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黑色部分为原书摘抄,蓝色为感受与点评,红色为疑问,紫色为灵感或思考随时准备对所面对的各种观点和主张进行评估,以便确定什么样的信念最适合我们已经形成的准则;不断发展我们用来提高对周围世界进行解释的阐释,积极探索对所提供的阐释可能质疑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便更有效的做出决定和选择。
点评:这段话告诉我们面对决定和决策的时候给如何做才能有更多的把握。
有感:当我们为一些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真的需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么?我们所提出的疑问本身有没有存在问题呢?或许在提出问题之前对问题本身的思考更有助于我们找到事情的真相。
思考一个简单的例子,要素之一是目标,标准之一是清晰性。
问题:什么是智力的毅力?什么又是智力的诚实性?有感:进入一个行业等于进入一个学科,从行业中的关键词汇入手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或许可以按照这样的流程:词汇--概念--案例--思路--方法--实践思考:或许我们现在的培训已经进入一个误区:要么纯精神鼓励,要么纯实战。
如果把一个行业当做一个学科来看待,又该如何入手呢?对某个问题开始进行批判性思考过程的一个好方法,通常是在你看到或者听到问题的任何介绍之前,先自觉地思考这个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你在思考的时候,考虑自己的想法,以使自己更好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需要有理智。
问题:什么是理智? 批判性思维是反思性的。
冋题:什么是反思? 批判性思维需要标准。
问题:标准从哪里来?有感:我的看法从何而来?是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如果是独立思考又是基 于哪些事实做了哪些推理?批判性思维是真实的。
只有在你解决真实问题而不是假想问题的问题时,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才会开始 起作用。
在猜想谋杀小说的结局中提高技能,不可能帮助你成为一名真正的侦探。
在谋 杀小说中,提供了所有的线索,凶手只是角色之一,并且某些人(作者)已经 知道了凶手的身份。
在犯罪调查中是不会这样的。
这也说明了我们在看一些电视或者电影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批判片中的 毕竟你对片中人物的处境了解的很多,而且不会有身临其境的压力。
理智的参照物或许是社会的相关规则以及身边人的感受。
批判性思维包括三个部分:首先,需要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能够指向事情的本 质;其次,需要努力用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第三,需要我们相信我们推理的 结果。
一个问题是否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问题的态度。
尽管问问题对开始批判性思维很重要,但仅仅问问题是不够的;问题需要回答 (或者至少是解决它)。
通常,我们提出问题后只是担心,或是折磨自己,甚 至推迟行动,而不是通过思考去试着解决它们。
点评:还有一些人提出问题后只是等着别人来帮忙解答。
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权利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因为你在不断的接受别人的意 见或者答案的时候,可能已经迷失了自我。
推理本身是以充分的理由为基础得出结论的。
因此,好的推理是以充分的理由 为基础得出结论,并且对所有相关因素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关因素包括所得结 论的意义、推理所基于的假设、所用理由的准确性、可选择的方法,以及大量 的其他因素和标准。
有感:个人情感的大量掺杂或许是我们不相信自己推理结果的其中一个因素。
有感:尽量少用结论性的语言,而且结论不能用来证明结论本身 希望对方接受你的观点的同时,最好有基本的理由说明,而不是直接抛出自己 的观点,没有太大的意义。
点评: 人物, 有感:大多数人都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对待,但是同时我们又认为自己应当受到特殊对待。
不做出判断我们就不能生存。
我们一直在做判断,不论我们是否知道。
接受真实的人是以对他们的感情和反应是什么来做出正确的、清晰的、相关的判断为先决条件的。
这就是接受真实的人,而不是把偏见强加给他们。
一些人把这些反馈看做是否定的,但是你不必这样看。
相反,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如果你能使自己远离否定,你就可以解放自己,去寻找反馈中包含的事实的核心。
很显然,你有自由接受或拒绝别人对你或你的工作的判断。
有感:当别人对你或者对你的工作做出评价的时候,基本都是带有个人情感的言论,有些时候肯定也会比较尖锐。
我们是直接无视还是需要仔细听完对方的陈述呢?在对方发火的时候不要试图解释,但更不能以暴制暴,就是也以对方的态度回敬,这样的话可能将事情陷入僵局。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听完对方的陈述,然后对其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哪些是有价值的反馈哪些是没用的抱怨,对于有价值的反馈最好是认真思考下是不是自己确实存在问题,这样事情应该更容易解决一些。
因为判断并不会束缚你,所以你可以从中选择学习什么;你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的事情;你也可以对你的工作和思维方法有所了解。
有感:这里其实也阐述了一个道理:你的人生不是别人眼里的人生,需要你自己来把控。
一些情感能够妨碍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某些情感状态也会有助于批判性思维,对真理的热爱就是一个例子。
点评:看来情感并不都只是妨碍呢。
不管浪漫与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爱一个人就是看这个人实际上是什么样的, 尊重他的生活。
要爱一个人,不要只是爱这个人的表象,而是要接受真实的这个人。
爱一个人确实能够帮助你看清楚那个人是谁,以及你和他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情感来得到重要的信息。
问题:问题如何被归类?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部分,批判性思维中最困难的技能之一是要学会注意到一个你应该问的问题,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
点评:很多时候不光是要斟酌问题,更要斟酌向谁问。
我们思考的方式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为了弄清周围发生的事情而日渐形成。
这些模式可能是有效的,但也可能会功能失常。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有可能的是模式的改变:在一些范围有效,在其他范围无效,在很多时候又是混合的。
我们每个人都处于自己经历的中心,都生活在自己的情感、痛苦和喜悦、想要的东西和害怕的东西中。
不管是否知道,我们生活在塑造自己的人生和态度的经历中。
我们如何思考影响着我们的经历,反过来,经历又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
当进行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时,他们会对事情的性质做出判断,但这些判断是基于愿望的或者仅仅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思考。
自我中心妨碍了从最深的到最肤浅的各个水平的批判性思维。
它妨碍了移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听说你因为我的批评而生气,那你理解我所说的那些话么?” 评价一个人观点的最普遍的方法是,首先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和自己的观点一致, 然后给出赞同或反对的理由。
我们倾向于那些符合我们观点的证据。
要使我们怀疑已经相信的事情,需要很多证据,但是要使我们确信它,只需要很少的证据。
点评:当客户对现有的品牌产生信赖的时候,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可能需要大量的事实来证明。
对每个人来说,个人经验都是有限的。
如果从个人经验出发得出结论,超出了我们所熟悉的内容,就可能得出歪曲的结论。
往往自己的经验比听到的100其他人的经验所受的影响更大。
有感: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要努力分辨哪些是对我们非常有用的概念而哪些是为了说明这些概念而阐述的说明,对于一本书来说,提炼其中的重点内容比笼统的阅读更有效。
害怕或是高兴本身并不是思维。
但是,你的概念又一次对你所害怕的或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我们的情感不在我们的直接控制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处理自己的概念理解来间接地影响它们。
你可以调整自己对公众言论的概念理解,并且努力分析为什么你会害怕;你可以承认并且尊重产生的恐惧;你可以调查恐惧的根源是什么,与它的什么关联会产生恐惧,并且建立新的关联。
点评:批判性思维提醒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哪怕是很平常的问题,都不能过早的下结论或者轻易的下结论。
至少在有限的条件下掌握更多的情报在决定。
在自己直觉不是很敏锐的时候,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发生。
点评:当你尝试开始重新思考并解释一些在你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概念的时候,你已经在开始尝试批判性思维了。
之所以把它叫做结论,是因为它不是绝对或假定的观点,它是人们推理的结果, 是以一些证据为基础的。
现在,它会把你引向另外两个问题:“既然结论是以证据为基础的,那么作为基础的证据时准确的吗?”“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时充足的吗?”就这样推论使你的批判性思维过程深入下去。
推理的要素:1。
目标,无论我们何时推理,都有一个目标。
2。
有待解决的问题(问题、题目、论点、有待解决的问题),不论我们何时推理问题,我们总要努力回答某个问题、处理某个问题。
有感:有人写的文章我们看来看去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就是因为作者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自己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导致抓不住重点。
同样,有时候我们会在听对方发言的时候忍不住想问:“你想说什么?” 是一个道理。
3。
假设(背景理论、什么是假定的或者认为什么事正确的、设想)无论你何时推理问题,都必须有一个开始。
你不可能“在起点开始”,因为没有起点。
你要从你的假设开始。
你的假设包括在你思考问题时认为正确的每件事。
点评: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深信不疑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警惕了,为什么我们如此相信这个结论?这个结论经过验证么?如果是从我们信任的人听来的结论,那么我们为什么这么信任别人所说的话而不自己亲自去验证呢?有感:不要试图用听来的真理去游说别人。
我们不需要停止假设,我们需要作出合理的假设。
4。
意义和结果(结果是什么、付出了什么、有益于什么)正如推理要从某处开始,它也要在某处结束。
在它结束之外的领域构成了你推理的意义和结果。
5。
资料(数据、证据、观察资料)无论你何时推理,你都会使用资料。
如果你了解资料,但是你不了解资料的意义,你可能会被现实严重的误导。
、6。
概念(组织思想、范畴)所有的推理存在于概念中。
问题:什么是概念?概念的特性是什么?如何判断概念的真假?点评:概念就是自己尝试对一些已知事物的定义的表述。
冋题不是你是否使用概念,而是你是否意识到你正在使用的概念。
有感:当我们尝试对一些事情作以分析的时候,我们会自然的引用很多的概念来对事情加以说明,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这些所谓的概念来源于何处。
7。
结论,解释(推论、解答、做出决定)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解释它,得出结论。
总是会问这样的问题:“你如何解释这件事?”“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看着人们的脸,然后把看到的样子解释为愤怒,也可理解为对我们愤怒。
我们很容易在那个结论中被误解。
点评: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相貌的时候,如果对方长相比较凶恶的话,我们经常会自认为这个人就是很凶恶,在没有经过验证的基础上就轻信了自己的结论,这个就是被资料误解的最普遍的例子。
最曰有感:这和一些庸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点(判断标准、看法)“我是以什么观点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把观点作为推理的一个要素就是表明不存在“没有观点”的推理。
所有的推理都在某种观点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