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导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填空题:、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儒家,“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在西方,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是神权政治理论在近代的一个变种,仍是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时期。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潜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政治行为研究属于微观政治研究。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是指在政治科学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实践性的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封建奴隶资本主义原始、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西塞罗、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的认识。
法家杂家兵家儒家、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孔子韩非庄子荀子、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法势术权、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联盟理论模式博弈对策模式制度变迁模式理性选择模式、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分析社会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经济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利益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制度研究途径权力研究途径政策过程研究途径政治功能研究途径、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科学研究政治经济研究政治法律研究、概括而言,政治学涉及的知识包括()。
政治操作原理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哲学原理政治分析原理、学习政治学原理可以为()提供帮助。
管理人员普通公民政治学从业人员政治从业人员、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管理神权道德权力、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国体党的领导国家政权政体、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华盛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三、名词解释:、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传统中国被认为是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其表现有哪些?()权力本位或官本位;()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哪些?()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含义的论述,我们将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政治权力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活动。
、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在强调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基础是具有反作用的,政治的进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基础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
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五、论述题:、试评述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典型例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的认识。
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道德规范,统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而在古希腊,柏拉图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理想国”就是“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或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但这种观念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即神权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一般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如中国的“天”和西方的“上帝”,人们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中国殷周时期就盛行“君权神授”思想,而汉朝董仲舒创造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在西方中世纪鼓吹神权政治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没有权不是出于神的”。
此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也是神权政治理论在近代的变种,他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这即是权力政治观。
如我国历史上的法家就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其集大成者韩非认为政治就是用权。
而在西方,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是玩弄权术。
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都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状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它忽视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特定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对政治本质的把握不深刻也不全面。
()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即管理政治观。
如孙中山说“政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该角度探讨阐述政治涵义。
如美国政治学家.庞顿和.吉尔、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
这种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即决策政治观。
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他指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这种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及标志,但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具有片面性。
可见上述看法都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一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才给了“政治”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历史上关于政治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请述评之。
由于对“政治”认识的不相同,再加上研究方法、途径、视角的不相同,导致对政治学研究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有很多的争论,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国家活动”,将“政治学”定义为研究国家及其活动的规律的学问。
这种学说直接将政治学同国家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相当一段时间内在政治学界颇为兴盛,但随着对社会团体研究的兴起以及对社会作为一个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公共力量的研究日渐发展,该政治学定义开始受到一定冲击。
()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
世纪意大利政治学者马基雅维利就认为,政治学主要研究君主如何获得和运用、保持权力。
我国历史上法家对法、术、势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基于这种看法。
这种看法过于宽泛,扩大了政治涵盖的“公共权力”部分,抹煞了社会作为独立的公共力量的存在。
()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是对管理众人之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