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初步方案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天数确定后,应按照流水
施工的原则,力求主导工程连续施工;在满足工艺和工期要求 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最大多数工程能平行地进行,使各个施 工队的工人尽可能地搭接起来,其方法步骤如下: 划分主要施工阶段,组织流水施工 按照工艺的合理性和工序间尽量穿插、搭接或平行作业方法, 将各施工阶段流水作业用横线在表的右边最大限度地搭接起 来,即得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宜按最早时间编制。 编制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之前,应先按已确定的时间单位绘
出时标计划表。时标可标注在时标计划表的顶部或底部。时 标的长度单位必须注明。必要时,可在顶部时标之上或底部 时标之下加注日历的对应时间。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宜参照 表4-1的格式进行编制。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控制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符合质量
要求的工程任务。 确定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及
相互衔接和合理配合关系。 为编制季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是制定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依据。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经过审批的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图、单位工程施工图、工艺
设计图、设备基础图、采用的标准图集以及技术资料。 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有关规定。 施工工期要求及开竣工日期。 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构件及机械的供应条件,分包单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对于初步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要进行全面检查,看各个施工
过程的施工顺序、平行搭接及技术间歇是否合理;编制的工期 能否满足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劳动力及物资资源方面是否能 连续、均衡施工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初步调整,使不满足变为 满足,使一般满足变成优化满足。调整的方法一般有:增加或 缩短某些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在施工顺序允许的条件下将某 些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向前或向后移动;必要时可以改变施工 方法或施工组织。
所有施工过程应基本按施工顺序先后排列,所采用的施工项 目名称可参考现行定额手册上的项目名称。
划分流水施工段
应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和结构部位合理地划分流水作业施工段, 划分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如房屋以伸缩缝、沉降缝分段;墙体在 门窗洞口处分段,以减少留槎。
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应大致相等,以便于劳动组织的相对稳定, 能使各队组连续施工,减少停歇和窝工。
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 的连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 线。
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 时,在保证一项工作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对应的一对节点编 号的前提下,可使用母线法绘图。
上一页 返回
图4-1某现浇工程网络图
返回
表4-1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表
返回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单位应与采用的施工定额中 相应项目的单位相一致,以便在计算劳动量和材料需要量时 可直接套用定额,不再进行换算。
工程量计算应结合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使 计算所得工程量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符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结合施工组织要求,分区、分段、分层计算工程量,以便组 织流水作业。
在使用定额时,可能遇到定额中所列项目的工作内容与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所确定的项目不一致,主要有以下情况:
计划中的一个项目包括了定额中的同一性质不同类型的几个 分项工程。
施工计划中的新技术或特殊施工方法的工程项目尚未列入定 额手册。
施工计划中“其他工程”项目所需的劳动量。 水暖电气卫、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不计算劳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确定各分项工程持续时间 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持续时间的方法有两种: 根据配备人数或机械台数计算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首先根据总工期和施工经验,确定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然后再按劳动量和班次,确定 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机械台数或工人数,计算如下:
应有一定的工作面,以便操作,发挥劳动效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计算工程量
计算各工序的工程量(劳动量)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十分 繁琐、费时最长的工作,工程量计算方法和计算规则,与施 工图预算或施工预算一样,只是所取尺寸应按施工图中施工 段的大小而确定。
计算工程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确定施工过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施工过程划分的精细程度,主要根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客观作用而定。
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所选择的施工方案。
要适当简化施工进度计划内容,可将某些穿插性分项工程合 并到主导分项工程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水暖电卫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通常由专业工作队负责施工。
的情况等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人工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 其他有关要求和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一般步骤
划分施工过程
编制进度计划时,首先应按照图纸和施工顺序,将拟建单位 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列出,并结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和劳 动组织等因素,加以适当调整。
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 点的箭线。
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 过桥法和指向法绘制。
单代号网络图只应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当网络图 中有多项起点节点或多项终点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 别设置一项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横道图进度计划
横道图的形式 横道图也称甘道图,由于其形象、直观,且易于编制和理解,
因而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进度计划中。用横道图 表示的建设工程进度计划,一般包括两个基本部分,即左侧 的工作名称和工作持续时间等基本数据部分和右侧的横道线 部分。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逻辑关系。 工艺关系。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
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工艺关系。如图 4-1所示,支模Ⅰ~钢筋Ⅰ~浇筑Ⅰ为工艺关系。 组织关系。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劳动力、原材 料、施工机具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 系。如图4-1所示,支模Ⅰ~支模Ⅱ;钢筋Ⅰ~钢筋Ⅱ等为组织 关系式
线路与关键线路。
线路。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 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节点的道路称为线路。
关键线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 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
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如已编制预算文件,应合理利用预算文件中的工程量,以免 重复计算。
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方法和现行的人工定额, 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劳动量。 用人操作时,计算需要的工日数量;用机械作业时,计算需要 的台班数量,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的编制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工作间的关系。 工作。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
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 虚工作。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只表示前后相邻工作之间的逻
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耗资源的虚拟工作。 关键工作。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紧前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本工作的紧前工作。 紧后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本工作的紧后工作。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横道图的缺点 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不能全面准
确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依赖和影响的关系。 不能反映整个计划系统的主次部分,即关键工作、关键线路
和时差。 难以在有限的资源下合理组织施工、挖掘计划的潜力。 适用于手工编制,工作量大,难以适应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不能准确评价计划经济指标。
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 法或指向法。
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在不分期完成任务的网 络图中,应只有一个终点节点;而其他所有节点均应是中间节 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单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单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述已定的逻辑关系。
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第二节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第一节施工进度图的形式
网络图进度计划
网络图进度计划的基本概念 网络图。网络图是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
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网络图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 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是指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 网络图。 单代号网络图。是指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 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 网络计划。用网络图表达任务构成、工作顺序并加注工作时 间参数的进度计划,称网络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