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

[转载]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赏析试题汇总(二)2014广西来宾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4分)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答:(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2分)答:答案:(1)“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2)“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 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山东淄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3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3分,分析1分,情感2分)广西贺州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4分)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12.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像,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抱负。

11.【答案】C 12.【答案】B广西梧州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A广西崇左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本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所作。

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颔联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

D.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B广西河池诗歌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的意思是:。

(2分)[来(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远大志向?(2分)答:江城子姑且,略微。

得到朝廷重用,保家卫国。

贵州黔西南州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0题。

(6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9.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3分)10.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3分)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2分)江苏镇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

(共6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答: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2分)答: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6.(1分)“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7.(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一点1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8.(3分)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辽宁阜新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辉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B四川广安诗词赏析,完成(1)-2)题。

(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答:(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答:四川内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l6-17题。

(8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6.上阕中“”、“”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

(4分)1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4分)答:江苏无锡(二)(4分)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4分)(1)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2分)答:4分)(1)抒发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着一种满足之感。

(2分)(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

(2分)江苏南通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6分)望江南①李煜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

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的景色。

(3分)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3分)答:6.芦花孤舟肃杀、凄寒【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

比较简单。

7. 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亡国之恨。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这首词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忆和回想,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亡国之恨,追思之情。

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湖南永州阅读下列一首唐诗,仿照赏析示例填空,完成赏析。

(3分)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恬静的春夜图。

诗的开篇两句从视觉角度描写春初月夜之美。

首句一个“半”宇,用得精确传神,使画面明暗相间,错落有致。

后两句运用倒叙手法____。

末句“新透”二字________。

(3分湖南娄底(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答:16.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15.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16.孤寂愁苦,思念家乡。

(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甘肃庆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8-40题。

(本题包括3小题,共5分)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8.(2分)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体现的画面。

答:39.(1分)“商女”指的是什么人?答:40.(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辽宁朝阳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以下问题。

(3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