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馆建筑设计说明

体育馆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xx市一中拟建的综合体育馆坐落于xx市第一中学校区内,总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占地面积3870平方米。

规划用地总面积与学校用地面积平衡,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1.功能定位:首先满足学校正常教学要求,兼顾校际市域范围内专项比赛的要求。

2.功能要求:教学要求: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要求:应设贵宾接待室、休息室等用房,满足教学要求。

无比赛时可提供更多的教学训练场地。

比赛要求:能举办地方性、校际的手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同时满足平时训练、演出、集会等功能。

一馆多用:满足集会、训练、比赛、演出等综合性使用要求。

提高场馆的经济性。

二.建筑设计1.功能设计:为满足日常教学及比赛、演出要求,故把整个体育馆分为二个部分,一楼为多功能体育馆及配套服务用房,二楼三楼为乒乓球室,三楼为羽毛球室。

2.形体设计:在充分研究学校的建筑风格和校园肌理后,我们将校区内现有建筑的红砖白墙进行了新的演绎。

在拟建综合体育馆外墙采用新型保温节能环保材料,不变的红与白,变化的新的肌理,营造契合体育馆建筑内涵的空间。

经济性的反映,此造型结构简单,构造明确,避免了复杂结构带来的造价上升。

3.流线设计:体育馆主入口设于西面,并设小型入口广场,正对校园北门的主干道;主要为观众及学生入口,次入口设于东面,主要为贵宾入口,结合地形在此设有入口广场,停车场,与校区对外出口相接。

兼顾了体育馆对外的功能。

至其余疏散口设于北面和南面,利用环形道路解决疏散及消防要求。

4.结构与材质设计:1结构采用钢筋混凝框架,屋面为管桁架钢结构屋面体系。

三.技术设计1.剖面设计:观众视线设计:观众视线设计合理,取篮球场边缘升高800作为视点,看台每排升起6厘米,排距0.8,座宽0.5,短排座,采用折线法计算升起高度。

满足观众视线要求。

设备用房:位置合理,消控室、通风机房设置在首层。

建筑物理要求:采用消声处理,满足声学要求,比赛场地采用木地板。

2.结构设计本馆占地3870平方米,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

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馆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结构,屋面为管桁架钢结构屋面体系和部分网架结构体系。

3.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a、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c、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e,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f、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g、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h、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图(2)、给水设计a、水源生活用水由校园内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

2b、用水量用水单位名称单位数量用水量定额K时/用水小时最大时用水量(吨/时)最高日用水量(吨/天)观众3000人3L/(人.场) 1.0/42. 25 9.0运动员200人40L/人.次2.0/44.0 8.0绿化及道路冲洗5000m2 3L/m27天1.0/35.0 15.0未预见用水量总用水量的1 0% 3.2合计35.2(3)、排水设计a、排水体制排水采用污、雨水分流排水系统。

雨水最终排入校园内道路雨水管,污水最终排入校园内道路污水管。

b、排水量,雨水量及设计参数污废水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 0%考虑。

雨水设计集流时间为5分钟,重现期按1 0年考虑,径流系数取0.9。

查得合肥市降雨强度q=3600 (1+0. 76lgP)/(t+1 4)0.84 L/s. ha.c、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屋面雨水采用虹吸式天沟内雨水排水系统。

卫生间污水采用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分立管排水系统,共用通气立管。

d、污废水的处理方式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汇合排至校囡道路污水管。

(4)、消防设计本工程设置的消防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室内、外消防系统用水量计算2000座体育馆消防用水量如下:名称流量(L/s) 延续供水时间(h) 水量(m3)室外消火栓系统30 2 2 1 6室内消火栓系统 1 5 2 1 08自动喷淋系统30 1 1 08340固定消防炮系统 1 1 44自动喷淋系统与固定消防炮系统不考虑同时开启,消防水量取两者最大值,故室内消防用水量为252m3,全部在消防储水池贮存。

a、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水枪口径19mm,每股流量≥5 L/s,充实水柱≥10m。

消火栓间距≤30m,建筑物内任何一点均有同层两股消防水柱同时到达。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工程设计危险等级为中II级,设计流量30 L/s,延续时间1小时。

报警阀数量按每个报警阀控制800个左右喷头设置。

c、固定消防泡灭火系统本体育馆属于大空间建筑物,在高度超过8米的区域设置自动消防炮系统。

按照《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中危险级民用建筑和厂房的有关规定,用水量为40 L/s,延续时间1小时,室内消防炮布置能使两门水炮的水射流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一部位。

(5) 饮用水供应系统可根据甲方要求设置直饮水系统或在楼层内设置开水间。

4、暖通设计4.1设计依据4.1.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4.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4.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1.4《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4.1.5 建筑等专业条件。

4.2 设计范围4.2.1贵宾接待、裁判员室、办公室、记者室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4.2.2设备房、公共卫生间、训练场、比赛场及各辅助功能房间的通风系统设计;4.2.3本建筑的防排烟设计。

4.3设计参数4.3.1气象资料: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5%室外风速冬季平均2. 5m/s 夏季平均2.6m/s4.3.2室内设计参数:办公、辅助用房空调:夏季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5%冬季温度1 8“20℃新风量:30m3/人.时休息室空调:夏季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5%冬季温度18~20℃新风量:50m3/人.时4.3.3通风量或换气次数:公共卫生间:10次/时设备用房:5”1 0次/时电梯机房: 1 5次/时浴厕:5“1 0次/时4.4 空调系统设计4.4.1贵宾接待、裁判员室、办公室、医护室考虑设置分体空调或多联机空调系统,建筑专业统一考虑予留室外空调机位;4.4.2其余功能区域均不考虑设置空调系统。

4.5 通风工程设计4.5.1体育比赛馆顶部设置电动可开启天窗,根据需要可开启自然通风;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电动开启天窗自然排烟。

4.5.2设备用房、公共卫生间、电梯机房等均设置机械通风换气系统;4.5.3训练馆顶部设置电动可开启天窗,根据需要可开启自然通风;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电动开启天窗自然排烟。

54.6 防排烟设计4.6.1体育比赛馆、训练馆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电动开启天窗自然排烟,排烟口面积按不小于地面面积的2%设置。

4.6.2其它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及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当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开启排烟口,同时联动开启排烟风机排烟。

当所排烟气温度达到280℃时,风机前防火阀自动关闭,同时联动排烟风机停止运行。

4.7 消声与隔振设计4.7.1风机选用低噪声设备。

4.7.2 通风系统风管均设置消声器。

4.7.3所有设备进、出口均设置软接头,设备基础均设置减振垫或减振器。

4.8 节能设计;4.8.1建筑物本体的节能措施详见建筑专业设计;4.8.2选用能耗较低的设备机组。

5、电气设计说明5.1、设计依据5.1.1 根据建筑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5.1.2 本I程电气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如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 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1 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5.2 设计内容本工程电气设计,强电系统包括:高低压供配电、照明、动力、建筑防雷、接地和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系统包括:智能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比赛场馆专用系统、应用信息系统。

5.3 强电设计内容:5.3.1 供电等级本体育馆为多功能体育建筑,比赛场、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计时记分装置、弱电机房、广播机房、应急照明用电设备和消防用电设备,为二级供电等级;非比赛使用的电气设备为三级供电等级。

5.3.2 负荷估算根据负荷估算情况,在一层设置变配电所,变电所内设二台500KV A变压器,变压器总容量1000KVA。

5.3.3 高、低压配电系统高压采用双回路10KV电源从校区开闭所引来,两路电源同时工作(1 00%备用),采用单母线分段母联开关手动互为备用结线,高压柜采用手车式真空开关柜。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台变压器低压侧单母线分段加联络运行方式,低压配电柜选用抽屉式柜,并在低压柜侧设置集中电容补偿柜,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以上。

确保用电回路在变压器低压侧与市电自动切换联络供电,EPS回路与市电的自投切换加设机械及电气联锁。

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配电、垂直部位沿电缆竖井敷设,水平部位采用电缆桥架敷设。

消防用电设备、体育馆应急照明、比赛用电比赛专用电力设备等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并在最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

5.4、照明本体育馆照明采用光带式布灯方式,选用金属卤化物灯作为主电源,观众席选用金属卤化物灯,以卤钨灯作为皮急照明灯。

主光源有多重开灯方案以满足各类比赛、训练、娱乐急集会、清扫等不同照度要求。

体育馆附属用房光源主要采用荧光灯、筒灯、并设有应急疏散照明。

照明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设置智能照明系统,并有调光和改变照度的措施。

5.5 防雷与接地本建筑为三类防雷建筑,采用TN-C-S系统。

利用金属屋面板、桁架连通作接闪器,避雷7网在整个屋面的网格不大于20x20m或24mxl 6m;利用建筑物四周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m;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环路作为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