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综合练习1.名词解释(1)中药药理学(2)中药药效学(3)中药药动学2.填空题(4)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______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5)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单项选择题(6)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A.麻黄B.当归C.草乌 D.延胡索(7)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8)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4.多项选择题(9)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的研究思路:A.植物药的研究模式B. 中药防治重大疾病如呼吸、心血管、肿瘤的定向筛选C.中药复方研究D.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E. 植物药模式+复方研究5.是非题(10)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 )理由6.简答题(11)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1)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2)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3)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2.填空题(4)麻黄碱(5)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3.单项选择题(6)A(7)C(8)C4.多项选择题(9)ABCDE5.是非题(10)对: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6.简答题(11)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内涵。

单味和某一类药并举,前者说明物质基础,后者形成理论。

2.与临床研究密切结合,提高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

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如药性理论、归经、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治则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概念。

4.中药新药开发。

5.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综合练习1.填空题(1)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2)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_________功能和细胞膜_________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3)单酸味药主要含_________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_________。

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_________。

(4)辛味药主要含_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5)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为主。

(6)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_________和_________成分为多。

(7)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_________的药物。

(8)在中药中,_________、_________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2.单项选择题(9)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A.钩藤B.五味子C.羚羊角D.苦参(10)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A.麻黄B.桂枝C.雷公藤D.黄芪(1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A.NA B.Ach C.5-HT D.GABA E.NO(1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3.多项选择题(13)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中药是A.钩藤B.五味子C.羚羊角D.黄芩 E.苦参(14)大多数寒凉药纠正热证(阴虚证)异常能量代谢的途径是A.阻断β受体B.抑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C.降低红细胞膜钠泵活性D.抑制胰岛素分泌E.抑制食欲(15)大多数温热药纠正寒证(阳虚证)异常能量代谢的途径是A.激动β受体B.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C.促进胰岛素分泌D.增高红细胞膜钠泵活性E.促进食欲(16)对动物或人具有致癌作用的中药有A.槟榔B.千里光C.关木通D.雄黄 E.安宫牛黄丸(17)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天然药物或化学成分有A.喜树B.野百合碱C.靛玉红D.冬凌草甲素E.苦参碱(18)有肾脏毒性的中药、天然药物或成分有A.斑蝥素B.木通C.马兜铃D.粉防己 E.钩藤碱(19)含有马兜铃酸,能引起肾小管坏死的中药是A.关木通B.雷公藤C.广防己D.斑蝥 E.青木香4.是非题(20)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理由:(21)寒凉药大剂量口服后常有胃肠道刺激作用。

()理由:(22)中药长期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

()理由:5.简答题(23)简述温热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24)简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25)简述五味与所含化学成分的关系(26)归经的现代研究(27)简述大剂量使用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和白果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28)简述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毒性(29)简述中药的致突变及致癌作用(30)简述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6.论述题(31)试述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参考答案1.填空题(1)药理作用;药动学(2)垂体-甲状腺轴;钠泵(Na+,K+-ATP酶)(3)有机酸;鞣质;鞣质(4)挥发油;苷类;生物碱(5)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6)生物碱;苷类(7)寒凉(8)独活;青黛2.单项选择题(9)B(10)C(11)A(12)A3.多项选择题(13)ACDE(14)BC(15)BD(16)ABCDE(17)ABCDE(18)ABCDE(19)ACE4.是非题(20)对: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具有兴奋作用。

(21)对,苦寒药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多,具有刺激性。

(22)对:44种中药的研究发现,长期毒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10.3%。

5.简答题(23)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用寒凉药或温热药给动物长期服用后,也观察到类似现象。

寒凉药饲喂大鼠2-3周,可使大鼠心率减慢、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化酶活性降低,并可使尿中17-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氧量降低。

温热药能纠正“甲低”阳虚证模型大鼠的低体温、慢心率和昼夜节律异常变化。

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

(24)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

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口、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温热药附于、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蛇床子、仙茅、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

(25)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甘味药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营养成分为主。

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多。

咸味药主含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

(26)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药理作用和药动学的关系进行研究。

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对429种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归经进行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联系。

具有抗惊厥作用的钩藤、天麻、羚羊角、地龙、牛黄、全蝎、蜈蚣等22种中药均人肝经,显著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中药入肝经率。

2.归经与药动学的关系:分析32种中药与其体内过程的关系,发现无论是从药动学总体情况,还是从吸收、分布、排泄各个环节,均与该药的归经密切相关。

此外,还有学者从微量元素含量、环核苷酸水平及受体学说与归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7)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白果大剂量使用引起中毒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血、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

是因为它们均含有氰苷、氰氢酸,氰苷可水解生成氢氰酸。

氢氰酸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细胞氧化反应停止,引起组织窒息。

(28)木通(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等含有的马兜铃酸在人体内有蓄积性,对肾脏的损害存在剂量-毒性依赖关系,主要特征是引起肾小管坏死。

(29)雷公藤、槟榔、款冬花、千里光、石菖蒲、广防己、关木通、马兜铃、细辛、土荆齐、雄黄、砒霜、土贝母、野百合等均有致突变作用。

雷公藤可使小鼠细胞染色体畸变。

棋榔产地的居民多有嚼食槟榔的习惯,其口腔癌、食管癌及胃癌的高发生率可能与此习惯有关。

槟榔碱对大鼠、田鼠和小鼠均有致癌作用。

千里光含千里光碱,也可诱发大鼠产生肝癌。

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关木通含的马兜铃酸是一种致突变剂,能引起染色体损害,对啮齿类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雄黄、砒霜以及枯痔散、紫金丹(锭)、牛黄解毒丸(片)、牛黄清心片、牛黄镇惊九、安宫牛黄丸等均含有砷的化合物,而砷化物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30)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往往一致。

如解表药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另外,药理作用与功效之间还存在差异性。

一方面,中药药理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与某些中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如苦参具有利尿功效,但未见与之有关的药理作用报道。

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了某些与传统中药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

如葛根扩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以及改善脑循环等心脑血管作用,五味子肝脏保护作用等。

6.论述题(31)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桅子、苦参等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穿心莲、知母、桅子、柴胡、葛根等具有解热作用。

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有中枢兴奋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用寒凉药或温热药给动物长期服用后,也观察到类似现象。

寒凉药饲喂大鼠2-3周,可使大鼠心率减慢、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化酶活性降低,并可使尿中17-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氧量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