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级财务会计读书笔记篇一:中级财务会计1学习笔记中级财务会计1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30分)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学习内容。
第一章:1、掌握会计环境会计的内容以及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2、掌握会计的目标与分类。
3、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对外提供报告;采用标准化的程序和方法;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构成;遵循系统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1、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述和内容。
2、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化。
3、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并熟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章:1、掌握现金的概念与范围,并了解现金的管理与内部控制。
2、掌握现金的核算,具体包括现金的清查和现金信息披露。
3、了解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与管理,并掌握银行存款的核算、银行存款的对账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应用。
4、了解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以及存出投资款。
第四章:1、掌握应收款项的概念、确认和计量。
2、掌握应收票据的内容、分类和初始计量。
3、掌握商业汇票的利息计算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4、掌握应收账款的初始计量、账务处理、抵借和出售以及减值的计算。
5、掌握其他应收及预付款的概念及内容。
第五章:1、掌握存货的概念与特点、确认以及分类。
2、掌握存货的计价方法,具体包括:存货的初始计量、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存货的期末计量。
3、了解原材料的分类,并掌握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材料采购收发核算和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采购收发核算。
4、掌握周转材料核算,具体包括:包装物的核算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5、掌握委托加工物资和库存商品的核算等其他存货核算。
6、了解存货清查的概念,并掌握存货清查的核算。
第六章:1、掌握投资的性质和投资的分类。
2、掌握金融资产的含义及分类3、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概述、初始确认以及会计处理。
4、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述和会计处理。
5、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6、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账户设置、初始计量、取得的核算、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
7、掌握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8、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和减值准备。
第七章:1、掌握固定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掌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原则,以及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3、掌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购置固定资产、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股东投入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以非货币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和盘盈的固定资产。
4、了解折旧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掌握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和总分类核算。
5、掌握固定资产的处置的方法。
6、掌握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减值。
第八章:1、掌握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确认。
2、了解无形资产的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和特许权。
3、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处置以及减值的核算。
4、了解长期待摊费用等其他长期资产。
2.章节重点及关键词总结归纳出本课程你认为应该掌握的重点章节的关键词汇及知识点,如名词解释、相关概念、公式等,词条内容不限,要求字数不高于4000字。
第一章:1、会计目标是开展会计工作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主要包括三方面理论:会计信息的用途、提供会计信息的对象以及什么是有用的会计信息。
2、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对外提供报告,采用标准化的程序和方法,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构成,遵循系统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基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以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一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会计概念(理论)体系。
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指导准则制定机构发展会计和报告准则、评估并修订现有的会计准则。
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包括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4、我国信息质量的特征:真实性(客观性)或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或可理解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全面性或完整性、重要性、谨慎原则、及时性。
第三章:1、现金:属于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流动性又最强,也是唯一可以轻易转化为其他各种资产的特殊资产;人民银行总行是现金管理的主管部门。
2、现金的核算(1)只有经过审核无误、并由会计人员填制签章的收、付款凭证,出纳员才能作为收付现金的依据,并加盖“收讫”或“付讫”的印章(2)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3)企业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4)企业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3、现金的清查:进行实地盘点,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现金溢缺。
4、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应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证。
5、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
第四章:1、应收款项是指一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各种债券,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预付款项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的款项。
2、应收款项的计量(1)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应收款项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中不需要对其进行折现后列示。
3、商业汇票的利息=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票据期限4、商业汇票贴现: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到期利息=票据面值*(1+利率*期限)=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月数/12)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5、商业折扣是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的确认没有影响,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存在现金折扣时,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分总价法和净价法。
6、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销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的款项。
预付账款按实际预付的金额入账。
第五章: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2、存货的特点:(1)具有物质实体,是有形资产;(2)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3)具有较大流动性,属于流动资产;(4)具有实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3、存货的初始计量:历史成本,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4、存货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存货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存货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存货计划成本+本月收入存货计划成本)*100%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异率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5、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第六章:1、金融资产的特点:(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3)属于衍生工具。
2、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
5、投资年度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全年月份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6、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第七章:1、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篇二:中级财务会计I学习感悟I》学习感悟120320226《中级财务会计I》学习感悟120320226袁扬要说自己对于《中级财务会计I》的学习感悟,不得不从我修二学位的原因说起,由于自己本专业是管院的国贸,在大一下半学期我开始接触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也从那时起彻底改变了“会计就是记账”的偏见,反而被会计所吸引。
因此,我便在大二修了财务管理的二学位。
很多人觉得会计很枯燥,整天就是一堆数字,还有固定的借贷规则,但我却认为会计是一门学问,会计报表里有相当多的门道,也特别佩服那些能玩转会计报表的人。
从会计学基础到现在的中级财务会计,我慢慢对财务会计有了更深的理解。
财务会计做财务报告的过程中是在一定框架规则约束中进行的,但是对于同一企业,相同期间的经济活动,不同的会计做出的报表是不一样的,这也凸显出不同会计的水平高低。
不同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就会导致最终会计报表的差异。
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当选择成本模式计量时,需要计提折旧而当选择公允价值模式时不需要计提折旧,只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
这样,出于企业不同的考虑,就会选择不同的计量模式。
中国的会计制度也是在不断改变和完善之中。
而改变会计准则的目的也主要是想让企业披露信息方面更加透明和可靠,维护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记得老师课上讲过,以前的会计准则允许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损失,在其恢复原值后进行转回,但后来便不准在计提减值后转回,这是因为转回原值便给了企业操控利润的空间,通过计提减值和转回来调整自己的利润。
当然,会计也并不是死板地套用规则或者条件,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我对此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