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 总则1.1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实现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快速有效处理、降低事故危害程度的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关于实施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急预案备案的通知》(津安监管急[2009]40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滨海轨道工程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仅适用于滨海轨道公司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

1.3 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及对演练效果的评估等。

2 责任2.1 施工单位是生产安全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项目经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2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各自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责任到人。

2.3 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和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核。

3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司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建设公司应急管理工作。

组长:建设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建设公司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总工成员:项目管理部、质量安全部、技术部、工程管理部负责人4 应急预案的管理4.1 预案体系滨海轨道公司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施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施工单位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共同组成天津市地铁建设工程的突发事故和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滨海轨道公司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是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地铁建设公司对突发事故及灾害事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按要求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并报监理审批,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备案,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做到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培训,落实责任。

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要与建设公司的衔接。

4.2 应急预案编制4.2.1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b)应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危险性分析结果;c)应结合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d)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本单位应急能力相适应;e)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项目的应急工作要求;f)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提供的信息准确;g)预案要具有充分的实用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工况条件适应性,在风险发生时的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均能得以有效处置。

4.2.2 建设工程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

a)综合应急预案应在项目开工前编制完成。

从总体上阐述工程项目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演练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主要内容(详见附件A),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b)专项应急预案应在施工图下发并完成风险评估后编制,主要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风险发生时的工况条件分析、应急处置方法、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详见附件B)。

c)应急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指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详见附件C)。

4.2.3 专项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6种:a)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b)防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c)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d)防触电事故应急预案;e)防管线破坏事故应急预案;f)防设备倾覆事故应急预案;g)防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h)防食物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预案;i)防火灾事故应急预案;j)防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k)防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l)防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m)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n)人员疏散应急预案;o)防汛应急预案;p)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4.2.4 应急预案是工程开工的重要条件之一,风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是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开工条件验收的重要内容,没有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程序,不得开工。

4.2.5 建设公司应编制本单位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4.2.6 施工单位应编制综合预案,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4.2.7 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物资储备清单、人员疏散线路、相关单位联系电话等附件信息,并及时更新。

4.3 应急预案的评审4.3.1 综合应急预案要在项目开工前完成评审工作,专项应急预案要在该项工程实施前完成评审工作。

4.3.2 应急预案的评审由编制单位向天津市安全监督局申请,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

4.3.3 参加评审的人员包括市安全监督局、建设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

4.3.4 评审的要点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评审可参考附表。

4.3.5 应急预案评审要形成会议纪要和专家意见及签名材料。

4.3.6 按照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后,施工单位应将应急预案报监理单位审核,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报项目管理部备案。

4.4 应急预案备案4.4.1 经过评审,且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毕后,应急预案要报市安全监督局、建设公司质量安全部备案。

4.4.2 备案的内容包括:应急预案、评审意见、会议纪要、专家签名材料。

4.4.3 申请备案的应急预案,应单独成册,装订整齐、规范统一,并应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a)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及电子文档;b)应急预案评审意见和评审专家签名材料;c)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5 应急抢险队管理5.1 建设公司依托本市施工企业组建两支专业应急抢险队,配备发电机、钻孔机、注浆机等抢险设备和车辆,依托地铁运营公司成立80人的抢险队伍。

5.2 施工单位应组建一支不少于50人的施工现场抢险小分队,专门负责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5.3 施工单位应建立抢险小分队成员名册,成员中应含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名册应做定期更新,并报送监理单位和项目管理部备案。

6 抢险物资设备管理6.1 施工单位应结合地铁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特点,在施工现场储存一定数量的应急抢险物资和机械设备。

分类建立抢险物资台帐,并按季度进行更新。

抢险物资台帐应报项目管理部和监理单位备案。

6.2 抢险小分队应对应急救援抢险器材、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

6.3 建设公司专业应急抢险队应建立抢险物资台帐,报公司质量安全部备案。

6.4 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的大型设备、物资将作为工程抢险设备、物资的补充,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对各施工单位现场的大型设备的进场和退场进行管理,登记造册,以备在抢险时能够统一调配。

6.5 建设公司应定期对各单位的抢险物资、设备的库存情况进行检查。

7 教育培训7.1 建设公司和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应急预案,明确各成员在应急抢险工程中的角色和任务,确保在发生险情时各成员能在第一时间内投入应急抢险工作中。

7.2 建设公司地铁工程专业应急抢险大队应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培训情况应形成书面报告。

8 抢险演练8.1 建设公司地铁工程专业应急抢险大队应结合本单位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每年年初制定全年度应急演练计划。

8.2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全年施工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计划。

8.3 监理单位应对本单位所监理的施工单位制定的应急演练计划进行审核。

8.4 建设公司地铁工程专业应急抢险大队及施工单位每年应按照年初编制的应急演练计划,认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8.5 建设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预案综合演练,专业应急抢险队每半年应组织1次应急演练活动。

8.6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和一次环境(或结构)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演练应留有声像资料。

8.7监理单位应当监督应急演练过程,并形成报告,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8.8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8.9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按照8.8提出的修订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9 附则9.1 本办法由滨海轨道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9.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A 综合应急预案模板附件B 专项应急预案模板附件C 现场处置方案附表01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表02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表03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附表04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附件A综合应急预案模板一、总则1. 编制目的2. 编制依据3. 适用范围4. 应急预案体系5. 应急工作原则二、项目危险性分析1. 项目概况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组织体系2. 指挥机构及职责四、预防与预警1. 危险源监控2. 预警管理3. 信息报告与处置五、应急响应1. 响应分级2. 响应程序3. 应急结束六、后期处置七、保障措施1. 通讯及信息保障2. 应急队伍保障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4. 经费保障5. 其他保障(经费、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后勤)八、培训与演练九、奖惩十、附件1. 应急预案备案(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2. 维护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3. 制定与解释(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4. 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附件B专项应急预案模板一、风险及危害程度分析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组织体系2. 指挥机构及职责四、监控与预警1. 危险源监控2. 预警管理五、信息联络与报告六、应急响应1. 响应分级2. 响应程序七、风险事件处置措施八、应急保障1. 应急队伍保障2. 应急物资、设备保障附件C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三、应急处置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