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光合作用探究公开课教育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探究公开课教育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好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照本宣科介绍几个科学家的实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调动,要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再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学生刚学过细胞的发现简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特性的研究、酶的发现等科学发现过程,对科学发现史的讲述已不再陌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认识,使本节课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自然而流畅。
(4)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中《酶》中已经学习简单的对照实验设计,也使本节课最后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2. 多角度、多种方法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在关注经典实验过程的同时,强调对实验设计的思路、优缺点的分析,通过启发学生质疑、进行合理假设、参与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信息资料、重复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第高中必修一第五章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内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本册教材第五章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是对细胞的能量来源进行探讨,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之一。
光合作用探究公开课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ﻩ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
萧县中学 刘宏新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的教学设计
萧县中学刘宏新
设计说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和结论,而是要将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整合其中,充分应用二手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的精神。本案例中,用二手资料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梅耶、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的研究。课文还结合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介绍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生物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这些经典实验归纳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三、学情分析
(1)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2)学生已经在小学的《常识》和初中的《自然科学》中学习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部分基础知识,特别是初中新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务件、产物和概念等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也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因此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实验设计一定的认识,为这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
四、学目标
1.知识方面ﻫ说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基础知识。
2.过程和方法能力方面
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收集和处理事实→得出结论;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提出假设、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实验等方法。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ﻫ 感受科学发现的艰难, 领悟“科学知识真实可信,但它不是绝对真理”;激发科学兴趣,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感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怀疑、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ﻫ
五、重点难点
1.重点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应用科学家的研究思路,进行光合作用中关于原料和产物的探究的实验设计。
2.难点
使学生真正领会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运用到设计一些简单实验的过程中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对多个实验进行合理整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有一系列实验,本节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实验。由于实验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思路和结论。所以打破以时间为线索的常规教学,而把实验分为五类:植物为什么会生长?植物放出氧气之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分别是什么?释放的O2来自于H2O还是CO2和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近代科学家的研究。通过五个问题贯穿本节课,更有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理解。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经典实验为探究的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探究的背景,以真正理解探究过程和实验设计策略并学以致用为中心目标,采用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思想。
这些内容能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科学家三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难;重温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新技术、新理论的发现和综合应用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的使用对生物学起到的推动作用,再一次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理念;在科学发现每前进一步,都要冲破固有的思想、观念、理论的束缚,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发散思维的胜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为讲述光合作用过程原理做好知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