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花钟》(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花钟
课型:精读课
单元主题:细心观察
课时:两课时
设计者:新市外国语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掌握本单元“娇、播、论、试、验、概、镜”等40个生字。
读读写写“争奇斗艳、关系、娇嫩、大致、纸袋、玩具”等56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
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十三课第一自然段、十四课第一自然段。
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课文词句表达出的美,留意大自然的美。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
“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作为本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本篇文章读懂课文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学情分析
学生升入中年级有一段时间了,读通、读顺、读熟课文仍是三年级学生训练的重点,难点。
三年级的学生,还有不少学生读书习惯很差,不会预习课文,不会主动去查字词典。
所以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认识“怒、暮、操”等八个生字,会写“、艳、、”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学习运用多种句式
表达。
评价任务
1.采取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师生评价落实目标,目标达成度是目标达成度应在95%以上。
2.针对目标2,通过自主练习、教师示引导、师生评价等方法落实目标,达成度为100%。
3.针对目标3,通过对比度、学生交流发现,学习运用等方法落实目标,目标达成度为90%。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活动一
1.读课文
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读后交流感受和所得
交流课文每段的大致意思:
(1)不同的花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这就是
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容。
(2)为什么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这是课文第
二自然段的容。
(3)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各种各样的花可以组
成花钟。
这是课文的第三个自然段的容。
3.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词
(3)领读最难读的自然段
(4)认读生字词
4.出示生字词:凌晨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
怒放暮色淡雅干燥含笑一现蔷薇昙花干燥
灼伤花蕾昆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绽开艳
丽娇嫩
自由读——领读——齐读
理解词语——争奇斗艳、欣然怒放、芬芳迷人
5.找出文中描写花开放的样子。
这里面有两
个词正好是一对,都是描写花色的,(淡雅艳丽)
师:淡雅,淡淡的;艳丽,艳艳的。
两种色彩,
两种不同的美。
课文中都写了哪些花呢?赶快到课
文中去找一找,把花的名字划出来。
6.学生勾画。
万寿菊、昙花、牵牛花、午时花、
昙花、睡莲、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
字、不添字、不重复。
(评价目标
一的朗读任务)
用自己的话概括或从文中找
出中心句。
读认相结合。
通过个别学生
展示检查对生字、生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
奥秘呢!
环节二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
朗读第一自然段,把表示时间的词用“~~”画出,
花名用“﹛﹜”圈出来。
2.交流:
A指名学生边回答边出示带图片的花:牵牛花、
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
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一起叫一叫他们的名字
吧。
(边出示边一起喊出花的名字)
3.这些花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课件出示
图片:(生边回答边展示)
A指导朗读这些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B与同伴交流一下,在这些话当中,你最喜欢
什么花?请同学们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4.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如果把文中的句子换成
这样,你感觉怎么样?行不行?为什么?
课件出示: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
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教师小结: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
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花的开放
不止一种说法。
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
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
5.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本段
指名说表时间的词语和花
名,学生互评。
(评价目标三)
通过对比度、学生交流发
现,学习运用等方法落实目标(评
价目标三)
附1:板书设计
花开时间不同
花钟原因:温度、湿度、光照昆虫传播
建造花钟
附2:阅读短文
1.发现是一种快乐
那天早晨,我发现湖面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花周围衬着圆圆的叶子,美丽极了。
我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
一连几天,我都来到湖边仔细观察着。
我发现,不但湖面开着花朵,浮着圆叶,水下也隐藏着花蕾和叶苞。
我发现,当花蕾要开放,叶苞时要舒展开的时候,他们就慢慢伸出了水面。
于是,水面上又多了几朵小花和几片圆叶。
黄昏到来,花朵了,花梗就又慢慢弯下去,扎入水中,结出枣核一样的果实。
我把这些发现讲给伙伴们听,他们问我:“那是什么花呢?”我口结舌一时回答不上来。
我猜想:是不是叫浮萍呢?但是浮萍是没有根的,叶子也小得很啊!
我又猜想:是不是睡莲呢?但睡莲的叶子要大得多啊,而且花也不是黄色的。
我如实告诉他们,我还不知道这花的名字。
可是我心里一直在想,如果我连这花的名字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算真正的发现呢?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湖边。
有位老爷爷在钓鱼,我便向他请教:“请问老爷爷,那是什么花?”他立刻告诉我:“它叫水浮莲。
”
多么好听的名字!现在我才能说,我真正认识水浮莲了。
啊,原来发现也是一种快乐。
2.植物的“眼睛”
植物有眼睛吗?每当我看到缠绕在庄稼上、树枝上的牵牛花时,总这样想,这样问。
“你真傻呀!植物怎么会有眼睛呢?”大人们都这样说。
可是,它们没有眼睛怎么会只向有树、有枝的地方伸展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种下一些牵牛花。
我把花种分成两份,种成圆圆的两圈,一圈的中心插上枝条,另一圈的外围插上枝条。
时间过得真快,花种都发芽了,嫩绿的两圈。
一天早晨,我走近一看,差点喊叫起来——它们已经爬蔓了!我细心地观察,发现枝条不论是插在中间的,还是插在外围的,花蔓都是向着枝条方向爬,有的已经爬上去,有的向枝条伸着蔓儿,像着小手在招呼人去搀扶它。
我找来妈妈,好奇地问道:“你说植物到底有没有眼睛?”
“植物怎么会有眼睛呢?”妈妈答道。
假如牵牛花没有眼睛中间插上枝条的为什么不向外爬外围插上枝条的它们为什么不向里面爬呢?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这谁知道呢?不过只要你有心,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
“是的,我一定要找到植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