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在省主管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责任制, 通过广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宣传, 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对电力设施的破坏和违法违规用电现象的发生, 群防群治的综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为我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
2007年,市委、市政府把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管理职能和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
年初,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 重新调整充实了我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 组织机构得到了加强, 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任务, 完善了工作机制。
为了指导和协调全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解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年内召开了 2次全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会议。
主管市长、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成员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精神, 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对保护电力设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切实解决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把我市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学习, 进一步强化了大局意识, 增强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主动性。
在市领导亲自督办下,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较好的解决了振兴四桃干 29号线路下方的违章建筑、白房分 40号线路下方的超高树木、巨星变电亭室外墙壁广告牌封堵变电亭抢修通道等严重危害电力设施安全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氛围
在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宣传, 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的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性, 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市充分利用每年的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月活动, 大力营造安全氛围。
我们利用制做的宣传图版,在市区宣传一条街、凤城、东港、宽甸农村赶集或其他人群集中地区, 向广大群众
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动车辆 170余台次, 出动人员 400余人次, 现场发放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各种宣传单达14000余份。
同时还发放公司印制的“致吊车、推土机、挖掘机驾驶员的一封信”、“致礼仪公司业主的一封信”、“致风筝爱好者的一封信”、“致全市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宣传单 2万 2千余份。
并现场为群众解答电力设施
保护方面的疑难问题, 在宣传点播放警示宣传片《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扫描》 , 播送录音《关于保护输电线路通告》、《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输电线路保护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通告》。
为了提升宣传教育层次, 我们及时与丹东市电
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联系, 进行电力设施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
传报道。
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举措, 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震慑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加大设施技防投入提升自我防控能力
加大电力设施技术防范投入对电力设施的安全和降低发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针对设施被拆盗情况,由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 2007年电力设施产权单位相继加大了技防资金投入, 针对不同的设施采取了多样技术防范措施。
有一段时期, 某地区配电变压器连续发生被拆盗案件, 给企业造成了数十万元的经
济损失, 同时严重威胁着供电安全。
针对这一情况, 设备产权单位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 在掌握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后, 与有关厂家联系,订做了低压变压器防盗锁装置,市农电局系统一次就投入了 40多万元, 对 1000多台配电变压器安装了防盗锁; 供电公司系统也投入了 10多万元用于配电变压器防盗, 从而有效的扼制了变压器被拆盗案件的频发势头, 使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
在变电亭(箱防盗方面,供电系统投入 60多万元给 116个变电亭(箱安装了远程红外线防盗报
警装置,彻底解决了我市变电亭(箱的技术防盗难题。
此套装置运行以来, 不仅成功破获了 1起变电亭盗窃电力设备案件,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 1人,同时还制止了 12
起案件的发生。
目前,我市的重要电力设备基本上都采取了技术防范措施, 这些科技含量高、技术可靠的防盗设施相继投入使用, 大大增强了电力设施的自我防控能力, 提升了安全保障质量,预防案件发生的效果十分明显。
四、重拳出击严打涉电犯罪
狠狠打击涉电犯罪, 是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重要手段。
针对日益猖獗的涉电案件犯罪, 我市建立了警企联动机制, 加大涉电案件信息的快速传递。
各发案地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涉电案件, 适时开展打击拆盗破坏电力设施犯罪专项斗争。
一个时期以来, 我市连续发生变压器被拆盗系列案件, 犯罪分子疯狂作案频频得手, 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
对此, 成立了以刑警为主力, 交警、巡警、治安、各发案地派出所民警及供电公司保卫人员参加的专案组, 全力开展攻坚作战。
专案组在仔细分析案件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 兵分三路开展工作:
一路深入发案地开展秘密走访调查工作, 努力寻找破案线索; 一路于易发案时间段在各交通要道设卡堵截, 伺机抓获运输赃物现行; 一路深入废品收购、金属熔炼场所加强布控, 力争从销赃渠道获取线索。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工作, 抓获拆盗变压器犯罪团伙 5个。
初步查实这 5个犯罪团伙疯狂作案足迹遍布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共盗得变压器 123台,仅在丹东地区就盗得 70多台,涉案金额高达 100多万元。
一年来,我市共破获线路刑事案件 132起,判刑 13人,刑事拘留 20人, 取保候审 3人。
随着诸多案件被侦破, 犯罪嫌疑人纷纷落网, 有力的震慑了犯罪,也使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20%。
五、大力整顿废品收购市场堵塞销赃渠道
为规范丹东地区废旧电力设施器材收购市场, 堵塞非法收购渠道, 全年对废品收购站(点拉网式检查 25次,受检的废品收购站(点 180多个。
我们还与有关部门连手, 加大对非法金属熔炼厂的清理整治工作力度。
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整治, 大大提高了废旧收购站业主电力设施保护的意识, 认识到违法收购电力设施器材的严重性。
六、细化内部管理扼制输电线路外力破坏
因违章施工、违章作业等外力破坏而造成的电力设施安全事故, 占整个事故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社会危害和公共安全危害也越来越大。
为了防止此类外力破坏案
件的频发, 卡住违章施工、违章作业的源头, 我们要求电力企业在办理基建开发项目、施工工地的用户报装接电和临时用电时, 对有可能造成电力设施外力破坏, 引发事故的, 必须在其采取安全措施, 并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或部门确认其施工现场工作条件、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确有能力保证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后, 方可办理用电手续。
这一办法对扼制因违章施工、违章作业等外力破坏而造成的电力设施安全事故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2007年下半年在市内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新开工的 16个施工现场,由于都采取了可靠的安全措施,均没有发生危害电力设施安全事故, 即保证了施工区域内的电力设施安全, 同时也确保了施工单位的安全。
针对电力线路下方违章建筑和超高树木对供电安全的危害问题, 我们加大了清理整治的力度, 对那些“钉子户”, 一方面三番五次上门进行说服教育; 另一方面也适当的采取些必要的法律手段,直到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消除为止。
2007年共拆除输电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 6处, 清理砍伐输电线路下方违章超高树木 6万余棵,确保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