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工作的指示精神,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立足小麦全产业链产业优势,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聚力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物流、副产品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充分集聚区域创新要素,全面提升产业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水平,构建以小麦全产业链、畜禽养殖、蔬菜生产为主线、以绿色循环可持续为方向、以农牧结合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具有可复制、
- 1 -
可推广、示范带动效应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到2020年,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建设规模15万亩以上,产业园产值达到全区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一)技术创新目标。
依托产业园现有的国家小麦加工专业分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院士工作站、X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产业园科技创新硬件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群。
加强产业园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持续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团队。
围绕小麦全产业链综合开发技术需求,在小麦良种繁育、高产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蔬菜无害化生产、农副产品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产业发展目标。
培育集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高效种植、健康养殖、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商超餐饮、废弃物综合利用、新能源于一体的、绿色全封闭循环可持续的、融合一二三产发展的全新模式,培植特色高效的农业产业集群,结合沿黄生态农业开发,全面带动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
(三)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通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提质增效;通过绿色循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 2 -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示范推广,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四)建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引领区。
依托我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区。
建成生产要素、科技装备聚集的展示区。
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运用现有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装备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集成区。
(五)建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
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六)建成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
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