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1PPT课件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1PPT课件
(4)DSA设备:
(5)造影方法:
① 右心造影: 适用于:三尖瓣疾病,法洛氏四联症,
肺动脉疾病,腔静脉梗阻性疾病
右 心 室 造 影
② 左心造影: 适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 心室间隔缺损,永存房室共道,左心室病变
左 心 室 造 影
③ 主动脉造影:
主要适用于了解主动脉本身的病变:主动 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与肺动脉或主动脉 与右心室的异常通道(PDA等)
四、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
(一)体型:
(1)横位心: 矮胖,胸廓宽, 膈肌高,心纵 轴及水平夹角 <45°,心胸比 值略>0.5。
< 45 °
(2)垂位心: 瘦长,胸廓窄, 膈低,夹角 >45°,心胸比 值<0.5。
> 45 °
(3)斜位心: 适中,心呈斜位, 心腰平直,介于 横位心和垂直心 之间。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பைடு நூலகம்室
4、左侧位
❖ 心前缘 上段:右心室漏斗部、肺动脉主 干、升主动脉
下段:右心室前壁
❖ 心后缘 上中段:左心房 下段:左心室、下腔静脉
心后食管前间隙:心后下缘、食管与膈之间 的三角形透明间隙。
升主动脉 肺动脉主干 右心室漏斗部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二、肺血管正常影像 组成: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 ❖ 肺动脉
主 动 脉 造 影
④ 冠状动脉造影: 主要用于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左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大血管的 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表现:
1、正位(后前位)
❖右心缘——两段 上段: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总和投影 下段:右心房
❖左心缘——三段 上段:主动脉结 中段:肺动脉段(心腰) 下段:左心室 (相反搏动点,左心耳,心包脂肪垫)
MRI 黑血技术
ASD
右心房 左心房
房间隔 左心房
心肌标记技术(分 析心肌壁运动的无 创方法)
右
冠
状
左
动
冠
脉
状
动
脉
MRI冠脉造影
五、心血管造影:
(1)造影剂: 要求浓度高、毒性小、粘稠度低
(2)压力注射器 : 一般要求15∼25ml/秒
(3)快速连续摄影设备: ①快速摄影 ②电影摄影 ③磁带录像
正位
2m
左侧位
二、超声心动图检查:
(1)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与搏动,了 解心脏舒缩功能和瓣膜活动显示心血管内的血流状 态。
(2)主要分为三种检查方式:
❖ M型超声: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力
❖ 二维超声:基本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 力,能实时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连续关系
❖ 彩色多普勒:对心血管内血流方向、速度和状态 进行显示
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二尖瓣波群)
RV
LV
LA RA
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四腔心切面)
RV
LV
LA
二维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V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V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
ASD
R V
L V
RA
LA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
三、CT检查:
❖ 心包疾患(缺如、畸胎瘤、增厚、积液等 ) ❖ 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特发性心肌病等) ❖ 心脏肿瘤(粘液瘤、心肌肿瘤) ❖ 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瓣膜病变) ❖ 大血管疾患(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肺动
=45 °
(二)呼吸运动和横膈位置: ❖ 深吸气时膈肌下降,心影变狭长 ❖ 深呼气时膈肌上升,心影呈横位
(三)年龄:
婴儿期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容易受其它因素 影响,不能较精确的用心脏测量方法来估 计是否增大,很大程度上需凭借经验。 老年后主动脉可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扩张 和伸展右心缘升主动脉突出于上腔静脉之 外,有时一误诊为肺内肿块。
❖心后缘:上段:左心房;下段:右心房。 心后间隙(心后区):心后缘与脊柱之间 的透明区域。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3、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心前缘 上段:右心房 下段:右心室
心前间隙近似于长方形
❖心后缘 上段:左心房 下段:左心室
主动脉窗:主动脉弓下方的透亮区,其内 有气管分叉、左主支气管和左肺动脉。
右下肺动脉宽度小于15mm
右下肺动脉
正常肺动脉造影
❖ 肺静脉 右室→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左房
正常肺静脉造影
三、心脏和大血管的搏动
1、心脏搏动是多因素运动状态的综合 2、心脏大血管搏动强度因部位而异 ❖ 左心缘:心室 6~9mm,主动脉 5~6mm ❖ 右心缘:肺动脉 3~4mm,心房 1~3mm
➢ 心包脂肪垫:肥胖人的左心膈角为脂肪垫充 填,呈密度较低的软组织影。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右心房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相反搏动点 左心耳
左心室 心尖 心包脂肪垫
2、右前斜位(第一斜位)
❖心前缘:自上而下由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 肺动脉、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前壁下端构 成;心前间隙呈三角形,上宽下窄。 心前间隙(胸骨后区):心前缘与胸壁间 的透明区域。
四、MRI检查:
多参数、多方位成像,显示心腔、室壁、 室间隔、 瓣叶、乳头肌及腱索
利用黑血、白血及标记技术能清晰地显示 心脏的解剖,判断活体心肌功能,常用于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心肌病、心包 疾患、心脏肿瘤及主动脉瘤等
冠状动脉成像能清晰观察冠脉的狭窄情况
ASD
RA
L V
LA
MRI 白血技术
➢ 相反搏动点:透视下左心缘中段(肺动脉段) 与下段(左心室段)的搏动方向完全相反, 呈“跷跷板”样运动,所以把两段的交界处 称相反搏动点,它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 一个重要标志。
★相反搏动点上移提示左心室扩大
★相反搏动点下移提示右心室扩大
➢ 左心耳:左心室与肺动脉之间长约1.0cm的 一段,正常时与左心室不能区分。
脉栓塞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T 增强检查
RV RA
LV LA
RV
RA
LV
LA
心包积液 (上图)
心包钙化 (下图)
RV
RA
LV
A
S
LA
D
正常心脏
房间隔缺损
MSCT 冠状动脉成像
RCA
LCX
LAD
正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
正常右冠状动脉(RCA)
右冠状动脉(RCA)狭窄
右冠状动脉支架
➢ 检查方法 ➢ 正常影像学表现 ➢ 基本病变 ➢ 常见疾病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透视:多体位、动态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轮 廓及搏动情况。不作为常规应用。
2、摄片:平静呼吸时屏气 ;常规四位摄片: 正位(后前位):靶片距离—2m 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向左旋转45~60 °, 食道吞钡 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向右旋转60° 左侧位:食道吞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