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分区(北片)市政、路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投标书X X省工程勘察院二〇〇六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3)(一) 场地概况 (3)(二) 勘察方案编制的依据及原则 (3)(三)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四)拟建建筑物基础初步分析 (7)(五)勘察工作量布置 (8)(六)预期成果 (12)三、投标文件 (15)四、报价表 (19)五、投标单位介绍 (22)六、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简历表及人员配备表 (28)七、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0)八、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组织措施 (31)(一) 质量保证体系 (31)(二) 质量目标 (31)(三) 工序管理 (31)(四)施工进度 (32)xxxxx分区(北片)市政、路桥工程地质勘察投标书一、工程概况仁皇山分区位于xx市中心城区北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北片是以规划中的城市文教区、长田漾自然湿地区为主,集居住、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域。
本项目位于xx市仁皇山分区北片,包括仁北路、高教路、德清北路及垄山北路。
勘察区域交通位置详见图1。
拟建工程规模一览表表1图1勘察区域交通位置图二、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一) 场地概况勘察场地北邻长田漾、外环北路,东至太湖路,南接三环北路,西起青铜路、仁北路。
北西南三面环山,区内以湿地、农田为主,东侧及西北侧分布村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可判定其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勘察为乙级岩土工程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二) 勘察方案编制的依据及原则1、勘察方案的编制依据A.《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行业标准);B.《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行业标准);C.《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行业标准);D.《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行业标准);E.《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 (XX省标准);F.《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行业标准);G.《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国家标准);H.《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国家标准);I.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4-92)(行业标准);J.《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国家标准);K.《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行业标准);L.《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国家标准);M.《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XX省标准)。
2、勘察方案的编制原则(1) 勘察方案及其预期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满足拟建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的要求;(2) 在确保技术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分析利用邻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建筑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合理布置勘察工作量,力求体现经济合理性。
(三)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太湖湖相堆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8~3.6m。
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我院在附近场地(仁皇山新区1#地块E、F区块岩土工程勘察)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划为8个工程地质层,其分布规律详见表2。
地基承载力参数见表3。
地基土承载力参数表表3xxxxx分区(北片)市政、路桥工程地质勘察投标书地基土层特征一览表工程名称:xxxxx新区1#地块E、F区块表23、场地稳定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加速度区划图》(2001年),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场地类别根据我院在xx地区邻近场地的波速测试成果,结合本场地软土层厚度变化,按上述公式估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υse小于140m/s,场地的第四系覆盖层在6.7~80.0m之间,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场地类别可划分为II类区与III类区。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浅部分布有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及③2层粉质粘土,本场地属对抗震不利地段。
(四)拟建建筑物基础初步分析1、基础及持力层分析根据我院所掌握的附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的特点,对拟建的建筑物的基础方案进行初步分析。
①路基场地浅部分布有性质一般的②层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但其厚度偏小,一般为0.40~1.20m,场地大部分地段缺失。
其下卧层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性质差、压缩性高的软土,局部夹粘质粉土透镜体,局部厚度可达10m以上;④层粉质粘土顶板埋深变化大,厚度变化大,分布欠稳定。
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在50%以上,是路基的主要压缩层,宜为地基处理的主要层位。
②桥基本工程桥梁拟采用钻孔灌注桩,Ф1200mm单桩容许承载力要求在5500KN以上,Ф1500mm单桩容许承载力不小于9000KN。
根据邻近场地的地质资料,可供选择选的桩基持力层为⑨层或⑩层。
采用⑨层含碎石粉质粘土或⑩层风化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一般桩端入土深度不宜小于45m。
而采用⑩层中风化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时,只要保证足够的嵌岩,一般不受桩端入土深度限制。
2、单桩承载力估算以上述的基础初步分析,依据我院邻近场地的地质资料及承载力参数,根据有关规范的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单桩承载力估算,见表4单桩承载力估算一览表表4(五)勘察工作量布置1、勘察目的、任务与重点本次勘察为详勘阶段,目的是为拟建物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要求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工程特征、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地基土的利用、整治、改造提出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分析和论证。
具体任务如下:①查明场地内各段的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②针对路基各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经济的基础方案或地基处理意见,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或软土处理参数。
③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其对建筑材料(混凝土和金属)的腐蚀性。
④判明场地及其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暗浜、暗塘、地下障碍物等),并提出整治建议⑤查明桥位区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风化层厚度,持力层的风化与破碎程度,提供地基的基本承载力,钻孔桩极限摩阻力等参数。
⑥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⑦评价成桩可行性,分析评价施工对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2、勘探孔的平面布置暂按业提供的勘探平面布置图估算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钻孔取土样、原位试验、静力触探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布置钻探取样孔14个,累计进尺700m;静力触探孔6个,累计进尺300m。
路基孔未包括在内。
本次勘察工作量布置根据场地地基土特点,结合拟建物的结构荷载、勘察目的和要求,以及前述地基基础分析和有关规范为主要依据,以控制本工程各拟建建筑物为勘探点、线布置原则。
我院认为,招标文件提供的勘探孔平面布置图尚不能满足本工程勘察要求,若我院中标尚应结合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国家有关规范要求适当增加工作量。
3、勘探孔孔深的确定路基孔:勘探孔深度以穿透软土层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进入下卧硬土层不小于1m。
故一般路基孔勘探孔深为15m。
桥位孔:设计勘探孔深50m,在此深度以浅遇中等风化基岩,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不少于3m,遇灰岩宜适当加深。
4、原状土样取样原则原状土样在钻孔中采取,采用取土器压入法取样。
取样间距,主要受力层2m左右,其余土层3~4m左右。
为确保每个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可靠性及合理性,应保证不同深度的各土层均有原状土样。
并在强风化基岩中取岩样做抗压试验。
5、原位测试重型II动力触探试验:由于强风化基岩很难取到原状土样,为判断其力学性质,对强风化基岩进行重型II动力触探试验,试验竖向间距不大于2.0m 左右。
6、室内土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主要用于土层划分、土层定名、工程力学性质评价及为地基土承载力计算等提供必要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①物理性质指标试验按规范要求,所取原状土样均进行物理性质试验。
试验内容包括: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比、粘性土的液、塑限,粉土及砂性土做颗粒级配分析。
②力学性质指标试验根据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力学性质试验内容包括:固结试验、固结快剪试验。
③固结系数、渗透试验为软弱路基地基处理提供设计参数,在场地范围内取12组土样进行固结系数试验和渗透试验。
④有机质含量测定软土中的有机质,为大中桥和高填土路基地处理提供依据。
7、静力触探试验按照有关规范及静力触探成果实际应用效果,本场地布置了部分静力触探试验孔。
根据随深度变化的试验连续曲线进行地基土层的划分,并根据试验的锥尖阻力及侧壁摩阻力,按相关公式估算地基土桩基承载力参数。
由以基岩作持力层的桥梁桩基础,静力触探不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具体尚应在勘察施工时作调整。
8、测量①定点放样勘探孔(钻孔、静力触探孔)在施工前进行定点放样。
勘探孔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
②高程测定所有勘探孔均进行孔口高程测量,回路闭合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③地下水位测量当勘探施工结束24小时后,统一对钻孔稳定水位进行测量。
9、水质分析为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取2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以上工作量见表5。
勘察工作量表表5(六)预期成果1、文字部分(一)、前言1. 工程概况2. 勘察目的及任务3. 勘察工作依据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5. 高程引侧依据及高程系统(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 地形地貌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3.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4. 地下水4.1 地下水埋藏特征(包括潜水、承压水)4.2 地下水的类型及对砼的腐蚀性判定5. 不良地质现象6. 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三)地基与基础的分析评价1. 地基土承载力参数的确定2. 基础方案分析及选择(包括可行性、基础变形和对环境的影响等)3. 单桩承载力估算(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2. 建议2、主要图件及附表1、各土层特征一览表2、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3、勘探点平面布置图4、工程地质剖面图(或桥位工点图)5、钻孔综合工程地质柱状图6、静力触探成果表7、常规e-p曲线8、水质分析成果表9、土工试验成果表三、投标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舒绍虎是XX省工程勘察院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为xxxxxxxxxxxxxxxxx 。
特此证明投标人:XX省工程勘察院法定代表人:日期: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投标全权代表授委托权书本授权委托书声明,我系XX省工程勘察院的法定代表人,现授权委托为我单位代理人,以本单位的名义参加xx市中兴建设开发公司的工程的投标活动。
代理人在开标、评标、合同谈判过程中所签署的一切文件和处理与之有关的一切事务,我均予以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