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读
写算,
《读写算》
ﻭﻭ:谢炎ﻪﻭﻪﻭ摘要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促使学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种氛围中,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
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谈教学体会。
ﻪﻭ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ﻭ
一、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平等。
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
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ﻪ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
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全身的各个器官利用起来。
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主动思考、会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课堂上首先要生他们学会听。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专心听讲。
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
我在教学中,当一个同学发言后,总是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说的话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找到优点和不足。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
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其次要让学生会用脑去想。
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
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最后要让学生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
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
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
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
ﻪ三、设教学情景,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
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也只会“事倍功半”。
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ﻪ趣味情境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利
用各种新奇的教学用具,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公理一“边、角、边”时,先要求学生用纸皮剪一个边长分别为10cm和15cm,且夹角为45”的三角形。
上课时把自己做好的三角形放到投影机里,然后,把一个学生所剪的三角形又放到投影机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再让他们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所剪的三角形按要求叠起来,他们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三角形重合(全等),然后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会带着问题寻根问底,兴趣盎然。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猜想、总结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诸种素质。
ﻭ不管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过程中都要结合实际,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圆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设问如下,“你见过圆形的东西吗?”“轮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把车轮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椭圆形(鸡蛋形)?”“做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又怎样?”学生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很感兴趣,“心欲求而未得,日欲言而不能”。
为了找到答案,学习进入积极状态,思维最活跃。
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在新教材中,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同学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对的鼓励,表扬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胆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意惊讶的问:“你为什么列成4+4呢?”她说“有4个男孩,4个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
”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
“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
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这幅图还能列出很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挖掘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
从着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可见,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门是有潜力可挖的。
ﻭ五.为学生体验成功的喜乐创设条件
ﻪ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观点,解题方法等方面有无成功之处,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
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ﻪﻭ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手段,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ﻪﻭ读写算| 小娟| 2012/8/714:36:29 |670|学术ﻭﻭ
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顾及别人,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也不会吸纳别人的意见,因此不会与人合作,不会与人交
往。
2.教师方面
ﻪ
ﻪ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思考、表达,忽视对学生倾听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却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ﻭ
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ﻪﻭ
ﻪ
在教学中,我总是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明白别人的意思,说话要大胆,倾听要用心,我们不仅仅要敢说,还要会听,这样的听、说结合才是一个好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关注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而对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却熟视无睹。
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不会倾听、不去倾听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正是这种倾听能力的缺失,致使我们的学生错过了无数次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
那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ﻭ
ﻪﻭ
1.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ﻪﻭ
ﻪﻭ
2.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倾听意愿。
ﻭ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愉悦学生的倾听体验。
ﻭ
4.把握学生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ﻪ
ﻭ
如果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并且每个学生都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
所以,我常常跟学生讲:“听别人讲话是尊重别人,有礼貌的表现。
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聆听,不随便插话,有意见等他说完后再提。
”如果有学生在做小动作,我会悄悄走过去提醒他,或者把手放在嘴边发出轻轻的“嘘”声,或者做一个“Stop”的动作,让每个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听别人讲话,使每个学生在交往中都感受到别人在认真聆听。
参考文献:ﻭ
ﻭ
[1]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ﻪﻭ
ﻪ
[2]斯苗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ﻭ
ﻪﻭ
(作者单位
湖滨新城皂河中心小学)ﻪﻭ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