新的信息,个人理财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负债,投资时不能贪心,要先设想,投资失败可以到什么程度?成功的多几倍都没关系。

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

他说:“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
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他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要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考虑失败。

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未来,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能在不景气的时候大力发展,就是在市场旺盛的时候要看到潜伏的危机,以及当它来临时如何应对,这是需要做足准备工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

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

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

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是因为李嘉诚先生是一个曾经经过贫穷的人,他不愿去冒险,绝对不会做一时春风得意,一下子就变为穷光蛋的事情。

李嘉诚先生有着赚钱的三大心法是:掌控自主权、持续技术改进、个人角色管理。

心法之一:掌控自主权
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对现金流高度在意,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而在确保现金流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

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没有现金流的威胁,负债与否取决于自己,就让多数问题不是被动决定,李便拥有了对生意尽可能大的自主权。

在与李嘉诚合作极多的人士看来,“把握自主权”正是他的核心观念。

心法之二:持续技术改进
李嘉诚看重自主权的另外一个体现在于,他非常注重跨资产间价值的挖掘。

比如他对于零售业务不遗余力的投入,并非仅仅因为看重零售业务拥有极佳的现金流,更因为,零售是一个可以与地产密切结合的业务。

即使他并不追求所谓的“协同效应”(因为那不可量化),但当零售、地产、港口等业务处于一个平台上经营,以李的团队之善于成本控制,总能够找到很多额外的盈利空间。

除了横向的业务之间的价值发掘,单一业务的潜力发现也颇有可为。

当李嘉诚认为健康、美容类产品将成为未来零售业最主要的成长动力,便不惜成本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各国寻找经营不善的零售网点,逐渐将已经被证明成功的产品移植到收购来的店面中去。

这两种整合的关键问题是一个:和黄的团队有多少技术和管理能力?
因李嘉诚太善于资本市场的进退,硬币的另一面就几乎很少被关注:李嘉诚是一个非常热爱借由技术改善实现价值增值的人。

心法之三:个人角色管理
李嘉诚说:“性格才是命运的决定因素。

好像一条船,船身很重要,因为机器及其它设备都是依附在这条船里面。


李嘉诚的部分性格:他随时准备自己应付挑战,同时,乐于在高度自控下获得内心自由。

关于后者,一个最恰当的阐释是他自身的体验:在参与地皮招标时,李会不停地、很快地举手出价,但当价钱超过市场的规律,他左手想举起时,右手便立即“制止”左手。

很早年时,李嘉诚就证明了,他从来不惮于改变自己,并永远清楚什么时候该挑战下一级台阶。

在其12岁时已深知个人角色管理的方法:没有太多选择,除了须将工作处理妥当,还攒钱买下旧书自修。

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

李谈及个人管理的艺术:就是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停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适如其分处理的心力?”
以下是李嘉诚先生送给儿子们十句话,也是他一生遵循的
•一: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二:学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三:赚钱靠机遇,成功靠信誉
•四: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五:有胆识也要有谋略
•六:别人如果放弃,你就要出手
•七:懂得用人是成功的前提
•八:不要对一项业务情有独钟
•九:要时刻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
•十:肯用心来思考未来
我认为:李嘉诚先生成功,在于他对于钱财上的满足、不贪,使他有更好的心态和更理智的头脑去发现商机,去思考策略,去平衡风险。

他不专注与赚多少钱,只是乐于工作而工作,从一个领袖的角度出发,做出对于这个公司最好的决策,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为更长远的未来做打算,使之立于风暴巅峰而不倒。

他没有像绝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被接连不断的成功冲昏头脑,则因为他有着不停反思而形成的克己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