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PPT2 人教课标版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PPT2 人教课标版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34 56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图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1234 56
(1)不同的阶段,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过程是 。
(2)麦哲伦是
(国家)的航海家。
年他的船队从

发,渡过
洋,绕过
洲南端,进入
洋;后又经过印度
洋,绕过非洲南端
角返回,成功地绕地球一周。
(3)早在
年,著名的航海探险家
1234 56
解析: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 15 世纪以前, 人们靠海吃海,就近航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观点;第二阶段是 15 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远洋航海技术与理论逐渐成熟,各大洲国 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挡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逐步打破,人们认识到海洋 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第三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深化了对海 洋的利用,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海 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 节器;第四阶段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认识到海洋是 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 宝贵财富。 答案:C

1.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我国 城镇化 研究主 要集中 在预测 城镇化 速度和 趋势上 ,而对 城镇化 过程中 公共政 策的负 面影响 则明显 被忽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十分危 险。听 老人们 说,这 个高台 从来就 没行人 能上去 过,上 去的人 从来就 没有能 活着回 来的。
结合材料探究: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蛟龙号”海底探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提示:对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环境和海 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另外还可进行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 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2)由此可以推断人类对海洋认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提示:由“蛟龙号”的潜水实验可以看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由浅 海到深海的发展历程。 (3)人类对深海的探测研究意义在哪里? 提示:深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通过对深海的研究可以增加人们对 海洋的认识,以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
就进行了一次横渡大西洋
的远航,他从
出发一直西行,目的是去

等东方
国家。他坚信地圆说,认为目的地虽在欧洲东方,一直向
航行也可
到达,结果成功地发现有美洲大陆。有趣的是,第一次航行共用了 37 天到达
美洲,次年再去美洲,仅用了 20 天就到达了。原来,第一次是逆着
(填洋流名称)航行的;第二次是顺着

航行的,因而时间
4.当今社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可 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谋求的最优先目标。这也促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了 质的飞跃。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思考讨论 1.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什么地方?
提示: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2.人类开发利用了哪些海洋资源? 提示:主要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空间 利用(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等。

5.娄机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对是非 曲直, 他当面 判断, 事后从 不再说 ;赞人 全面, 不遗漏

6.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7.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通过大洋观测计划,人们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 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进入 21 世纪,科学界正在全面开展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的 研究。
(5)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海洋已成为 21 世 纪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探究人类认识海洋的大事件
●问题导引●
2013 年 6 月 17 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16 时 30 分左右从南海一冷泉 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 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7 062 米,对 潜水器 289 项、水面支持系统 24 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逐一验证,开展 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算作业内容, 取得了地质、生物、沉积物样品和水样,并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海底影像资 料。
1968~ 深海钻探计划 1983 年
1957~ 1965 年
1925~ 1927 年
1902 年
1872~ 1876 年
1768~ 1779 年
国际印度洋考察
德国“流星号”的南大西洋调查
第一个国际海洋科学组织
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被认为是现代海洋学研究开始 英国人库克四次海洋探险,首先完成了环南极航行,并最早进行了海洋 科学考察,获取了第一批关于大洋深度、表层水温、海流及珊瑚礁等 资料
缩短了许多。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后一条航线去美洲经商。
1234 56
解析: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历史知 识。 答案:(1)不断发展变化的
(2)葡萄牙 1519 西班牙 大西 南美 太平 好望 (3)1492 哥伦布 西班牙 中国 印度 西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 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一、人类认识海洋的历程
1.15 世纪以前,人类对于海洋与陆地关系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圆 地方”,认为陆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
2.1405~1433 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 海之壮举。自 15 世纪末开始,世界迎来了大航海时代。
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深化了对海洋的利用。战争时期,海洋成为 屯兵、作战的重要场所;战后海洋又成为食品基地、油气开发基地、旅游娱 乐基地和仓储等空间利用基地。随着海洋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海洋成为世 界列强争夺的重要阵地。人们由此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 间。
1234 56
4.人类对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天圆地方”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是
()
A.15 世纪以前 B.16 世纪以前
C.公元元年
D.公元前 3 世纪
解析:15 世纪以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主要是“天圆地方”占主导地位。
答案:A
1234 56
5.首次实现海洋环球航行的是( ) A.葡萄牙人麦哲伦 B.葡萄牙人达·伽马 C.意大利人哥伦布 D.中国明代郑和 解析:人类认识海洋的重大事件有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壮举,达·伽 马开辟了印欧航线,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 答案:A
【例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各海峡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巴士海峡 (2)在澳门回归时,有人乘海轮从澳门经悉尼、惠灵顿至布宜诺斯艾利 斯。有关他遇到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南海经历了台风袭击 B.一路均顺风顺水 C.从惠灵顿到南美洲一段顺风顺水,其余均逆水而行 D.沿途依次经过菲律宾—东澳大利亚暖流—惠灵顿—西风漂流—德 雷克海峡

8.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第二节 人类对 海洋的探索与认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405 年,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1492 年,哥伦布横渡 大西洋;1519 年,麦哲伦开始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时至今 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依然没有停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都做了什么呢?意义何在?
1.知道人类 对海洋的探 索历程。 2.举例说明 海洋对人类 科学研究的 贡献。
●名师精讲●
细数人类认识海洋的大事件
时间 历程
1994 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世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引入一个新 时代
1993 年 决定实施“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研究计划”
1985~ 1994 年
联合国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发起“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计划”
1971~ 1980 年
国际海洋考察 10 年
1519~ 1522 年 1498 年
1492~ 1504 年
1405~ 1433 年 公元前 7~6 世纪
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世界大洋是连续而相通的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开辟了印欧航线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标志着大航海时期的到来 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并绘制了《郑和航海图》 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浮在茫茫大海之中

3.安南提交的报告如果能够得以通过 ,日本 就有希 望获得 常任理 事国席 位。对 此,曾 经深受 日本军 国主义 之害的 中、韩 等邻国 存有很 深的疑 虑。

4.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 子老师 时,向 皇太子 陈说正 直道理 ,并上 密奏章 陈述 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 训练检 阅军队 。
解析:第(1)题,马六甲海峡位于南海与安达曼海之间,白令海峡沟通北 冰洋与白令海,德雷克海峡沟通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巴士海峡沟通南海与 太平洋。如图甲所示。第(2)题,澳门回归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航线经过 的南海区域不可能有台风。
答案:(1)如图甲。 (2)D
图甲
1234 56
1.下列有关人类认识海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海洋最早的认识是“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B.15 世纪末开始,迎来了大航海时代,人们逐步形成了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 要通道的认识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识到了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D.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 的宝贵财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