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上学期表演游戏教案

中班上学期表演游戏教案

表演游戏《小猴卖“O”》第四次活动指导:1、教师请一组幼儿为大家表演,其他幼儿认真观看并想想:你觉得谁表演的好?好在哪里?如果是你表演的话,你要如何表演。

2、幼儿再次进行角色对话的练习(引导幼儿根据角色需要的东西表现不一样的神情和动作,并配上人物对话)。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还有谁来到小猴的商店里来买“O”,分别是什么东西?并让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创编进故事里。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在本组内协商讨论要怎样进行创编故事并表演。

5、游戏结束,幼儿收拾玩具并评价。

8、活动延伸——请幼儿在区角活动时继续创编故事进行表演。

十月份表演游戏:《看瓜》第一次活动:(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掌握角色对话,学习运用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

2、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能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3、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1、头饰、道具若干2、搭设简易舞台3、事先请三名幼儿排练戏剧《看瓜》(三)、活动指导:1、讲述故事《看瓜》,之后结合故事提问:故事中有谁?他们要去干什么,它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2、师结合手偶表演第二遍讲述故事。

组织幼儿学习台词。

(重点抓住角色的不同神态学习对话)。

3、观看表演〈〈看瓜〉〉,初步让幼儿了解该故事的整个表演过程,通过提问掌握角色的出场顺序。

4、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表演,幼儿简单评价: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鼓励幼儿下次参加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表演区投放〈〈看瓜〉〉的表演材料,供幼儿表演。

第二次活动:(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掌握角色对话,学习运用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

2、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能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3、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1、头饰、道具若干2、搭设简易舞台(三)、活动指导:1、回忆上次活动,观看表演,交代观看表演的要求。

2、幼儿看表演,学说角色间对话。

(1)、完整表演。

(2)、提问角色表演出场顺序。

(3)、分段表演,学说语句。

(复习用不同的语句表现有关角色的对话)(4)、学习角色的不同神态、动作。

3、出示表演道具,布置场景,幼儿尝试表演。

(1)、以小组的形式轮流表演,并根据每一次的表演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2)、请表演得好的幼儿表演。

4、结束活动,鼓励幼儿平时在表演区参加表演。

第三次活动:(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掌握角色对话,学习运用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

2、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能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3、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1、头饰、道具若干2、搭设简易舞台(三)、活动指导:1、出示头饰,引起回忆,交代观看表演的要求。

2、幼儿看表演,复习角色间的语句及神态。

(1)提问角色表演出场顺序。

(3)边表演边引导幼儿复习角色间的对话。

a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对话。

B重点学习角色的不同神态、动作。

3、出示表演道具,布置场景,幼儿进行表演。

(1)、分小组进行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并根据每一次的表演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2)、集中请表演得好的幼儿表演。

4、结束活动,鼓励幼儿平时在表演区参加表演。

第四次活动:(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掌握角色对话,学习运用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

2、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能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3、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和收拾游戏材料的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1、头饰、道具若干2、搭设简易舞台(三)、活动指导:1、直接引出本次游戏的主题:《看瓜》。

共同回忆上次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的办法。

2、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

(1)分小组进行游戏,小组成员互相要合作、帮忙。

(2)要正确使用道具,共同维护表演的秩序,做个文明的观众。

3、根据幼儿的意愿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幼儿进行表演。

(1)分配表演道具,小组共同布置表演场地。

(2)教师观察孩子们分配角色、合作表演的状况,适时介入指导。

(3)集中请表演得好的幼儿表演。

4、结束活动,根据今天的表演情况,幼儿进行自评,教师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

(鼓励幼儿平时在表演区参加表演。

)十一月份表演游戏:《三只蝴蝶》第一次游戏:一、教学要求:1、多次感受故事“三只蝴蝶”,在此基础上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对表演有个完整的印象。

2、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熟悉故事,学习对话,学会了蝴蝶飞、花儿摇动的律动;2、物质准备:布置好场景、准备表演用的相关道具:角色头饰、背景图。

三、游戏指导:1、出示蝴蝶头饰,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它可以用来玩什么游戏呢?老师与幼儿一起复述故事的内容和对话。

2、师与幼儿一起复习故事内容,讲到对话部分时,让幼儿一起说。

让幼儿学习对话部分,注重语气,语调。

根据人物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进行语言的训练。

3、幼儿分组游戏:一部分幼儿玩角色游戏,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一部分幼儿玩表演游戏:4、要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

(用头饰或用纸偶表演),在活动中大胆表演,与同伴分工合作,遵守游戏规则。

5、幼儿布置游戏场景,分组游戏,老师指导。

6、集中幼儿:讲评游戏的情况。

7、老师与孩子共同收拾玩具,材料。

第二次游戏:一、活动目的:1、在多次感受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蝴蝶、花儿的对话。

2、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

3、萌发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熟悉故事,学习对话,学会了蝴蝶飞、花儿摇动的律动;2、物质准备:布置好场景、准备表演用的相关道具:角色头饰、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头饰、道具,介绍游戏场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回忆故事的内容和角色间的对话。

3、提出表演要求:注意区分蝴蝶和花的不同语调。

4、幼儿按意愿选择场地,扮演角色。

5、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表现角色特征的情况。

6、评价:表扬能用不同语调表现角色特征的幼儿。

第三次游戏:一、活动目的:1、在多次感受和初步学句的基础上,要求幼儿初步会表演。

2、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要求声音响亮,语言清楚。

3、基本上掌握语言表现手段和非语言表现手段。

二、活动准备:布置好场景、准备表演用的相关道具:角色头饰、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1、请一组幼儿表演,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与幼儿一起回忆故事的内容和角色间的对话。

3、提出表演要求:注意区分三只蝴蝶分别用的不同语调、动作、表情。

4、幼儿按意愿选择场地,扮演角色。

5、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表现角色特征的情况。

6、评价:表扬能用不同语调表现角色特征的幼儿。

第四次游戏:一、活动目的:1、在一边感受一边学习表演的基础上,人人初步会表演。

2、表演时声音响亮,大胆表演,激发自信。

二、教学准备:准备六组道具、头饰。

三、活动过程:1、出示道具等物,引出游戏。

2、幼儿学习表演:1)、示范表演: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要求幼儿认真观看,看后说说谁表演的好,为什么?2)、集体学习体态语和幼儿表演的好的地方,鼓励幼儿表演时声音响亮。

3、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商量分配角色,不争抢道具;表演时声音响亮,动作大胆表现。

4、结束游戏:鼓励幼儿的表现,激发幼儿下次表演的欲望。

十二月份表演游戏:小龙奇遇记第一次活动指导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说说“小龙奇遇记”的过程。

2、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表演戏剧。

3、懂得偷懒的人不被人喜欢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1、剧中角色的木偶形象及头饰,裤子、牙刷、汤匙等道具。

2、准备简易木偶台、舞台布景。

三、活动过程;1、导入:展示图片、玩具导入故事。

2、结合图片、玩具讲述故事。

3、讨论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小龙早上起床时说了什么?裤子听到后是怎么做的?小龙刷牙时又说了什么?牙刷听到后是怎么做的?小龙吃饭时又说了什么?汤匙听到后是怎么做的?4、分段理解故事,并理解对话,鼓励幼儿学习对话。

5、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角色的对话。

第二次活动指导一、活动目标:1、学习表演故事,通过扮演故事角色,感受故事表演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和文学作品的兴趣。

2、在表演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的能力。

3、培养爱惜玩具材料的好习惯,用后会整理、收拾好。

二、游戏准备:1、剧中角色的木偶形象及头饰,裤子、牙刷、汤匙等道具。

2、准备简易木偶台、舞台布景。

三、游戏指导:1、出示道具,认识道具的运用,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里面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复述故事情节,幼儿分组扮演角色,填补故事中的对话。

3、引导幼儿复习故事动物的出场顺序。

4、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为大家表演,其他幼儿认真观看并想想:你觉得谁表演的好?好在哪里?如果是你表演的话,你要如何表演。

5、教师提出表演要求,幼儿学习表演:(1)大家要合作表演,特别是要关注角色的出场,角色之间的配合以及游戏结束后共同收拾。

(2)一种角色多人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要大胆地把角色的动作、对话表现出来。

6、结束游戏:收拾道具,分享表演的乐趣。

第三次活动指导一、游戏目标:1、通过进一步扮演故事角色,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

2、在表演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的能力。

2、学习运用不同的语句、表情、动作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二、游戏准备:1、剧中角色的木偶形象及头饰,裤子、牙刷、汤匙等道具。

2、准备简易木偶台、舞台布景。

三、游戏指导:1、教师请幼儿一起复述故事,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2、引导幼儿说说故事角色的出场顺序。

3、幼儿进行角色对话的练习(引导幼儿根据角色需要的表现不一样的神情和动作,并配上对话)。

4、请上次表现有进步的幼儿上台为大家表演,其他幼儿认真观看并想想:你觉得谁表演的好?好在哪里?如果是你表演的话,你要如何表演。

5、提出本次的表演要求:要求大胆地运用不同的语调、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共同布置游戏场地,收拾道具。

6、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一些胆子小的幼儿积极参加,用响亮的声音与别人交流。

7、游戏结束,幼儿收拾玩具并评价。

第四次活动指导一、活动目标:1、通过改编故事,学习创造性表演《小龙奇遇记》。

2、体验创造性表演的乐趣,培养创造能力。

二、游戏准备:1、剧中角色的木偶形象及头饰,裤子、牙刷、汤匙等道具。

2、准备简易木偶台、舞台布景。

3、百宝箱(内装供幼儿替代的物品)三、游戏指导:1、回忆上次表演游戏的情况,提出不足之处。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让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创编进故事里。

3、学习创编一些改编后的故事的对话,请一些大胆、能力强的幼儿示范表演。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在本组内协商讨论要怎样进行创编故事并表演。

5、游戏结束,幼儿收拾玩具并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