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几点见解做好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几点见解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服从服务于工作大局,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促进、保障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来进行。
胸中有大局,工作才有重点,也才能做到统揽全局,组织安排好各项工作。
要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学懂学精业务、打牢理论功底、查找差距、推动发展。
重点要在强化学习、转变职能、督促检查、信息调研、团结干事、搞好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注重学习,在学以致用上实现新突破。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没有高质量的办公室工作,而素质的提高必须立足于学习。
“水积之不厚,则无力负大舟”.办公室始终要把抓学习作为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的根本举措,坚持常抓不懈:一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二是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放在办公室工作的首位;三是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以及办公自动化、wto 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加服务本领,提高业务水平,成为一个纪律严明,听从指挥,业务精干,真正合格的“参谋助手”。
按照人民政府“新班子、新气象、新作风、新作为”的要求,努力构建“学习型的政府办公室,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办公室”。
(二)转变职能,在抓住重点上实现新突破。
政府办公室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发挥中心枢纽作用;二是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工作重点:一是对同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提出的请示事项进行审核把关;二是为政府决策及时、准确、全面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三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组织调查研究,就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提出建议;四是对政府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减少协调事务,加强审核把关、督促检查和跟踪调研的职能,把一些应该由部门承担的职能交给部门,洗煤滤布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
政府部门报送的请示,凡涉及其他部门的,应由主办部门负责与有关部门协商。
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报政府;经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主办部门列出各方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报政府裁定。
这样做,既强化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强化了办公室的协调事务的职能;又可以使办公室的同志集中精力,做好审核把关、调查研究和跟踪调研等方面的工作,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更好地为领导、机关和基层服务。
(三)加强督促检查,在狠抓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督促检查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推动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
督办检查要着重在“实、敢、深、精”四个字上作文章、下功夫。
即:在决策督办上突出一个“实”字,将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上来,使之成为整个督办工作的主题;在问题督办检查上突出一个“敢”字,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做到敢督、敢查、敢办;在督办调研上突出一个“深”字,搞好督办调研,及时捕捉热点、难点问题;在情况反馈上突出一个“精”字,瞄准领导的需要,及时准确地反映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同时要建立督办工作的首办责任制和建立督查事项报告制度。
(四)强化信息调研,在为领导决策上实现新突破。
信息和调研工作的目的,是为领导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更好地为领导服务。
这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也是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
办公室的同志要做到“五勤”:一要眼勤;二要耳勤;三要脑勤;四要嘴勤;五要腿勤。
一是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积极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编写、审批、报道、反馈、考核、奖励等信息工作制度,使信息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二是要提高信息质量,注意了解和掌握领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及热点,去收集、整理信息;三是要严格把好审核和审批关;四是要按照“真实、有效”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的原则,认真做好向上级政府办公室报送信息工作。
(五)识大体、顾大局,在讲团结、干实事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团结,合作共事,做讲团结、干实事的表率。
这就要求办公室的全体干部职工要团结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珍惜合作共事的机遇,优化服务质量,做到协调外部,搞好内部上下团结。
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补台。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尤其是不能耍阳奉阴违的两面派手法;要多宽容,少猜疑,大事讲原则,小事比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滤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共事环境。
围绕政府办公室“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练内功、转变作风”的要求,克服“三多四难”现象,克服形式主义,树立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多讲奉献,少讲名利;多做公仆、少讲派头;多些给予、少些索取的良好风气。
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领导同志的形象,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办公室的同志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用党的纪律和公务员行为以及机关规章制度规范自己。
做到政治上可靠,思想上敏锐,工作上勤奋,学习上刻苦,作风上严谨。
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表率,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的表率。
(六)实践“三个代表”,在“三个服务”上实现新突破。
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是办公室的重要职责,也是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思想。
做好服务工作,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
一是办公室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个同志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为民的良好现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二是围绕“服务”这个主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主题,搞好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把“服务”落到各项工作中,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从具体工作中抓好落实;三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为领导服务与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关系。
处理好三者关系,重在搞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明确责任,讲求效率,以优良的服务推动机关工作,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保证领导的指示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保证群众的呼声在党和政府的决策中得到体现。
总之,政府办公室发挥中心枢纽作用要在责任心上下功夫,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在主动性上下功夫,强化督促检查要在实效性上下功夫,政令实施的监督要在经常性上下功夫,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要在把握全局性上动脑筋。
《做好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几点见解》附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
进一步强化依法调解、规范调解的意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成功率。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理念创新,切实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价值追求。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手段和方法创新,善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调解工作,善于依靠人民群众开展调解工作,善于运用法、理、情结合的方法开展调解工作,善于依托司法行政资源和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调解工作。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增强调解效力。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立足人民调解的性质和特点,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
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明确受理、调解、履行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岗位责任制等制度,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管理。
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严格人民调解工作纪律。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村(居)人民调解组织。
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指导村(居)调解组织开展工作的作用。
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改制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建立调解组织。
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的自律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毗邻接边地区、大型集贸市场、物业管理小区、消费者协会等建立调解组织,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坚持人民调解员选任制度,不断调整、充实、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改善调解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
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力度,把调解员培训纳入司法行政队伍培训计划,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期分批实施,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调解技巧。
切实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人民调解员队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大局观念、群众观念、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大力宣传表彰先进人民调解组织和优秀人民调解员,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发展。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
积极推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机制。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切实解决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经费、人员培训费,落实好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解决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等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物质保障能力。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