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圣雄甘地学案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圣雄甘地学案

学案2 圣雄甘地[课标要求]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1.从政前的生活经历(1)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波尔班达城的一个印度教家庭。

(2)童年:多次撰写文章提倡素食主义。

(3)青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回国不久前往南非工作。

2.走上从政之路(1)在南非,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

(2)运用“坚持真理”概念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

(3)在非暴力思想指导下,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4)1914年回到印度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教材互补]甘地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就熟读印度教经典,把“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在南非的22年中,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即印度教中唯一至尊的上帝)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甘地认为,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

(人民版)深化探究材料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

人们不能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仰,不能用枪弹穿透别人的心脏来强行灌输仁爱之心。

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

思考(1)概括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核心。

(2)结合甘地的人生经历,说明甘地非暴力思想有哪些理论来源。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甘地认为暴力斗争的缺陷是什么,非暴力斗争有何优势?(4)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本质是什么?答案(1)仁爱、爱与真理的统一。

(2)印度教和基督教的宗教理论、俄国托尔斯泰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3)用非暴力理论可以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

(4)非暴力不合作的核心主张为仁爱、反对暴力,这些观点来源于宗教思想,也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相适应,因此,其本质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伦理。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1)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2)甘地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

②直接原因: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2)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3)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原因①主观原因: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原因: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2)概况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有的地方或者发生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3)结果①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②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1)原因: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内容: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5.甘地的其他活动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直至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

[特别提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表现抵制立法机关、法庭、学校;鼓励家庭手工纺织,抵制英货;抵制国家职务,拒绝或放弃政府赠给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主要原则是非暴力。

[名师指津]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才是最高明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

这说明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概念点析]甘地的土布运动:倡导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评价:(1)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2)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名师指津]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尽管具有明显缺陷,但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者,把印度反英斗争推向了高峰,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直至今日,都在印度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重点精讲]对甘地的评价(1)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

甘地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独立运动,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2)局限: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不利于社会进步;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深化探究材料甘地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他思考过“不杀生、不报复”的宗教观念与民族独立斗争之间的关系,精彩的思考变成了胜利的行动;他也思考过现代工业文明与土俗古老文明之间的关系,忧郁的思考变成了倒逆的行动。

胜负成败综合在一起,胜利占了上风,但又立即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余秋雨《甘地遗言》思考(1)说说甘地强调的宗教观念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倒逆的行动”。

(3)甘地一生的斗争体现了怎样的高尚人格?(4)甘地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答案(1)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以非暴力为前提,在斗争中,甘地数次因为群众的暴力斗争而停止运动,束缚了群众的斗争积极性,延长了斗争时间。

(2)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主张固守印度落后的自然经济以维护印度的经济自主。

这一主张带有一定的空想色彩,也违背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法实现的。

(3)仁爱、宽容、爱国、坚持不懈、勇于牺牲。

(4)创立并宣传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指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

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产生,主要是受到( )①中国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②基督教《圣经》思想的影响③佛教思想的影响④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D解析甘地非暴力思想主要来源于他在伦敦大学学习期间阅读的许多有关基督教方面的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

另外受托尔斯泰等人著作的影响,他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2.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学说。

下列对“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④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

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

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

3.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其根本目的是( )A.扩大国大党的势力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C.取得印度自治D.提高民族自尊心答案 C解析印度国大党的斗争目标经历了由争取“自治”到争取“独立”的变化过程,一战爆发前,国大党中的激进派曾提出过争取自治的主张,一战后,随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国大党将争取“印度自治”作为斗争目标,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二战后,才将争取独立作为斗争目标。

4.下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场景①政治②教育③经济④宗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答案 D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包括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和抵制英货,而不包含宗教。

5.“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

”由此可见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抑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群众暴力行为B.要求英国人彻底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C.反对印度跟随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D.希望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平”“印度和巴基斯坦”,可知该事件是指甘地为了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本课测评]1.提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主要来源:印度的宗教思想、基督教的思想、南非斗争实践的总结及对当时印度的形势和印度的传统等实际情况的认识。

2.提示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在斗争中采取非暴力的形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和平合法的手段来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和经济侵略,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但非暴力的形式束缚了印度人民的手脚,带有局限性。

[学习延伸]1.提示开放性题目。

可从主张素食主义,同情弱者,倡导和平、仁爱角度思考,也可以从环境保护、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等角度思考问题。

2.提示理解:主张以“仁爱”精神贯穿政治斗争的始终;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基础达标]1.“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爱因斯坦口中的“他”应当是指( )A.华盛顿B.孙中山C.甘地D.拿破仑答案 C解析从“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可以看出,他主张“非暴力”,故应该是甘地,其他三人都主张革命手段,故答案为C项。

2.对1919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确切的理解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B.以不合作的态度反抗英国殖民势力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答案 C解析非暴力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印度自治,故答案为C。

3.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导火线是( )A.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B.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C.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D.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答案 A解析英国人的暴行让甘地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与反动,B、C两项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D 项导致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4.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答案 C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