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对共建活动方案

结对共建活动方案

结对共建活动方案【篇一:结对共建活动方案】xx总公司党支部与xx分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要求以及霞创组办〔2010〕4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结对共建,争创佳绩”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xx总公司党支部与xx分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结对共建为载体,以培育树立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针对共建双方的工作特点,整合共建双方的现有资源,调动共建双方的积极性,打破领域和行业界限,努力争取通过共建活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环三”区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活动原则和总体目标根据“组织调控、平等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互利双赢、优势互补”的活动原则,经过2010集中活动年、2011深化拓展年、2012巩固提高年的3年时间,积极探索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工作互助、资源共享、经验共鉴、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党建工作基础更扎实、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明显、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突出、城乡党建资源整合更优化、共建共享建设得到更有力推进的目的。

三、共建形式(一)组织建设互促。

通过结对共建,找准党建工作的共同点和发展的共赢点,在制度规范化建设上相互促进,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务骨干上相互帮带,在开展党建活动上相互合作,在总结经验上相互借鉴等,共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城乡党组织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要实行双向开放,做到结对党组织联谊活动制度化、经常化,使组织活动场所成为城乡党员共同的活动之家、学习之家、娱乐之家。

县供电公司党组织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上给予基层党组织适当帮助。

村党组织要协助县供电公司党组织建立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在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一线为机关党员干部提供服务岗位和锻炼机会(二)党员干部互动。

每年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学习经验交流会、作形势报告、互通支部工作情况、党课教育、组织参观重点工程或重大项目等形式,召开2次党员组织生活会,以及党员干部结对互访、互学、互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共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互联互动。

探索优秀共产党员交流聘任制度,县供电公司选派优秀的机关党员到所挂村担任经济发展信息员和指导员,崇儒村选派党员代表到供电公司担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对供电企业在行风建设、安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实现供电企业特别是农村供电所行风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开展扶志、扶困、扶技等活动,每年两次以上重点深入到结对村特困党员、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及孤寡老人等群众家中慰问帮扶,同时也能在子女上学、农资供应、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帮助。

真正发挥组织优势、集聚组织资源、扩大组织覆盖、激发组织活力,增加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优势资源互享。

崇儒村党支部将以自身在制度建设、议事程序、群众宣传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为县供电公司机关党支部提供制度规范及宣传发动上的支持,为其制作宣传栏、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和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知识、优质服务进村等;而县供电公司机关党支部将利用自己在经营和资源上的优势,最大限度把单位资源向崇儒村党支部开放,以实现联动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党建生动格局。

同时进行彰显共建亮点,即绿化崇儒村沿溪两岸,建造一条鲤鱼溪,共同打造“畲乡绿色走廊”,建好崇溪公园游廊观光道。

(四)发展规划互谋。

机关党组织结合自身企业系统的优势参与结对村的新农村建设,为结对村进行电网改造安装,和项目产业进村的企业提供用电方面的帮助,推进优质服务进农户,为结对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用电环境。

结对共建机关、村党组织及时收集整理群众普遍关心的最急、最盼而自身又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每半年相互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双方在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让群众感受到结对共建的成果。

五、组织领导(一)明确领导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服务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为了加强结对共建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司领导任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支部委员为成员的共建小组。

具体工作由乡创先办和县供电公司党建办具体负责。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推进共建活动有序开展。

结对双方分别确定1名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具体负责结对共建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对接及有关活动组织等工作。

县供电公司和崇儒村党支部分别指定俞锋、吴永奇同志为联络员,双方要签订一份共建协议,明确共建目标、主要任务、完成时限等,确保工作落实。

(三)培育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相互交流与沟通,发动党员积极参与,共同为党的建设献计献策,根据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结对共建工作。

要及时发现身边的造良好的共建氛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确保结对共建工作取得实效。

【篇二: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实施方案】“双结对”共建活动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二、活动形式和范围“双结对”活动采取“1+1”或“1+2”的形式展开,即以市水三、活动时间:2011年10月—2012 年10月。

四、工作目标五、基本任务部建好党支部活动场所,完善功能设施,规范党建工作程序等等。

生产和生活情况,并适当予以信息、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帮助谋划增收致富之路。

二是力所能及地为林新村党支部和贫困党员、贫困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林新村党总支和党员、群众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

(五)帮助机关党员干部提高素质改进作风。

“双结对”活动是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的有效措施和良好机遇。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要领,树立水利干部和党员的良好形象。

“双结对”活动要同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到“双结对”活动中,使作风建设取得新实效,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和能力得到新提高。

五、主要措施(一)组织领导。

市水务局局成立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为组长,各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结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双结对”活动进行组织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机关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把“双结对”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到“双结对”活动中。

(二)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集体活动日制度。

每季度确定一天,组织局机关党员和林新村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

局机关党委确定1名同志担任共建联络员,负责于年初制定共建工作方案和计划,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并做好年中和年底工作总结。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篇三:乡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孙发[2011]44号关于印发**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村党组织、镇直各单位党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省、市、县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党组织互联共建,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在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增进群众感情,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创先争优;进一步拓宽党组织共建渠道,增强党组织和党的建设统筹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际效果。

在尽力解决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上创先争优;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在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子上创先争优。

二、结对共建任务(一)基层组织共建。

按照创建党组织“五个好”活动目标,拓展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功能,改进党组织设臵形式、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城镇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

充分发挥结对双方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与城镇统筹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单位党组织要结合党员数、工作性质和工作实际,帮助结对村进行党组织设臵调整。

每半年要和结对村党组织召开一次联席(总)支委会,认真研究解决结对共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要和结对村党组织共同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党员队伍共管。

按照优秀共产党员“六有五带头”标准,单位党组织每年要为结对村党员上一堂党课,与村“两委”成员和党员议事会成员进行一次座谈,帮助实施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承诺制、“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等载体。

帮助结对村党组织落实好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

协调有关方面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农民工中开展党的工作。

推动农村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城镇互通、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三)干部人才共育。

各单位党组织要把结对村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培养一支了解农村、懂得民情的干部队伍。

组织本单位干部到村组进社区,访问群众,了解民意,扶贫解困,增进感情。

有条件的单位,可有计划地采取集中培训、参观学习等方法,帮助结对村培养干部和实用人才,为结对村的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

(四)科学发展共赢。

各单位党组织要帮助结对村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理清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

镇直单位的农业技术人员,要为结对村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

帮助结对村制定和完善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在结对村开展创新创业试点,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全民创业工程,推动集体和私营经济发展,不断总结完善,树立典型,每年新增不少于1个示范典型。

(五)困难群众共帮。

各单位党组织要按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每年为结对村办1-2件好事、实事。

结合实施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工作,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与结对村的困难群众结对帮扶。

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各单位党组织每个季度要到结对村实地开展一次帮扶活动;主要领导每半年要到结对村进行一次现场办公,为村党组织和群众解决难题;每名有能力的在职党员都要参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每年“七?一” 、春节由单位筹资和党员捐款,对家庭负担重、生活条件差、致富无门路的结对群众进行帮扶,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每年要为每名帮扶对象做1件以上实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