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公开课课件
那么在这首词中,浸染词人愁情的主要景物(主要 意象)是什么?
鸿雁
15
精选课件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鸿雁是大型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 往南方越冬。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怀亲 和羁旅伤感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 凉悲惨。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
2、比喻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 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 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其词作多限于离愁
别绪、闺中生活、写景状物,风格清丽俊朗;靖
康之变后,随夫南渡,后赵明诚染疾病逝,从此
,李清照流徙于杭州、金华一带,在落寞中度过
了悲苦孤独的晚年。国破家亡,丧夫寡居,强烈
的身世感使词人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风格沉
郁凄凉。她兼擅诗、词、文,而词的成就最大。
著有《漱玉词》。
12
精选课件
教师总结
藕花凋谢凉意袭, 独自泛舟无乐趣, 云中鸿雁排行过, 花开花谢两相知,
愁绪满怀上兰舟。 月满无言上西楼。 锦书未至愁更愁。 时光易逝水长流。
13
精选课件
欣 赏 歌 曲 《 月 满 西 楼 》
14
精选课件
品味意象美
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 意境,无形的意境又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
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 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
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 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
6
精选课件
“以意逆志,知 人论世”,探究
词人愁之因。
7
精选课件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山东济南)人。出生于书香仕宦之家,其 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格非,自幼博通诗书,且 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
16
精选课件
诗词中”落花“的意象
一、用落花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表现春天的美好。
1、“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hóng)《寒食》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二、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
《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 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 词人未愈的伤口。
“雁” 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 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 漂泊南方之苦。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20
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 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 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指词人如今孤独 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 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19
精选课件
雁:
《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没有,说“谁 寄”,即是无人寄也。――相思之情。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词人在孤寂中想到 的排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 里看出来的?
3、为了稍解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逻 辑顺序应当是怎样的?
4、赏析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11
精选课件
你能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优 美的抒情散文吗?
李 清 照
1
精选课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词作的内容。 2、赏析重点词句,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3、品味主要意象,感受词人的情感。
2
精选课件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郭沫若
3
精选课件
《一剪梅》
李清照
4
精选课件
5
精选课件
品味音韵美
《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 ,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 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相仿并列, 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有时叠韵,如“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8
精选课件
知人论世
伊世珍《琅(l á ng)嬛(hu á n) 记》说:“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在外地求学)。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 《一剪梅》词以寄之。”
9
精选课件
李清照写愁不落前人 窠臼,那么她笔下的 愁有何独特之处呢?
10
精选课件
赏析意境美:解读词句,体会情感
1、“红藕香残玉簟秋”设色清丽,意味深婉,词 评家称:“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你 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精选课件
2、 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词句, 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明确: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此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 愈切,这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21
精选课件
作业: 课外阅读分析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记梦》。
1、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借景 抒情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
“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 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
三、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一陂(pó)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
17
精选课件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写 “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 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 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